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田世光(1916—1999年)是我國現代著名工筆花鳥畫家、美術教育家,北京人。自幼受父親影響,喜愛繪畫。1933年考入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北平花鳥名家趙夢朱,畢業后考入北平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為于非廠入室弟子,并隨張大千、黃賓虹、于
田世光(1916—1999年)是我國現代著名工筆花鳥畫家、美術教育家,北京人。自幼受父親影響,喜愛繪畫。1933年考入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北平花鳥名家趙夢朱,畢業后考入北平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為于非廠入室弟子,并隨張大千、黃賓虹、于非廠研習中國工筆花鳥和山水。在北平古物陳列所的8年時間里,田世光遍臨了該所收藏的歷代名作,這對他一生的創作道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937年起開始挖掘已失傳的宋元雙勾花鳥畫法,為我國花鳥畫的繼承發展做出了貢獻。1938年起在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任教。1945年拜張大千為師,為入室弟子,畫藝大進。
松鶴延年
古梅山禽
頤和園荷花
新中國成立后,田世光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任教。1955年與齊白石、何香凝、陳半丁、于非廠等合作《和平頌》,獻給世界和平大會。1983年應邀為中南海紫光閣和天安門城樓創作巨幅花鳥畫《春暉》《紅梅》等作品。田世光還多次應郵電部之邀設計郵票。其中,1964年設計的一套18枚《牡丹》套票和一枚小型張,在海內外頗受好評,此套票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三十年最佳郵票。
雙勾重彩 獨樹一幟
田世光擅長花鳥、山水,尤精工筆花鳥。鄭午昌先生所著《中國畫學全史》曾說過,我國花鳥畫成為獨立畫種,略晚于山水畫,它發展于盛唐、五代,迄宋、元之際達到高峰。五代黃荃、黃居寀父子的濃艷富麗的勾勒填色回法和北宋徐荃之孫徐祟嗣的輕淡野趣的沒骨畫法,遂成為花鳥畫的兩大脈系。勾勒派工筆花鳥畫至明、清兩代,受到文人寫意畫的沖擊,至咸、同年間漸成絕響。為此,田世光潛心研究唐宋工筆花鳥畫技法,尤對雙勾重彩研究頗深。1938年5月,北平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舉辦第十五次成績展覽會,展出了田世光用勾勒法繪制的一幅力作《竹枝伯勞》,畫面上疏竹蘭草簇擁著兩大塊山石,枯枝上立著一只栩栩如生的伯勞鳥,整個畫面清麗工整,情趣盎然。這幅畫的創作,得力于田世光對伯勞鳥的寫生,還借鑒了宋代崔白的手法。這幅畫被選登在當年出版,代表了當時北平繪畫創作水平,中國畫學研究會會長周養庵對此畫評價極高,稱之曰:“此法三百年來未有矣”。田世光繪畫師法傳統,兼工帶寫,吸收西畫之長,作品清新秀雅,自成一格。由于田世光的工筆花鳥作品十分精美,他的作品多次參加海內外展出并廣受好評,許多國內出版的掛歷都選中他的花鳥畫,頗受大眾喜愛。
工筆花鳥 市場熱門
早在民國時期田世光作品就在市場上流通,改革開放以后,他的作品主要在北京各大畫廊銷售,銷路頗好。1987年,田的《花鳥》作品首次進入香港拍賣市場,以0.55萬港元成交。以后,他的作品大幅攀升,他的《十二生肖12開冊》在香港市場上創下8.25萬港元的佳績。20世紀90年代大陸藝術拍賣興起后,田的作品頻頻在大陸亮相,他的四尺整張《猿戲圖》在深圳首屆當代名人字畫拍賣會上以4.2萬元成交,這個價格在當時并不低。1999年朵云軒推出了田的絹本《消夏圖》以2.53萬元賣出。
步入21世紀后,田世光的作品開始被市場挖掘,其作品價格出現大幅攀升,2005年《孔雀爭春》在北京保利以132萬元成交,價格首次突破了百萬元大關。之后,田世光作品價格連上臺階,2010年田世光1989年作《春陽圖》在嘉德獲價739萬元。2013年田世光1986年作《玉堂富貴》和《和平頌通景屏》在北京匡時分別以506萬元和1897萬元成交,后者價格逼近2千萬元。近兩年來,盡管整個藝術市場疲軟,但田世光作品價格居高不下,2015年《孔雀》在廣東崇正獲價414萬元。2016年田世光1964年作《和平頌八屏》在北京匡時以1552.5拍出。田世光的書法也有市場行情,2012年《行書》在青島中藝獲價4.6萬元。2014年《行書》在北京銀座獲價4.03萬元,價格一般。
目前,他的工筆作品價格僅次于他的老師于非闇,由于田世光作品觀賞價值很高,受眾群體廣泛,后市有望繼續走紅海內外市場。
王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