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三哥不還錢創作立場聲明:雙十一來襲,本人花費大量時間,查詢比價,推薦了幾套自認為還可以的裝機配置,以供小白參考。當然,由于個人喜好不同,難免會有所側重,如有偏頗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三哥不還錢
創作立場聲明:雙十一來襲,本人花費大量時間,查詢比價,推薦了幾套自認為還可以的裝機配置,以供小白參考。當然,由于個人喜好不同,難免會有所側重,如有偏頗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前言
話說今年的雙十一還是很讓人期待的,先是上月20號的一波鞋服預售,一些國產品牌打出了骨折價,三哥也趁機搶了不少好貨。
這三雙鞋,算上定金,實付款872,擱以往這價格只能買一雙差不多的鞋,可見這次國產的力度有多大。
言歸正傳,除了籃球,三哥的另一大愛好就是電腦硬件,那么電腦硬件就沒有活動了嗎?
這不,三哥時不時盯著幾個電商平臺研究,發現近期硬件的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降價,就以入門級5600G核顯配置為例來說,我9月份開學初推薦了一套配置,下來要3600多,現在基本同樣的配置,居然只要3000多,雖然這個幅度和那一波國產鞋的折扣沒法比,但硬件畢竟不同于鞋服,毛利率本來就低,能有這樣的折扣,真的是十分給力了。
下面,就推薦幾套本人自認為還可以的配置給大家吧!
二、配置推薦
1.等等黨的入門級核顯配置
今年在硬件圈,聽到最多的詞之一想必就是“等等黨”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顯卡受礦潮影響而瘋漲,于是一堆人通過等等黨的方式來表示抗議。現在,受國家政策影響,顯卡的價格已經大幅度回落,但離最低點尚有一定距離。對于意志堅定,堅持要等原價卡的玩家來說,用這套APU配置來過渡一下也是不錯的方案。
這套配置就是我篇首說的, 相對于9月份的配置降了600多,這力度還不錯吧?而且近期某東有大額的IT硬件類滿減券,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至于APU能不能玩游戲,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測得5700G的成績,基本上一些主流游戲降降特效都沒啥壓力,甚至還有一些能開高特效玩。至于5600G,雖然定位比5700G略低,但其核顯水平只是略遜于5700G而已,差距也就10%不到吧,大家可以用下圖的成績扣掉10%粗略算一下,心里就知道大概了。
CPU和主板選擇了AMD 銳龍5 5600G+微星 MAG B550M MORTAR迫擊炮套裝,比起單獨購買,套裝價格更實惠,而且近期某東有2000-200的券,券后1899就能拿下,是不是有種買U白送主板的感覺?
CPU方面,AMD 銳龍5 5600G擁有6核心12線程的規格,CPU性能十分接近5600X,核顯性能要比GT1030強,綜合下來,比i5+GT1030方案性價比更高。
主板方面,這幾年微星迫擊炮的名聲還是比較火的,到了B550M MORTAR迫擊炮這一代,主板進一步加強了供電和散熱規模,同時在網絡等其他方面有所加強,在同價位中算是比較能打的。
注:以下價格僅代表截圖時的價格,僅供參考,由于電商平臺價格變動頻繁,所以需要大家放亮眼鏡,多盯著點,這樣才能拿到更多的優惠;另外,部分較火的產品會出現售罄的情況,大家可以去其他平臺購買或尋找替代品。
內存方面,選擇了3200MHz的金士頓 FURY 野獸 DDR4 8G×2,該內存單條x2買價格更低,有強迫癥、追求連號的玩家可以買套裝,但總價下來貴了21元。
另外,由于5600G等APU的核顯性能和內存頻率掛鉤,所以大家也可以選擇3600MHz等更高頻版的內存,不過相應地,價格也會更貴一些。
SSD方面,由于5600G不支持PCIe 4.0,加之這是入門級配置,所以還是用3.0的盤吧,近期金士頓 A2000 500G的價格非常好,不到300就能拿下,比用QLC顆粒的NV1只貴了20,性價比真的很不錯。
散熱方面,盒裝5600G自帶一個下壓式鋁質散熱器,對于5600G 65W的發熱量來說,這散熱器肯定是夠用的,但也只是夠用,想追求烤機溫度數字好看的,可以選擇百元內的一些散熱器,如玄冰400、AX120R、B3S等都不錯,而且近期各種活動下,這幾款散熱器時不時會冒出69元的特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國內百元級散熱器市場還是蠻卷的。
電源選擇了微星 MAG A550BN迫擊炮 額定550W,雖然微星近期才試水電源領域,但該電源既然敢提供5年質保,說明其品質還是有所保障的。另外,該電源具有550W額定功率,通過80PLUS銅牌認證,價格卻只要200多,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機箱方面,選擇了微星 龍菱側透機箱,選它并不是因為要湊全家桶,而是在這個價位上,微星 龍菱提供了側透、RGB、長顯卡支持、240冷排支持等功能,價格卻只要100出頭(還可以用12-11券),性價比確實不錯。
2.暢玩1080P獨顯配置
要想暢玩大型游戲,自然得上獨顯。盡管現在4K屏甚至8K屏都出來了,但以現在的顯卡行情來說,能在1080P分辨率下暢玩大多數游戲,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配置如下:
CPU和主板選擇了AMD 銳龍5 5600X+微星 MAG B550M BAZOOKA火箭炮套裝,套裝要比單獨購買便宜,且可使用1980-100券。
CPU方面,5600X采用6核心12線程設計,基頻3.7GHz,加速頻率4.6GHz,在游戲中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
主板方面,微星 MAG B550M BAZOOKA火箭炮的定位略低于迫擊炮,不過其做工依然保持在不錯的水準,但價格低了一些,當然,實在喜歡迫擊炮的,這套配置用它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顯卡選用了訊景 AMD Radeon RX 6600 XT 8GB 海外版,該顯卡做工扎實,散熱給力,同時能夠在1080P、高特下暢玩絕大多數游戲大作,性能基本沒啥短板。
從本人之前的測試來看,RX 6600 XT要比RTX3060更強一些,但價格方面卻更便宜。
內存方面,和第一套配置選用了同一系列的產品,只不過頻率從3200MHz變為3600MHz。
這個規格的條子貌似套裝更實惠。
SSD也和第一套一樣,但選擇了1TB版本,畢竟都配了好幾千的獨顯了,還用500G的SSD就說不過去了。
散熱器選擇了微星 寒冰P240,這是一款240一體式水冷,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冷排和水泵采用一體式設計,這樣的設計,能夠帶來更低的噪音、更好的效能和更長的壽命,應付5600X的熱量更是不在話下。
電源方面,依然選擇了微星 迫擊炮電源,只不過由于這一次上了獨顯,所以采用了更大瓦數的MAG A650BN。
至于機箱,和第一套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3.暢玩1440P獨顯配置
如果說從核顯到1080P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那么從1080P到1440P解決了從能玩到玩得好的問題。即便是你對1440P沒需求,但如果你用高刷新率顯示器的話,在1080P下,更高的配置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先看配置單。
CPU和主板選擇了AMD 銳龍7 5800X+微星 MAG B550 TOMAHAWK戰斧導彈套裝,疊加2000-200能實現3099的好價。不過要注意的是近期自營微星 MAG B550 TOMAHAWK戰斧導彈有缺貨的跡象,大家看看后續是否會補貨,如果不補貨,可以考慮通過某貓等其他渠道購買。
CPU方面,5800X擁有8核心16線程,基頻3.8GHz,加速頻率4.7GHz,無論是游戲還是生產力,都能夠勝任。
主板方面,微星 MAG B550 TOMAHAWK戰斧導彈雖然是一張B550,但其供電豪華、散熱給力,還具有2.5G+千兆雙網卡等特色功能,拋開PCIe通道數的差距,其綜合實力并不輸一些普通的X570。
顯卡方面選用了藍寶石 AMD RADEON RX 6700 XT 12G D6 白金版,作為核心AIB品牌,藍寶石的顯卡做工用料自然沒得說。從性能角度來說,RX 6700 XT完全能夠滿足1440P分辨率、高特效下的游戲需求。另外,近期這張RX 6700 XT顯卡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再加上還可以疊加4980-300的券,綜合下來,優惠幅度很給力。
根據本人以往的評測,RX 6700 XT要比RTX3060Ti強一些,而且應付1440P、高特效也是沒有壓力的。
內存方面,采用了金士頓 FURY 野獸 RGB DDR4 3200 16GB(8G×2),相較普通版的FURY,該內存增加了RGB燈效,適合喜歡光污染的玩家。當然,如果你對光污染不感冒,可以選擇無光版。
SSD方面,選擇了影馳 HOF Pro 20 1TB,畢竟都到萬元級別的配置了,再不配個4.0的SSD就說不過去了,影馳的這塊SSD算是4.0中的高性價比產品,而且近期價格也算不錯,想要體驗4.0 SSD的可以入手。
畢竟5800X的熱量還是不小的,所以散熱器選擇了微星 寒冰360R水冷,該散熱器采用360一體式設計,不僅性能出眾,而且還配備了3把ARGB風扇,非常適合喜歡光污染的玩家。另外,近期該散熱器可疊加500-50的券,價格更低。
電源方面,選擇了微星的MPG A750GF 額定750W電源,該電源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而且采用全模組設計+全日系電容,支持10年質保,綜合素質非常不錯。該電源也能疊加500-50的券,不過這張券電源和散熱器只能二選一使用。當然,想要都優惠也不是不可以,小號走起。
機箱方面,選擇了微星 氪金槍2,該機箱做工扎實,空間寬裕,結構合理,無論對360冷排的支持還是對長顯卡的支持(34cm以內),都非常給力。另外,機箱標配了4把ARGB風扇,能夠完美的展示酷炫燈效。
三、總結
盡管受限于顯卡漲價等因素,導致今年的購機預算大幅度增加,不過這一次的雙十一優惠力度相對平時還是非常大的,各種配件不僅有不同程度的降價,而且還有大額優惠券可用,對于等待了大半年的玩家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購機時機。
以上三套配置,就是本人基于此背景下為大家提供的參考方案,也許它們不是最便宜的方案,但按照這個方案買,基本上是不會踩坑的。另外,這里順便解釋下為什么沒有I社12代的配置推薦,這是因為12代平臺剛出來,一來還還很難買到,二來價格虛高,就以i7 12700K為例,i7 12700K+一塊差不多的Z690+兩條DDR5內存就奔著小一萬去了,雖然12代處理器性能很強,但如果我用AMD來配的話,I平臺U+板+條的錢,我配一整套機子它不香么(可參考配置二,總價7803)?
當然,今后如果12系平臺的價格逐漸趨于合理的話,本人也會考慮給大家推薦幾套配置,但現在我并不建議大家嘗鮮——不差錢的土豪可以無視這一條!
以上就是此次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和幫助,謝謝欣賞!
王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