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去查房的時候有個小女孩一直趴在媽媽的懷里哭,我走過去問,她媽媽說:“因為確診病情需要做骨穿,小孩子覺得我騙了她,她怕疼,不想做骨穿”。其實在我之前所接觸到的病例當中有很多患者都對骨穿比較恐懼,自己上網查詢,不敢做骨穿,怕疼,怕有危險,為
今天去查房的時候有個小女孩一直趴在媽媽的懷里哭,我走過去問,她媽媽說:“因為確診病情需要做骨穿,小孩子覺得我騙了她,她怕疼,不想做骨穿”。
其實在我之前所接觸到的病例當中有很多患者都對骨穿比較恐懼,自己上網查詢,不敢做骨穿,怕疼,怕有危險,為了消除大家對骨穿的恐懼,今天給大家回答一下關于骨穿的一些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做骨穿檢查到底能干啥?
骨穿,是骨髓穿刺的檢查簡稱,常用于血細胞形態學檢查,要想知道它到底是干啥的?我們就要先說說骨髓,所有外周血中的血細胞均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而來的,所以說骨髓是各類血細胞制造的源泉。
當外周血檢查發現異常時,我們就得追本溯源,查一查到底是造血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所以骨髓穿刺可以根據細胞形態來分析你到底是貧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等等這些血液疾病的哪一種?再有對于已經確診的血液病患者來說,你采用的治療方案有沒有療效,就是通過它來判斷的。
2、懷疑血液系統疾病,大夫讓做骨穿,聽著好可怕,有沒有危險?
臨床中很多患者一聽到要抽骨髓就極度害怕和猶豫,認為會大傷元氣,往往不愿意進行這項檢查,很容易耽誤治療時機。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骨穿與通常所說的腰穿抽取腦脊髓液檢查不是一回事。
骨穿位置一般選擇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其次還有胸骨,這些位置沒有臟器,血管神經較少,安全程度較高。通常先用麻藥麻醉皮膚和骨膜后,用穿刺針通過骨皮質進入骨髓腔,抽取0.1~0.2毫升的骨髓液,這占全身總骨髓量的極少部分。整個操作過程僅幾分鐘,除了骨髓抽出瞬間會感到酸脹外,幾乎不會感覺到疼痛。沒有危險和后遺癥。
3、為什么有的病人需要多次穿刺?
因為不同疾病,骨髓增生程度不一且增生亦不均勻,有時一次穿刺往往難以得出準確結論,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往往需要多部位多次穿刺;有的病人骨髓增生低下,穿刺時有時在所難免混入外周血造成稀釋需要重穿;還有的如骨髓纖維化病人,骨髓被纖維組織代替,往往會干抽,多次穿刺均抽不出骨髓;還有的病人如白血病,每療程治療完后,需要復查骨髓,往往每年要做十幾次骨髓穿刺。
4、骨穿后應注意些什么?
骨穿后應該將穿刺點用無菌敷貼覆蓋,壓迫穿刺點5到10分鐘,術后3日內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72小時后取下敷貼。注意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滲液,發現有滲血、滲液應及時通知護士,更換敷料。
總之,骨穿對病人無大痛苦,對體內臟器或組織無損傷,在骨骼的疏松部位取一點骨髓液,對人沒有傷害,況且還是某些疾病診斷的重要檢查方法。所以,一旦需要做此項檢查,病人應積極配合。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