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劉奶奶(化名),91歲了,是一名有20多年膽囊結石、膽囊炎病史的患者,期間膽囊炎偶爾發作,但因為害怕手術,所以一直只采取了消炎保守治療。近幾年年齡越來越大,疾病發作越加頻繁,而且全身狀況也不太理想。上周劉奶奶吃完早飯,突然感覺右上腹劇烈疼痛
劉奶奶(化名),91歲了,是一名有20多年膽囊結石、膽囊炎病史的患者,期間膽囊炎偶爾發作,但因為害怕手術,所以一直只采取了消炎保守治療。
近幾年年齡越來越大,疾病發作越加頻繁,而且全身狀況也不太理想。上周劉奶奶吃完早飯,突然感覺右上腹劇烈疼痛,家人發現后及時送醫,醫生建議別再保守治療了。
但由于劉奶奶年齡比較大、基礎疾病又多,手術風險大,最終經過多科室聯合討論,并與家屬充分溝通后,選擇考慮微創治療。
手術當天,醫生在打洞取結石時都震驚了,因為劉奶奶膽囊內的結石實在是太大了,跟乒乓球差不多。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幫助劉奶奶告別了折磨了20多年的肚子痛。
膽囊摘除手術雖然很常見,但是切除仍然要慎重。
膽囊切除要慎重,3大后遺癥難以承受
并不是每位膽結石患者都需要進行膽囊切除,一般來說,如果膽囊功能依舊正常、膽囊管暢通無阻、無不適表現, 那么只要定期復查即可。
只有符合以下3種情況,才建議進行膽囊切除:一是合并膽囊功能喪失;二是患病時間>3年、結石直徑較大,長時間刺激膽囊有癌變風險;三反復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表現,已合并慢性膽囊炎,且藥物治療無效。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照一下,看是否需要切除。而一旦切除膽囊,可能產生以下問題:
消化不良:大部分患者在切除膽囊后都會出現這個表現,因為膽囊切除后,沒有了濃縮的膽汁就無法很好的消化食物,乳化脂肪,所以很多患者會有腹脹、食欲下降、腹瀉、惡心、噯氣、等消化不良的表現。
兮兮(化名)對這一點就深有體會,自從切除了膽囊后,每次稍微多吃點,尤其是吃油膩的東西,就感覺不消化,漲得難受。
反流性胃炎:原本正常情況下膽汁是流入膽囊的,但進行膽囊切除后,膽汁會逆流到胃內,刺激胃粘膜,引發炎癥,最終出現反流性胃炎。
剛切除膽囊一個月的李誠(化名)也發表了自己的術后感受:“我切完一個月后開始時不時地打嗝,胃鏡確診為反流性胃炎,時不時惡心想吐,肚子有時也疼,一個月內直接瘦了七八斤,太難了。”
增加膽總管結石發病率:膽囊被切除后,膽總管就會代替它“工作”,但是由于缺乏膽囊囊存儲膽汁,所以很容易導致膽管內壓力過大,引起膽總管代償性擴張,時間久了,可誘發膽總管結石。
當切除膽囊后,很多患者都會面臨上述這些后遺癥的折磨,但是也別太擔心,一般在患者術后的1年左右,就會逐漸恢復正常!對正常生活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的。
而在恢復期間,可通過做好以下護理工作,改善切除后帶來的影響:
1、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促胃動力藥物或抑制胃酸的藥物,幫助緩解不適。
2、調整飲食,盡快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避免攝入高脂肪(油炸食物、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如動物內臟、海鮮、蛋黃等)食物,以免無法消化,導致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甚至引發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癥;
同時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也要盡量避免,以免刺激膽道,加重病癥;易脹氣食物,如土豆、洋蔥、汽水飲料等,以免加重消化不良病癥。
3、術后要調整好心態,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不要覺得膽囊切除了,自己就是一個“不健全”的人,從而抑郁寡歡,這樣對疾病恢復并不利。
4、定期去醫院復查,有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解決。
總之,膽囊切除后,不少患者會遇到一些后遺癥的困擾,但這些問題一般都能解決,所以大家不要太過擔憂,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
身體有這3種異常,是膽囊在求救
惡心嘔吐
當膽囊出了問題,膽汁分泌能力也會有所下降,繼而影響到人的消化能力,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還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出現脫水等情況。
腹部疼痛
這也是膽囊出問題比較多見的一大表現,要擔心急性膽囊炎,此時如果吃一些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疼痛會更加明顯。
出現黃疸
當發生膽結石、膽囊炎等膽囊疾病時,會干擾到肝臟膽紅素的分泌,增加膽紅素濃度,從而出現黃疸。
當出現上述這3種情況時,有可能是你的膽囊受到“攻擊”,在向你“求救”,所以這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治療,爭取早診早治,降低危害。
不想膽囊出問題,這4種習慣要不得
1、經常不吃早餐
如果老是不吃早飯,膽囊也會受不了的,它里面的膽汁會收縮,導致濃度上升,這對細菌來說就是一個“造反”的機會,細菌會趁機滋生,長期如此,就很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
2、過多攝入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要知道膽固醇是合成膽汁的重要原料,如果長期大量攝入過多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就會導致膽汁濃度上升,繼而在膽囊中會被濃縮,繼而發展成膽結石。
3、久坐、躺著吃東西
長時間坐著不運動,可導致大腹腔內增壓,延緩腸胃的蠕動速度,此時不僅影響食物的吸收速度,同時也影響到膽汁的排出膽囊外的速度。
這時候要是再躺著吃東西,只會進一步加重腸胃獨膽,導致膽汁在膽囊里儲存的時間變長,最終提升膽結石的發病風險。
4、老吃甜食
這類食物吃多了,可導致血糖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繼而加快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中膽固醇、膽汁酸和卵磷脂三者之間的比例失調,而這正是膽固醇在膽汁中沉淀并形成結石的條件。
所以,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膽囊,這些不良習慣就要盡快改掉,別等膽囊出了問題,才來后悔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那時候后悔已經沒有意義了。
延伸閱讀:熒光導航技術能降低膽管損傷率
關于膽囊結石治療,手術多作為第一選擇。而近年來,最為流行的一種膽囊切除手術是“ICG熒光導航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ICG是一種染料,具有發射熒光的特性,對人體無害,可100%經過肝臟代謝入膽道系統并由腸道排出體外,操作方法也很方便。
手術前30分鐘注射ICG,術中就可以通過熒光腹腔鏡系統對發出近紅外光的ICG進行探測,從而便可以清楚的觀察到膽道的具體情況,幫助醫生針對性的切除病變部位,減少膽管損傷的發生率。
所以,目前已經成為治療癥狀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案。
總結:膽囊切除術不是每位膽結石患者都要做,要看情況,而一旦做了手術,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大家別太擔心,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法,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爭取早日康復。
參考資料:
[1]《九旬奶奶被腹痛折磨20多年,原是膽囊里長了個大如乒乓球的結石》.錢江晚報.2021-09-27
[2]《膽囊摘除后,美食與健康如何兼得》.文匯報.2021-09-06
[3]《哈醫大一院外科專家“點亮”膽道樹 從此膽囊切除對膽管損傷趨近于“零”》.中新網黑龍江.2021-06-20
[4]《膽囊切除=對身體發難?后遺癥不好受,除非這兩種情況,別切》.中國網醫療頻道.2021-06-07
[5]《突然出現這幾個癥狀,可能是膽囊出了問題,快對照看看》.北京中山醫院訂閱號.2019-05-15
金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