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型勵志演說節目《超級演說家正青春》已于5月30日開播。該節目凸顯青春年少的主題,旨在為他們提供自由表達的演說平臺,因此受到各個年齡段的人關注。本次節目組邀請略有爭議的網紅女孩周楚娜登臺分享她的整容經歷。周楚娜以《整形的“代價”》為題,用自
大型勵志演說節目《超級演說家正青春》已于5月30日開播。該節目凸顯青春年少的主題,旨在為他們提供自由表達的演說平臺,因此受到各個年齡段的人關注。
本次節目組邀請略有爭議的網紅女孩周楚娜登臺分享她的整容經歷。周楚娜以《整形的“代價”》為題,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向觀眾展示少女群體對容貌的焦慮。
為了美“不惜”一切代價
周楚娜不同于其他的小演說家,年僅15歲的她,從13歲開始整容,光雙眼皮做了8次,鼻子做了6次……
聽到此處,臺下有人發出唏噓聲。周楚娜直言不諱自己的整容的原因,說“長得美的人叫青春,長得丑的人才叫長大”。小時候,由于自己的長相不是特別好,班里大掃除的時候,男同學總會把最臟最累的活分給自己干,而那些長得白、長得漂亮、長得瘦的女生,總能受到優待。
周楚娜說得的確是客觀事實。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人生的各個年齡階段,顏值高的人總是會被異性特殊對待,活在眾星捧月的氛圍中,人緣也好,做事也相對容易成功。所以,很多女生為了能夠得到那種心靈的滿足感,只能想盡辦法讓自己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
在周楚娜看來,整容成為逆襲的唯一途徑。周楚娜在整容方面已經花費四百多萬,整容次數達到百余次。
我并不贊同周楚娜“近乎瘋狂”的整容行為,但很理解周楚娜那樣的“丑小鴨”,她們夢想成為“白天鵝”的渴望。
因為長相不是那么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無故受到身邊人對她們的容貌歧視,已經成為一個社會話題。這些年,全社會對他們的成長投入很大關注,唯獨在容貌歧視帶來的容貌焦慮問題尚存空白。
嘲笑,是一種“軟暴力”,不可忽視
誠如周楚娜說得那樣“黑妹、齙牙妹、小眼睛、瞇瞇眼、塌鼻子”,這些不甚美好的外號,從那些童言無忌的同學口中說出時,對于一個花季女孩的身心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2012年8月,就讀于長春一所中學的女生,在校期間因為皮膚比較黝黑,而經常遭到同學取笑,甚至書本都會被同學扔在地上。長期活在壓抑中,女生的情緒十分不穩定,經常在電話里跟媽媽訴苦哭泣。2014年3月,因為在操場跳繩時,再次遭到同學嘲笑,該女生的情緒徹底失控。傍晚時分,選擇從四樓跳下,落下八級傷殘和十級傷殘。
2018年11月,來自英國的10歲女孩,因為上學期間體重超標,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和嘲笑。一時想不開,拒絕吃飯,企圖吞服藥片結束一切。
泰國有部電影叫《禁忌女孩》講的是一個曾經備受同學欺負嘲笑的女生,在十年后對同學瘋狂報復的故事。故事的題材略顯夸張,但反映出真實的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就是如此,原本大家沒有任何利益瓜葛,一旦有人成為大家共同“討厭”的人,其他人會立刻變得很團結,群起而攻之,對勢單力薄的同學進行軟暴力。
與“拳腳相加”的校園欺凌相比,同學間的“軟暴力”危害絲毫不弱。校園欺凌是來自肉體承受的傷害,校園“軟暴力”則是對一個孩子的精神侮辱。
有時候,這種傷害不可扭轉,由它帶來的“自卑、消極、厭世”等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少年時期要不要整容
整容確實能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但過早的整容并不提倡,有句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沒有成年以前,一個人的相貌還處在變動期,提前人為介入修整容貌,必然會影響人的正常發育。
即便是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完全可以在長大成人后,再適當做調整,何況整容這件事本身具有很大的風險。
十年前,24歲的超級女聲選手王貝對自己的容貌感到不滿,在2010年11月選擇整容,結果因為整容過程中,出現麻醉意外,再也沒有醒過來。
從媒體資訊來看,其他整容失敗的小案例時有發生。另外,整容畢竟是對人的重新“塑造”,有悖于生物自然生長的規則。等年齡大了,或許伴有一系列后遺癥,這些都是權衡整容與否的要素。
原評
與整容相比,人心更需要整一些。
審美,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審美標準,有個成語叫“燕瘦環肥”,漢朝人崇尚趙飛燕的瘦骨嶙峋,唐朝人傾慕楊貴妃的“肥胖”美。到了清朝,大家又喜歡林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的病態美。
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嘗試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與其選擇外貌的整容,不如先把自我的內心整一下。既不被別人對自己“以貌取人”的評價所影響,也不要用“以貌取人”的方式去看待和傷害他人。
這才是人性最大的真善美。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