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打封閉到底好不好?“封閉療法”是疼痛臨床上經常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對于一些局限性的軟組織疼痛效果不錯。但是在臨床上,經常碰到一些患者“談虎色變”,一聽說打封閉,馬上頭擺的跟“撥浪鼓”似的。那打封閉到底好不好?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封閉療法”
打封閉到底好不好?
“封閉療法”是疼痛臨床上經常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對于一些局限性的軟組織疼痛效果不錯。但是在臨床上,經常碰到一些患者“談虎色變”,一聽說打封閉,馬上頭擺的跟“撥浪鼓”似的。那打封閉到底好不好?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封閉療法”就是指將一定濃度和容量的激素類藥物和局部麻醉藥物混合后注射到引起疼痛的病變區域。肌肉、關節、筋膜、肌腱周圍、椎管內都可以注射。臨床上激素類藥物一般常用曲安奈德或者復方倍他米松;局部麻醉藥物常用利多卡因。激素類藥物能夠改善局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癥反應,并利于炎癥因子的吸收。局部麻醉類藥物可以阻斷局部神經沖動的傳導,減輕疼痛感覺。
很多人排斥封閉針,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1.封閉針只是暫時止痛,治標不治本。2.封閉針副作用太大。3.封閉針有“成癮性”,打了以后必須經常打,而且別的治療方法就無效了。
大家的擔心其實也不無道理,其實封閉針的副作用主要來自于其中的激素類藥物。短期應用激素藥物時可出現血糖一過性升高,月經失調或者青春痘增多,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可以出現注射部位的脂肪吸收,皮膚色素脫失而導致肌肉塌陷和白斑,嚴重者可以出現韌帶斷裂。反復大劑量長期使用甚至出現股骨頭壞死,面部浮腫、向心性肥胖、骨質疏松等。但是封閉針沒有精神類藥物,所以不會有“成癮性”,有時反復注射確實會影響其它療法的治療效果。
當然,在診斷正確的前提下,打封閉有時效果也非常好,很多疼痛可以快速消失且多年不復發,也可以起到“治本”的效果。
萬事有利也有弊,關鍵時如何使用。封閉療法用好了就是“治病良法”,用不好就是“害人毒藥”。我們在臨床上一般使用小劑量的中、短效激素,診斷明確后在病灶局部注射少量藥液,一般一周治療一次,一年治療不超過3次。而且治療時一般不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在這些前提下,打封閉的副作用是很小的。
打封閉是需要嚴格掌握適應癥的,有些患者就不能使用。比如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局部感染的患者、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嚴重高血壓患者,胃腸潰瘍患者、月經期或臨近經期的女性等。
現在有些個體不良醫生或者“江湖游醫”,打著“祖傳”或者“秘方”的幌子,給不明真相的患者注射藥物,號稱對于頸肩腰腿痛或者皮膚病等“一針見效”,而且一針就要幾百塊錢。其實我們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注射液中一般都會有大劑量的長效激素。大劑量使用長效激素副作用非常大。有些副作用不會馬上顯現出來,但是一旦出現就后悔也來不及了。
打封閉就是一種治療方法或者一種工具而已,好不好關鍵看使用它的人!
馬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