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醫院都把人員力量集中在發熱門診和肺炎病例的就治上,其他科室都處于半停診的狀態。這讓很多年前想著過完春節去復查腸鏡的人心生焦慮,生怕耽誤了自己的檢查讓息肉復發,甚至癌變。今天就有一位老患者跟我咨詢腸息肉的事情,雖然我
最近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醫院都把人員力量集中在發熱門診和肺炎病例的就治上,其他科室都處于半停診的狀態。這讓很多年前想著過完春節去復查腸鏡的人心生焦慮,生怕耽誤了自己的檢查讓息肉復發,甚至癌變。今天就有一位老患者跟我咨詢腸息肉的事情,雖然我已不在臨床一線,但是這些信任我的老患者們依然會在檢查前聯系我,讓我出出主意。
這位老人家此前在我這里做過多次腸鏡檢查,每次都能夠發現幾枚息肉,由于家中的一位兄弟之前是因為大腸癌離世,因此老人對于腸道息肉非常的在意。這次本來說好了過完年去做檢查,結果因為疫情耽擱,現在特別害怕腸子又長出了息肉,更害怕這些息肉癌變。那么今天我就針對息肉的發生和癌變來給大家寫一篇文章,看看這里面都存在著哪些玄機。
結腸息肉發生的機制
結腸癌很可怕,但癌癥并不是突然一天就在我們腸道中直接冒出來的,而是經過一部分息肉日積月累的變化,最終惡化而成。因此要講結腸癌,首先我們先要了解結腸息肉是怎么一回事(直腸相關的內容同理)。
結腸息肉其實就是結腸粘膜過度生長而形成的新生物,而在腸道粘膜的生長和修復中,腸干細胞是其物質基礎。腸干細胞在它的一生中都在不斷地進行分裂更新,在這種分裂增殖中,舊的細胞被處理掉,新的細胞分化成腸粘膜的各種結構。這樣的一新一舊更替保持著腸粘膜的生態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各種因素打破,出現了腸干細胞的異常增生,那么腸息肉就慢慢的形成并長大了。
腸息肉發病的機制尚未完全明晰,目前已知的引起平衡破壞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吸煙、過量飲酒、高脂低纖維飲食和加工肉類的攝入等等。所以通過對于腸息肉發生的機制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在遺傳因素的影響下,與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切完一次息肉多久之后會再次長出來
結腸息肉可根據病理結果分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錯構瘤,其中數腺瘤性息肉癌變幾率最高。在一項調查研究中顯示,腺瘤性息肉有著1.4%~9.4%的癌變幾率,一經發現應該立即切掉。
現如今大家關于上述處置腸息肉的策略應該說是比較了解的了,不過在切完息肉之后,我們隨之而來了一個新的疑問:息肉切完之后還會再長嗎?一般多久會再長出來?其實文章開頭的那位老人家擔心的也是如此。
雖然沒有找到很合適的文獻來精準的闡述這兩個問題,但是有幾個數據和結論是可以給大家提供參考的。
有文章報道,腺瘤性息肉3年內的復發率可高達40%,換句話說就是5個人里大概有2個人會在切掉息肉的3年內再次長出息肉來,而其他類型息肉的復發率也不相上下。在一項息肉切除術后的隨訪調查研究中,180例隨訪患者15年內共復發了147例,在切除了腸道息肉的3個月內就有3例查出有新的息肉長出,而在一年內的復發率達到了38.1%(56/147)。由此可以看出,腸道息肉的復發率還是很高的。(下圖介紹了其他影響息肉再發的因素)
那我們能否得出一個結論:腸道的息肉大概在3個月內就有可能存在復發的跡象?。我認為這個結論是不嚴謹的,因為首先復發的息肉未必就是從3個月前才開始生長的,可能更早的時間就有異常的增生,只是鏡下觀察不到。其次我們也不能保證復發的息肉就是在之前切除的原位置生成的,因此3個月這個數據并不是息肉生長的時長。
不過從這個數據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從息肉萌生到破“膜”而出還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短。
如此高的復發率,我們該如何制定復查策略
要想回答上一段末尾的問題,這就又回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對待腸道息肉
既然我們無法計算出它的生長時間,但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比如《結腸鏡檢查和息肉切除術后隨訪策略進展》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一些建議:
1.定期檢查腸鏡是有必要的,根據相關的指南推薦,35~40歲是第一次做體檢性腸鏡檢查的推薦年齡;
2.發現腸道息肉應該及時切除,尤其是在鏡下觀察考慮腺瘤性息肉的;
3.息肉切除后根據其病理性質制定不同的復查方案:
無風險組:如果是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切除后10年之內可不用復查,如果有相關的家族史,5年可以進行第一次復查;
低風險組: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但數量小于3個,直徑小于1cm,建議5年內行第一次復查(最好是第1年就復查,如果無異常再5年后復查)
高風險組:如果腺瘤性息肉較大或較多,則建議第1年即復查,視情況3~5年,5~10年的間隔遞增復查時間。
4.如果腸道準備不理想,也就是醫生告訴你你沒有將糞便排干凈,那么考慮到視野不佳存在漏診的可能,無論是否有息肉,都要在1年左右的時間復查一次;
5.保持心態的放松,戒煙戒酒,調整好飲食結構,可適當服用阿司匹林預防息肉的復發。
總結
經過上面的論述,相信對于腸道息肉的術后患者來說,我們何時復查應該了然于胸了。疫情當下,我們確實不應該去醫院“湊熱鬧”。腸道息肉說起來有危險,但其實還是一種很“懶惰”的病變,放任不管雖然癌變幾率很大,但是一般也需要10~15年才會開始變化。只要我們本著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在特殊時期稍微耽擱幾天,問題應該不大。
參考文獻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