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夢夢,我和我朋友一起生的孩子,工資差不多都是3000元,她怎么前后領了75200元,而自己只領了3萬多,這是咋回事?生育津貼到底怎么算的?結婚生子是絕大多數人的必經之路,對于職工來說,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可是不領白不領,雖然不用上班,但是依
“夢夢,我和我朋友一起生的孩子,工資差不多都是3000元,她怎么前后領了75200元,而自己只領了3萬多,這是咋回事?生育津貼到底怎么算的?
結婚生子是絕大多數人的必經之路,對于職工來說,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可是不領白不領,雖然不用上班,但是依舊“賺”大了。
細心的朋友發現,有的人“巨賺”,領取的生育津貼遠遠高于她上班的工資,有的人“小賺”甚至不賺,這到底是咋回事?
下面【社保精算師】告訴你生育津貼背后的奧秘:
01、產假天數各省市有差距
全國各地女職工的產假天數不一(具體見下圖),以我所在的遼寧省大連市為例,可以休158天產假。
如果是多胞胎,每多一個孩子,多休15天,如果難產,也可以多休15天,這也就意味著可以多領這些天數的津貼。
無論男職工還是女職工,在我們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單位都會為我們繳納生育保險,到了生孩子的時候,可就派上大用場了。
女職工可以領生育津貼,男職工其實也可以領生育津貼,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呢?下面為大家詳細解釋。
02、生育津貼如何計算
生育津貼=單位上一年平均繳費基數÷30(天)×假期天數
自從有了孩子,女性同事們的話題總是與育兒相關,不知不覺就互相打聽起來生育津貼的事兒,有的人能領六七萬,有的人只能領兩三萬。
奧秘就在于上面生育津貼的公式里,通過公式可以看出,生育津貼計算的基數是與單位上一年平均繳費基數有關,換言之,與個人工資沒有任何關系。
領生育津貼的時候,就是拼“單位”的時候,如果單位比較“正規”,每個人的繳費基數都是按照上年度的平均工資來定,整個單位的繳費基數就會較高。
而那些“摳摳搜搜”不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的單位,繳費基數基本上都卡著當地的最低繳費基數,整個單位的繳費基數就會很低。
如果單位平均繳費基數是12000,那么女職工(難產)可領12000/30*173=69200元,男職工可以領15天的生育津貼6000元,一共可領75200元。生完二胎的話,還會再領一筆這樣的錢,兩個孩子累計就“賺”了15萬。
而如果單位平均繳費基數是4000元,那么女職工(難產)可領4000/30*173=23067元,而男職工可領15天的生育津貼2000元,一共可領25067元。
這就是兩個工資差不多都是3000元的網友,為啥領的生育津貼有天壤之別,奧秘就在于單位的平均繳費基數大相徑庭。
03、單位不給繳納生育保險咋辦
也有很多小公司沒有給員工繳納生育保險,造成這些職工生完孩子之后,沒有生育津貼可領,怎么辦?
那么單位就應該給員工發放正常的工資福利待遇,簡單來說,就是職工在產假期間不上班,但是必須給發正常的出勤工資待遇,保證員工的合法權益。
上面舉的例子都是工資3000元,單位 的平均繳費基數都高于自己工資的情況,現實中也有自己的工資高于單位的平均繳費基數的情況,怎么辦?
如果生育津貼低于自己的工資,那么單位需要補發差額給你,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保證員工正常的工資待遇。
大家都領到生育津貼了嗎?你領了多少錢?歡迎留言討論。
張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