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江湖獨白專欄今天已經是初六了,不少人已經開始上班了,可是在過年的時候出現的趣事,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去親戚拜年拿東西或者帶上紅包,是中國人禮尚往來的一種習俗,可是在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現象:送上門的禮物在親戚之間送來送去的。大年初二,湖北黃
文/江湖獨白專欄
今天已經是初六了,不少人已經開始上班了,可是在過年的時候出現的趣事,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去親戚拜年拿東西或者帶上紅包,是中國人禮尚往來的一種習俗,可是在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現象:送上門的禮物在親戚之間送來送去的。
大年初二,湖北黃岡一名男子提著一箱牛奶去舅舅家拜年,初三發現這箱牛奶去了大姨家,然后初四又在小姨家看到了,這個場景被男子拍下來,笑著稱:不知道初五又回到我家了?
神奇的一箱牛奶
小伙子看到這箱熟悉的牛奶,想起這是初二送給舅舅的,這就不得不說鄉村在給長輩拜年的順序。
過年的時候,農村人要給長輩拜年,一般是先去舅舅家拜年,剛好這名男子的母親是家里最大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借著新年的機會,男子先去舅舅家拜年。
一箱牛奶代表了親戚之間過年的問候,神奇的是一箱牛奶在拜年的時候開始成為親戚之間相互祝福的開始,對于這個場景很多網友表示理解。
過年期間物價上漲,很多人家里都剩下不少的年貨,拿來拿去就成為了一個正常的方式。
小伙子又看到牛奶
小伙子表示這箱牛奶是自己拿去給舅舅拜年的,可是后來的兩天都在兩個阿姨家中看到,談起這件事就感覺到有趣。
舅舅也要給姐姐們拜年,這是親戚之間來往的禮儀,外甥帶來的牛奶是不能帶給大姐的,不過可以帶去二姐或三姐家中拜年。
于是初三小伙子去大姨家中拜年,看到了放在椅子上的牛奶,隨后大姨又把牛奶帶去了小姨家中,小伙子上門拜年又看到了牛奶。
有網友表示這箱牛奶的經歷是絕大多數人拜年的節奏。
物輕情義重
很多人在拜年之中最糾結的就是拜年的禮物,到底該帶上什么禮物去拜年,有人甚至還要準備紅包上門。
在初五時候小伙子一家約定去大姨家一起聚餐,在進門時小姨便帶上這箱牛奶給大姨拜年,小伙子認出了這箱金典牛奶,箱蓋上的紙板略微上翹,這無疑就是自己買的那箱牛奶??!
這個瞬間就被男子拍攝發到網上去,網友不禁感慨道,這箱牛奶兜了一圈最后還是回到小伙子家中,送禮送了一圈成了自家的禮物。
有網友指出是不是很多拜年禮物都是這樣轉一圈的?為了證實這個說法,在網上搜索了一圈,這類事件確實不少。
這就類似于過年給紅包一樣,親戚之間都會按照各自的家庭情況準備紅包,基本上送紅包的金額都差不多,這也是長輩為什么要給小孩子拿回紅包的緣故。
中國特有的禮儀
春節期間親戚拜年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各省的紅包和湖北黃岡這位小伙子送的這箱牛奶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春節講究的是親人之間的聚聚,一點小禮物道出親人之間的祝福,熱熱鬧鬧才是。
在新年期間也有網友分享這樣一件事:有一位親戚給她包了600塊的紅包,可是親戚家有兩個孩子,她應該如何回紅包?
其實這個場景是大部分家長都會遇到的情況,禮物的多少代表的是對親朋好友的惦記,紅包也是表達對小輩之間的關懷,逢年過節就主要就是這種熱鬧的氣氛。
按照女子分享的事跡,其實紅包的多少取決于心意,如果過多計較禮物的輕重和紅包的多少,就會產生尷尬的場景。
拜年說實話就是將親人的祝福化為實質上的動作,將過年準備的年貨相互送上門,其實是最好的方式,可以節省家庭的開支,又能做到祝福的行為。
最后的獨白
小伙子送的這箱牛奶完成了三家的祝福動作,先是給舅舅拜年,后來又給大姨和二姨拜年,不出意外的話,初五就會回到小伙子家中。
現在過年送禮物和紅包已經成為了很多網友的困擾,過年期間的物價上漲和紅包數額的提高,過年送禮成了不少人的負擔,按照網上的說法,湖北地區的紅包最少在400元,最多的是福建地區幾千元。
讓人最奇怪的是廣東省的紅包,一個幾十元表示心意即可,這正是因為春節圖的是輕松和快樂,沒必要把紅包的分量加重,春節主要就是熱鬧的氣氛,如果壓歲錢成了一種攀比的開始,那就變味了。
身為廣東人,我認為這個做法很合適,每一個人都不會因為紅包過多而讓自己陷入沉思之中,面對網上數萬元的紅包,其實長輩也需要回禮相同的金額。
現在已經是初六了,相信大家都陸續回到工作地方開始新的一年工作了,即將開始工作,這些送禮的瞬間成了有趣的分享,祝愿萬事順意,平安喜樂。
作者:江湖獨白專欄
配圖:新聞報道&網絡照片
今日話題:過年期間還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王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