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45歲的陳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雖然常年吃藥控制血糖,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應酬比較多,所以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醫生建議他這種情況還是早點使用胰島素進行控制,要不然非常容易引發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但陳先生嫌打針麻
45歲的陳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雖然常年吃藥控制血糖,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應酬比較多,所以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醫生建議他這種情況還是早點使用胰島素進行控制,要不然非常容易引發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但陳先生嫌打針麻煩,而且也不愿意外面的人說自己是身體不好,所以拒接了。
最近,陳先生老是感覺容易疲憊,但因為有一個項目需要跟進,所以也沒太在乎,結果沒過幾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雙腿和臉腫了,而且水腫的很厲害,陳先生被嚇到了,連忙前來醫院檢查,通過檢查發現陳先生的肌酐高達812,而且合并有低蛋白血癥和電解質異常,已經達到了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一聽到自己是尿毒癥陳先生嚇蒙了,連忙詢問醫生這么會一下子就尿毒癥了呢?
醫生讓陳先生回憶一下最近小便是否有異常,陳先生回憶道最近小便量是偏少了些,而且每次小便顏色都很深,表面有很多細小的泡沫,陳先生一直以為是“上火”導致的,醫生解釋道者些異常其實都是腎衰竭的預警信號,只不過陳先生一直忽視,所以最終導致進展到尿毒癥的階段。
基于陳先生的病情,醫生在糾正電解質紊亂、補充營養、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給予了腹膜透析療法,加快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的排出,經過4-5次的透析療法后陳先生的肌酐水平下降到255,雖然依然不正常,但已經不會威脅生命健康了,醫生囑咐陳先生定期進行腹膜透析和腎功能監測,并且規范使用胰島素,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一、什么是腎衰竭?它對身體有什么危害?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過濾和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毒素,并且重新吸收水分和其他營養物質,從而保持人體的代謝平衡,對于維持人體體內穩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腎臟還會分泌多種人體所需的激素,其中最常見有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維生素D3等,對于骨骼成長、血壓調控和紅細胞生成等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腎衰竭其實就是多種病因影響下導致腎臟功能部分或者完全受損所導致的一種病理狀態,臨床多表現為水分、電解質的代謝異常,以及體內代謝廢物如肌酐、尿酸氮等異常累積;此外,腎衰竭后期還會導致腎臟分泌功能出現嚴重異常,導致多種激素分泌不足,從而誘發骨質疏松、貧血等合并癥,嚴重時直接引起氮質血癥,導致患者死亡。
臨床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的損傷程度將慢性腎病分為5期。
第1期,腎功能異常,但腎小球濾過率>90ml/min。這表明腎臟輕微損傷或者無損傷,臨床多無異常表現,多見于腎病初期或者代謝異常狀態,多經過對癥治療或者解決原發病灶后可以恢復;
第2期,腎功能異常,且腎小球濾過率為60-90ml/min。這表明腎臟已經出現輕中度損傷,但因為腎臟具有較強的代償功能,因此依然可以維持體內電解質、水分的穩定,但會出現肌酐、尿素等廢物積累,臨床癥狀不明顯,多為乏力、疲憊等非特異性表現,多經過對癥治療或者解決原發病灶后可以恢復;
第3期,腎功能異常,且腎小球濾過率為30-60ml/min。這表明腎臟出現重度損傷,不能進行正常的濾過和排泄功能,非常容易導致體內代謝廢物異常增高,多合并有電解質輕度紊亂,臨床可表現為尿量減少,輕度水腫等,臨床稱之為腎衰竭早期,此時幾乎不可逆轉,但可以挽救大部分的腎臟功能。
第4期,腎功能異常,且腎小球濾過率15-30ml/min。這表明腎臟出現重度損傷,80%以上喪失正常功能,多見于慢性腎病后期,此時人體出現明顯的少尿、電解質紊亂、水腫、貧血等危重情況,需要緊急進行透析治療,臨床稱之為腎衰竭中期,不可逆轉,盡量用透析代替正常腎功能。
第5期,腎功能異常,且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這表明腎臟幾乎完全喪失正常功能,臨床上出現明顯的電解質紊亂、水腫、貧血等危重情況,并且多呈現少尿或者無尿狀態,多合并有低蛋白血癥、氮質血癥等嚴重病情,此時需要緊急進行透析治療,同時配合對癥治療,但臨床預后較差,臨床稱之為腎衰竭末期,也叫尿毒癥期,不可逆轉,完全采用透析代謝腎功能,必要時可以考慮腎移植手術。
由此可見,腎衰竭的危險程度是隨著病情的發展而逐漸加重的,針對腎衰竭,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對癥治療,而且要及時發現其早期信號,進行及時就診。小便的正常排泄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因此腎功能是否異常是可以從小便中體現出來的。
二、醫生提醒:小便如果出現以下3個異常情況,或是腎衰竭的預警信號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排泄代謝廢物,因此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會反應到小便上, 如果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小便就會相應地出現異常表現,因此細心觀察小便的排泄情況有助于發現早期的腎功能異常。
1、排尿次數和尿量明顯減少
許多腎衰竭的患者在早期都出現無原因的尿量減少和排尿次數減少,而自己每天的飲食飲水并無明顯變化,這其實是腎臟濾過和排泄功能受損的反應。
腎衰竭早期,由于近50%的腎小球失去了濾過功能,因此腎小球濾過率出現明顯下降,大量的代謝廢物無法通過腎臟排泄,生成的原尿量也明顯減少,這會導致人體出現明顯的尿量減少,當患者24小時排出的尿量少于400ml時,臨床稱之為少尿,而如果病情繼續發展,24小時排出的尿量少于100ml時,臨稱之為無尿,此時患者多處于尿毒癥期。
2、泡沫尿
泡沫尿是指尿液表面漂浮著大量細小的泡沫,并且持久不散。這種細小泡沫其實是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葡萄糖等物質的一種表現,也反應出腎小球的濾過和重吸收功能嚴重異常。
蛋白質和葡萄糖都屬于營養物質,在腎臟中99%以上的葡萄糖和蛋白質都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入血液,防止營養物質丟失,因此正常人的小便中是不會存在蛋白尿的。但腎衰竭的患者由于腎臟重吸收功能嚴重損傷,導致大量蛋白質、葡萄糖等通過尿液排除,形成蛋白尿、糖尿等異常尿液,而大量營養物質丟失會引起患者營養不良,誘發惡病質。
3、尿液顏色變深或者出現血尿
許多腎衰竭患者在早期會出現尿液顏色異常變深,有時甚至呈現醬油色,或者經常出現尿中帶血的情況,這些其實都是腎臟排泄功能受損,導致尿液過度濃縮,或者腎小球過濾功能喪失導致紅細胞進入尿液所導致。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紅細胞是不可能通過腎小球濾過作用的,因此尿液中很少能看見紅細胞。但如果腎衰竭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紅細胞是可以通過腎小球進入腎小管的,并且在腎小管中被破壞,導致大量血紅蛋白進入原尿,因此可以出現尿液呈醬油色或者血色。
三、怎樣預防腎衰竭?
腎臟對于人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及時發現腎臟的異常,積極進行對癥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了防止病情發展,我們必須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1、健康飲食
有慢性腎病的患者必須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堅持清淡飲食,減少鈉、鉀等電解質的攝入,可以多吃瓜果蔬菜,補充維生素、優質蛋白等多種營養物質,同時避免使用過多的高脂、高熱量的食物,防止其對腎臟血管造成損傷。
2、適量多飲水
人體每日所需的液體總量約在2000ml作用,因此每日必須保證2000ml作用的飲水量,補充水分有助于加速排除代謝廢物,維護人體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
3、建立良好的排尿習慣
健康人每日排尿次數在4-6次,晚上約0-1次,一定要在有尿意時進行排尿,不要故意憋尿,否則會對膀胱、輸尿管、腎臟等多個器官造成損傷。
4、健康運動
研究表明每天進行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代謝,促進代謝產物的排出,同時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健康。
5、定期體檢
既往有急慢性腎病,或者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的人群應該定期對自己的腎功能進行監測,監測的項目包括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小便常規、泌尿系統彩超等,如果明顯發現自己有異常表現,懷疑自己有腎衰竭的患者可以進行腎臟穿刺活檢以明確病情,并且積極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四、總結
綜上所述,腎衰竭對于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上的異常信號,及時發現腎臟的功能異常。其次,在生活中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腎臟,對腎衰竭進行積極預防,從飲食、運動、體檢等多個方面來保護自身的腎臟健康。
李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