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臨床案例一腫瘤內科患者大多住院時間長,身體需要間斷輸入白蛋白等營養藥物,這種藥物價格昂貴,有的甚至不在醫保報銷目錄范圍呢,還有時醫院內因種種原因無藥,需患者自行到藥店購買。所以輸注時患者及家屬會格外小心,不想讓輸液瓶內浪費一丁點藥液,這不,
臨床案例一
腫瘤內科患者大多住院時間長,身體需要間斷輸入白蛋白等營養藥物,這種藥物價格昂貴,有的甚至不在醫保報銷目錄范圍呢,還有時醫院內因種種原因無藥,需患者自行到藥店購買。所以輸注時患者及家屬會格外小心,不想讓輸液瓶內浪費一丁點藥液,這不,(如圖1),為了不浪費藥液,患者家屬私自把輸液器插入瓶塞的穿刺器往外拔出了一截。這時護士小王來換液體,發現了這種現象,趕緊告訴家屬不能自行拔穿刺針,以免輸液器脫落造成污染、浪費藥液。
臨床案例二
一天筆者在,重癥監護病房查房,當走到治療室是,看到操作臺上一個輸完白蛋白的空瓶,倒轉仔細一看,瓶頸處留有白蛋白殘留液,試著用一毫升注射器抽出,大概有0.5毫升,雖然不算多,但是對于這種數量少、價格貴的藥物來說,也算是一種浪費了(圖2)。
臨床案例三
這天神經內科行政大查房,正好趕上護士小孫為患者更換液體,小孫順手拔下丁苯酞液瓶里的輸液器穿刺針,連看都沒看一眼就換上了要輸的液體。走出病房,我悄悄問:“小孫,丁苯酞多少錢一瓶?”小孫:“不便宜吧,200多吧。”我說:“看看瓶內還剩多少藥液。”小孫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如圖3。
小容量,高價位的藥液如何避免讓費?這直接關系到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真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瞬間拉近護患關系。
具體做法其實類似于案例一中家屬的操作,但是,這種操作不可以讓患者及家屬去做,萬一導致輸液器掉落地下或手部觸碰到穿刺針可引起藥液污染或感染。
教你兩招,再遇到使用這樣藥物的患者,保準患者會對你豎起大拇指。
1、凡是輸注這種小劑量高價位的藥物時,責任護士要提前告知。告知患者這種藥物價格不菲,為了避免浪費,當藥液輸注到瓶頸處時,不可自行拔下穿刺針,等待護士到來再處理。
2、具體做法:
方法一:當液體平面滴至莫非氏管1/2—1/3處時,直接擠壓莫非氏管,不松手,另一只手拔出穿刺器至瓶塞1/2—1/3處時,突然松開莫非氏管,則瓶內剩余液體因輸液瓶內壓力增加的原理,使剩余液體快速滴入莫非氏管或輸液器管內,此時,繼續拔出穿刺針,插入另一瓶中,更換液體。
方法二:當液體平面滴至莫非氏管液面時,用一只手捏緊輸液器莫非氏管上段,用Z字法折疊、壓縮,排除管內空氣,此時不松手,繼續用另一只手將穿刺針拔出液瓶膠塞1/2—1/3處時,猛然松手里的輸液管,利用同樣的原理。使輸液瓶內剩余的液體流入輸液器內。
方法三:當液體不能再流入輸液器時,抽吸20毫升生理鹽水,(嚴格限制鈉入量時,可用5%的葡萄糖20毫升)消毒瓶口后注入液瓶,沖洗輸液瓶。直至藥液不能輸入為止。
知識鏈接
1、白蛋白輸注時不可使用普通輸液器,更不可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案例一中使用的是精密輸液器)。因為白蛋白屬于血液制品,分子較大,應該使用帶有濾網裝置的輸血器,輸血器的孔徑為170—270um,而普通輸液器的孔徑為15um。
2、白蛋白的輸注速度,開始15分鐘內,應注意速度緩慢,以10-15滴/每分鐘。15分鐘后逐漸加快速度,但最快滴注速度應以每分鐘不超過2ml(每分鐘不超過30滴/分)為宜。
3、白蛋白的存儲:大部分患者買來后都會請護士在白蛋白包裝上做好標記,放入治療室的冰箱內。實際上,白蛋白的存儲溫度只要在2—30度之間避光保存即可,不必非要冷藏,更不可冷凍。
參考文獻:1、白蛋白說明書。2、徐麗茹、王軼萍、商曉蕾,《介紹一種避免治療藥物浪費的方法》,《護理研究》 2006年20卷17期
劉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