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留意到網絡上有個新聞說有釣友在四川釣到大量的太陽魚,這讓很多人都開始擔心太陽魚會不會成為一個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入侵者。對于太陽魚,我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是對于生活在珠三角的朋友來說可能又比較熟悉,因為在水產市場上我們也經常可以購買到
最近留意到網絡上有個新聞說有釣友在四川釣到大量的太陽魚,這讓很多人都開始擔心太陽魚會不會成為一個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入侵者。對于太陽魚,我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是對于生活在珠三角的朋友來說可能又比較熟悉,因為在水產市場上我們也經常可以購買到太陽魚。
太陽魚
太陽魚在珠三角養殖已有十多年
目前在我國很多泛濫的水產品種在當初都是作為養殖優質品種引進的,只是在養殖過程中不注重生物安全問題而造成逃逸、人為放生等現象的發生,進而導致了泛濫,比如在南方地區泛濫嚴重的巴西龜、羅非魚以及清道夫等等。
太陽魚被引入國內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但是這條魚一直發展得不溫不火,養殖規模也都不大。目前在我國養殖面積最大的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淡水魚之都的佛山了,佛山養殖太陽魚規模相對穩定,產量也不算高,消費市場也多數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價格也比較平穩。有時候去水產品市場,偶爾也能看到太陽魚的身影,價格也不算高,一般在20元以內。
太陽魚和羅非魚有什么關系?
如果不經常接觸羅非魚以及太陽魚的朋友,初次見到這兩條魚會誤認為是一種魚,因為從外觀上其比較相似,但是這兩種魚卻沒有太多的關系。
太陽魚在分類上屬于鱸形目太陽魚科,而羅非魚卻是鱸形目麗魚科的品種,其親緣關系還是非常遠的,僅僅是體型上有一點相似,也就是他們的身體都有一些橢圓。如果在市場上該如何分辨呢?其實分辨羅非魚和太陽魚其實也很簡單,如果在市場上你看到的在2-3兩大小的一般就是太陽魚,其體型更短更圓一些,顏色更艷麗柔和一些;而羅非魚規格一般在一斤及以上,體型更大更修長一點,顏色比較突兀比較沉悶。
為何太陽魚不曾在廣東泛濫?
按理說,目前養殖多的就是在廣東地區那么泛濫也應該是在廣東,為什么反而在養殖量不大的四川大量出現呢?在我看來,這其實也比較好理解,就是在廣東生活太不容易了,河里存在著太多比它更強的入侵物種!
目前在廣東泛濫的第一大品種就是和太陽魚長得差不多的羅非魚,這條魚實在是太強了,除了怕冷以外幾乎啥都不怕,不過近些年發現羅非魚耐寒能力也越來越強。羅非魚的破壞能力要比太陽魚強太多,而且太陽魚和羅非魚的生態位多少有一些重疊,因此很可能羅非魚擠壓了太陽魚的生存空間。
那么在四川可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羅非魚怕冷,目前羅非魚在四川生存還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太陽魚卻不怎么怕冷,因此太陽魚就優先搶占了生態空間,進而進行大量的繁殖。
生物安全都應該受到大家的重視
說起生物入侵,生態安全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生物入侵在我國就是笑話,很多人天真地以為什么東西到了中國都會被吃到人工養殖。此話雖然不假,但是要記住人類是最善變的動物,今天喜歡吃的明天就不一定喜歡吃了,但是生物一旦泛濫了,再治理就很困難了。
比如羅非魚,幾乎在廣東的每一條水系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是現在有幾個人喜歡吃羅非魚呢?太陽魚出現在了四川的自然水系,就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千萬不要成為第二條羅非魚。
王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