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妙姐在后臺收到一個朋友的咨詢:“單位組織體檢,非讓我做了個CT,但是又聽說CT輻射會致癌……我現在真的很擔心,我做了這個CT,會不會對身體危害很大?”。在做體檢時,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擔心,CT輻射那么大,會不會自己本來沒有毛病,因為做CT
妙姐在后臺收到一個朋友的咨詢:“單位組織體檢,非讓我做了個CT,但是又聽說CT輻射會致癌……我現在真的很擔心,我做了這個CT,會不會對身體危害很大?”。在做體檢時,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擔心,CT輻射那么大,會不會自己本來沒有毛病,因為做CT而得個什么疾病啊?都聽說輻射致癌,所以大家對輻射都是避之不及。
其實,CT確實會有一些輻射,但和我們用藥一樣,如果離開劑量就不能隨便談危害。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問題。
CT,其實很安全
簡單理解,CT就是立體的X線檢查,X線就像是我們看到一個西瓜,只能看到其外形,但是看不到西瓜里面到底熟沒熟,看不見有沒有籽,也不知道是紅壤還是黃壤。
而CT就好像是我們透視西瓜內部的工具,不但能看到身體內的一切,而且能一層一層的看到。
CT檢查能在沒有傷口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比較準確的原因,圖像顯示也會更準確。而且檢查范圍比較廣,特別是對于頭部,能夠清楚看到頭顱中是否存在異常。
CT的輻射劑量根據不同檢查部位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胸部低劑量CT掃描一次劑量大約1-2mSv。在北美放射學會專門面向患者網站上,有影像學檢查放射劑量及對人體影響介紹,頭顱CT有效輻射為2mSv,相當于大自然中本底輻射8個月,致癌風險很低;
其次冠脈CTA,有效輻射量12mSv,相當于大自然接受本底輻射4年,致癌風險低;胸部CT肺癌篩查,有效輻射量1.5mSv,相當于大自然中本底輻射6個月,致癌風險同樣很低;
實際上,偶爾做一次CT,所接受的輻射對身體的影響很微小。如果每年受到的輻射高于100msv時,才有可能會增加患癌的幾率。
所以,偶爾做一次CT并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影響。
那么,什么情況下,患者需要做CT檢查呢?
1、頭顱問題
腦梗塞、腦腫瘤、顱腦外傷、變性病等。CT診斷急性腦血管疾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高血壓腦出血、以及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腦梗塞等有很高的價值,急性腦梗塞特別是發病6小時內者,CT不如MRI敏感。急性出血可考慮作為首選治療檢查。
2、胸部病變
CT對于顯示肺部病變,有非常滿意的效果,對感染性病變、肺部創傷、腫瘤等均勻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3、腹部和盆腔問題:
對于實質性器官肝臟、脾臟、胰腺、腎上腺、腎臟等器官顯示清晰,對于感染、腫瘤以及創傷能清晰顯示解剖準確部位的病變程度,以及對病變分期有較高價值。
除此之外CT已經成為宮頸、子宮、膀胱、卵巢、精囊、直腸腫瘤以及前列腺最常見的手段。
4、心臟問題
用于心包積液、心包腫瘤等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CT有肯定的診斷意義,特別是增強掃描具有特征性表現,可作為定性診斷。當然增強CT可以檢查冠心病。
5、骨與關節問題
比如關節疼痛、骨折等情況,也能通過CT檢查損傷和愈合情況。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認為CT準確,就反復多次做CT查病情,尤其是嬰幼兒、孕婦、育齡婦女要盡量避免CT檢查。
有時做了CT,為什么醫生還要求做增強CT?
CT掃描分為兩種,一個是平掃CT,另一個就是增強CT。平掃CT只需讓患者躺在CT機器上,幾秒鐘就完成了掃描。而增強CT就是在平掃CT基礎上,往靜脈里注射造影劑,造影劑會隨著患者血液循環,跑到全身組織器官當中。
打入造影劑之后,就可以觀察患者病變組織的血流情況,可以和周圍的正常組織做區分對比,查看身體病變性質,血供豐不豐富,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通過增強掃描,都能得到信息。而且增強掃描可以動態觀察,觀察自己的病變動脈期以及延遲期等等。跟普通的掃描相比,增強掃描更加精準,得到更多的信息有助于診斷。
對于第一次看病的患者,醫生在不知道病情的情況下,可能會讓患者先做一個普通CT掃描檢查。如果普通檢查能看到病變,并能夠明確診斷就不需要增強CT了。如果普通CT看的不是很清楚,或者不肯定的情況下,就需要做增強CT。
最后要告訴大家的是,做必要的CT檢查并沒有那么可怕,但也不要主動要求檢查,跟從醫生安排即可。在前往醫院檢查之前,要攜帶好以往的胸片、超聲、CT、心電圖等檢查結果的報告單,這樣對醫生診斷疾病,也會有幫助。
參考資料:
[1]宋蕊.CT增強檢查的護理[J].家庭心理醫生,2014(10):301.
[2]李喆.CT檢查在外傷性腎損傷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6(12):43-44.
#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