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第一次見到心理咨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咨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我頓時對這本心理咨詢書感興趣,聽說是一本很出名的心里咨詢類的書
第一次見到心理咨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咨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我頓時對這本心理咨詢書感興趣,聽說是一本很出名的心里咨詢類的書籍,下面跟著我一起看看吧。
蛤蟆本來是一個富二代,過著有滋有味的快樂的生活,但是因為他太在意朋友和他開的“玩笑”,時常貶低自己,終究是患上了抑郁癥。通過朋友們的勸說,與蒼鷲心里醫生見了面。
第一次咨詢:
蒼鷲醫生通過不斷的問蛤蟆,你感覺怎么樣?通過這種不斷發問的方式,讓蛤蟆進行自我探索,重新認識自己,講述了自己抑郁的原因。
提出心理溫度計,溫度計有10個刻度,最低為1代表感覺非常糟糕,可能還有自殺的想法,中間為5代表你感覺還不太糟,最高為10表示你非常愉悅。目前蛤蟆處在1這個狀態。
第二次咨詢:
醫生切換到老師的角色,去向蛤蟆解釋他目前處于“兒童自我狀態”。這種兒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告訴我們人的基本情感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形成,當我們長大成人所有的情緒也是在基本情感中變化而來。就好比紅黃藍三原色,這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變化出各式各樣微妙的色調和色差。
第三次咨詢:
兒童基礎的情感主要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蛤蟆先生開始探索童年,回憶自己的父母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蛤蟆說父親很嚴格,從不允許自己哭。所以就必須學習如何應對他們,不得不順從,同意他們。
童年痛苦的記憶,讓蛤蟆先生理解到了自己的情緒以及現在的性格,明白自己現在還處于兒童狀態,并沒有真正的成長。
第四次咨詢
蛤蟆先生發現自己不會生氣,不論是面對嚴厲的父母還是面對獾的指責。于是蒼鷲醫生開始對蛤蟆先生進行引導,告訴他要學會不動聲色的發火。
想象一個煤氣罐開始發燙,壓力越來越大,隨時有爆炸的危險,怎樣可以迅速減壓?大部分人要做的事,盡可能把閥門開到最大,讓氣體能以最大的強度噴射出來。但是這會對周遭造成不利的影響。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發火,怒氣沖沖的樣子,是一種強烈的憤怒的表現。
那么如果慢慢的打開閥門,讓氣體在一段時間里慢慢的滲漏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悶氣,慪氣。慪氣的人總是繃著臉陰沉沉的樣子,而且很安靜的反常。這也是一種憤怒的表現,但這種反應的不會是非常的強烈。
第五次咨詢
蛤蟆告訴蒼鷲,獾要取代自己董事長的位置。即使蛤蟆很不情愿很不甘心,但向來順從、軟弱膽小的他還是答應了獾。因為相比獾的高傲自信,蛤蟆擔心自己做不好,于是決定辭職。
這時心理醫生諷刺道:“蛤蟆,我得祝賀你,你的游戲玩的很棒”“可憐弱小的你”“你與對方‘共謀’了這件倒霉事”。
“共謀”是指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來給自己制造不快,這就是在玩心理游戲,而且在游戲里輸的人才算是贏家。
醫生告訴蛤蟆,他處在“挑剔性的父母狀態”。都說父母是兒童的長大狀態,既然有兒童自我狀態,就有父母自我狀態。
處在這個狀態總會審判自己,審判別人。所以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所以蛤蟆想通了之后拒絕了獾的請求。
第六次咨詢
那么處在兒童和父母狀態的還有一種形態叫“成人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不同于父母和兒童的心態,他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并且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學習到關于自我的新知識。
醫生指責蛤蟆:所以你還要為自己的不快樂,責怪別人多久?
所以蛤蟆開始通過思考認識了自己,此時蛤蟆處在“成人自我狀態”。
第七次咨詢
在這一次咨詢中,蛤蟆向蒼鷲醫生說出了自己的故事,大概就是自己不想繼承家業,但也一事無成,總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從而一蹶不振。醫生問蛤蟆學到了什么?從而引導蛤蟆進行思考。
蛤蟆開始不再責怪自己,而是開始反思。
第八次咨詢
蛤蟆問醫生,自己如何才能擺脫這種狀態?醫生問了蛤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嗎?
第二個問題:我是怎么看別人的,他們好嗎?
從而引出了人生坐標: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九次咨詢
蛤蟆當然選擇了“我不好,你好”。這代表了一個人的行為態度,這類人認為自己很差勁,別人都好。低自尊的人通常覺得生活對他們不好,卻更善待別人,處在這個坐標的人認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
而處在“我好,你不好”這個坐標的人,通常是對別人品頭論足,動不動就指責焦慮,隨時發脾氣,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因為這會加強他的道德優越感。這類人經常會說,你怎么讓我這么失望?你怎么敢?我是為你好。處在這個坐標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狀態。
第十次咨詢
通過這10次咨詢蛤蟆學會探索自己,擁有了自我意識,開始積極向上的生活。現在蛤蟆在情緒溫度計上,他給自己打9分。他現在選擇了“我好,你也好”的狀態。
總結
蛤蟆的朋友都有了自己新的計劃。蛤蟆離開這里,賣掉了蛤蟆莊園,將蛤蟆莊園打造成一所管理學院,開始找了份工作,準備經營房地產。
如果不是身處抑郁的人,看完這本書是不會有幫助的,反而會覺得這本書艱澀難懂,看不懂。
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我自己有也有抑郁癥,但是看完之后覺得我并沒有,因為我并不自責,也有明確的目標,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處在“你好,我也好”的狀態中。
正如書的介紹: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希望每一個有抑郁的人都能走出抑郁,活出精彩的自己。
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