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發小與他女朋友甜美的感情關系,一直也是我想要的。有陣子沒見了,想著也快要結婚了吧。可是,前段時間發小卻跟我打電話訴說他悲催的婚姻。一對本該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卻因為彩禮的問題鬧翻了天。女方家庭要十萬,可是男方家庭并不那么富裕,女孩還有一個小
發小與他女朋友甜美的感情關系,一直也是我想要的。有陣子沒見了,想著也快要結婚了吧。可是,前段時間發小卻跟我打電話訴說他悲催的婚姻。一對本該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卻因為彩禮的問題鬧翻了天。
女方家庭要十萬,可是男方家庭并不那么富裕,女孩還有一個小他2歲的弟弟未婚。女方希望彩禮價格給弟弟謀出路早日結婚,可是男方經濟能力有限,兩個人的關系就這么被結束了。后來發小也開始相親,可是談到彩禮的時候,女方要的更多,有的家庭竟然獅子大開口要20萬!
發小瞬間崩潰了:這是嫁女兒,還是賣閨女呀?
01當年你結婚,被“彩禮”了嗎?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
這些年,鄉村彩禮價格持續飆升。二十年前,彩禮一般只有幾百元元,而今已漲到十幾萬元甚至二十萬元。除了彩禮外,男方家庭往往還要支付房子、車子、首飾「三金」、耐用消費品、宴席等高額開支。一場婚結下來,要花費男方家庭至少二三十萬元。
彩禮最后的去向也是一個問題,有的父母知道結婚不容易。男方給了彩禮嫁娶的時候,就讓女兒一塊帶走了。這些比較明事理的父母眼里,知道一個家庭的組合不容易。女兒嫁出去了,希望彩禮可以給這個家庭帶來更好的發展。
但是有的家庭就不這么認為了,彩禮錢到女方父母手里。女兒嫁娶的時候,隨著女兒賠一點嫁妝,這筆錢就到父母手里面了。這種行為在過去舊時代比較嚴重,但是現在的社會這種現象并沒有那么多了。
02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盡管有些不合時宜,傳統觀念的那種舊價值觀是一以貫之的。恪守那一套,自己有事能解決也不會找嫁了人的女兒。
利己自私的呢,就是兩套價值觀切換。要團聚享受女兒的簇擁時、要女兒孝順出錢出力的時候,就講父母恩情,希望沒事就收女的禮物和紅包。要出力帶孫輩、出錢的時候,又拿出“你嫁人了就是外人”的理論,把麻煩往外撇。
這也是為什么在舊思想中,重男輕女的主要原因。女兒嫁人了,一去不復返了。真正給父母傳宗接代的還是當兒子的,這種思想觀念依舊存在。古代皇室,皇帝的三妻四妾生育男孩和女孩的待遇完全不一樣的。以至于,后宮之中才會出現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尤其是在農村鄉下這樣的小地方,也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電視劇《安家》中的房似錦小時候,不就是受到家庭這種觀念的影響,即使考上大學母親也不讓上。最后房似錦實在受不了母親的歧視,只能一個人離家出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3彩禮給多少,有沒有標準
父母都希望女兒嫁人,組建起來的新家庭可以幸福美滿。所以,父母并不知道女兒嫁過去以后,以后的日子過得怎么樣,也只能在彩禮上盡力多要求了。但是,要的再多也應該有一個標準的。
像河北有一個叫保定的地方,有的縣城要不到五萬就可以了,可是有的地方就要十萬多。落差可以相差十倍。
嫁女兒不是賣女兒,父母要彩禮還是要慎重的。一方面,父母需要參考自己當地的彩禮標準;另一方面,父母還應該考察下男方的彩禮標準以及家庭條件。如果兩個人是自由戀愛,并且彼此感情還不錯,男方也比較有上進心,工作積極努力。如果經濟實力并不是太好的前提下,其實女方父母可以考慮,彩禮適當再下調一下標準。
04彩禮多少并不是太重要,一段合適甜美的婚姻才是最重要
有時候,婚姻就是那么現實。看似只是一紙結婚證的事,決定的卻是終身的幸福。兩個人這輩子過得怎么樣,絕對不能因為結婚的時候彩禮給多少就妄下結論。彩禮給得多與少,并不會影響婚姻是否幸福。彩禮給大幾十萬的,夫妻之間三觀不合,生活觀念有問題也不愿意去磨合碰撞的。這樣的夫妻,婚姻就是一座愛情的墳墓。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絕對不可以有。畢竟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女兒不管嫁得遠也好,嫁得近也罷。父母都應該給女兒最好的祝福,如果一對新人情感上相處融洽,男方有上進心,工作穩定有些事情還是要慎重決定的。何況萬是不是絕對的。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