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國防支出增長6.8%,2016年至2020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幅分別為7.6%、7%、8.1%,7.5%和6.6%。專家:中國軍費并非單純投入,而會產生和平紅利。1.中國2021年軍費達到了多少?這個問題是每年兩會期間,外國媒體最
2021年國防支出增長6.8%,2016年至2020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幅分別為7.6%、7%、8.1%,7.5%和6.6%。
專家:中國軍費并非單純投入,而會產生和平紅利。
1.中國2021年軍費達到了多少?
這個問題是每年兩會期間,外國媒體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然,這也是中國不少民眾關注的焦點。
根據目前公布的草案來看,中國2021年度國防支出預算為13553億元(約209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了6.8%。
專家認為,軍費持續、穩定地理性增長,是由于中國有效管控住疫情,經濟迅速恢復,得以繼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建設。
相信不出意外的話,中國仍是全球軍費排行榜上的第二名,僅次于有著7000多億美元軍費開支的美國。
據環球時報介紹:自2016年以來,我國國防預算增長率已連續6年降至個位數,增長幅度維持在6.6%-8.1%之間。
2016年至2020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幅分別為7.6%、7%、8.1%,7.5%和6.6%。
如果和2020年的GDP增長相比較的話,會發現軍費增速比經濟增速是要高上不少的,對此專家表示,這說明有效控制住疫情后,我國經濟很快得以恢復,使得國防現代化建設不至于受到太大影響。
那么世界的軍費呢?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月25日刊發的文章,盡管發生了疫情,且全球經濟萎縮了4.4%,2020年全球國防總支出仍達到1.8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9%。
2.中國的軍費都用在哪兒?
軍費就是國家用于軍事方面的經費。
包括用于軍事建設及武器裝備研發及制造和戰爭的經費。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于世界均不平凡,天災來源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人禍來自于國際局勢依舊動蕩不安。
拋開其他不說,中印邊境的沖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期最后階段對我國釋放出最大惡意等等,前所未有的挑戰,讓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必須練兵備戰、增強軍事能力,才能維護和保障我國的發展利益。
那么,我們的國防經費主要用在哪?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去年就曾有過介紹:
一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改善部隊工作、訓練和生活保障條件,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
二是穩步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十三五”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裝備,升級改造部分老舊裝備。
三是落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決策部署,保障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等資金需要。
四是保障部隊戰備訓練以及執行國際維和、護航、人道主義救援、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
關于軍費的開支,官方對此的解釋是——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統籌應對各領域、各方面安全威脅。
環球引用相關專家的解釋稱:中方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施行的是防御性政策;中方增加軍費,是為了更新裝備、提高官兵待遇,加強邊防建設等等基本需求,不針對、不威脅任何國家。
軍費的用途,相關專家提到,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更新武器裝備和研發。
2、提升官兵的居住條件,尤其是邊境地區。
3、應對潛在威脅和摩擦沖突。
4、必需的例行性戰備、巡邏、訓練、國防建設等任務。
但實際上,我國在2007年就參加了《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每年都會向聯合國提交一份國防開支的基本數據,錢怎么用,又用在了哪些地方,全都寫得清清楚楚,完全是出于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以及履行國際責任義務的需要。
其實就是一句話:建設一支強大的世界一流人民軍隊!
3.中國的軍費到底高不高?
中國2021年軍費的數字一出,又有不少國家對中國的軍費支出指手畫腳,要么是質疑所謂的“軍費不透明”,要么就是煽動所謂的“威脅論”,甚至可能還有“拉高全球軍費”之類的。
這個鍋,我們中國不背。
要說軍費高,還得要數美國。
2021年美國軍費數額高達7405億美元,印度雖與中美差距較大,增長卻極為驚人,達到20%之多;至于鄰國日本,費用對比2020年也增長了8.8%,創下歷史新高。
從各國軍費增長可見,都在加大國防投入,側面說明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穩定,使得各國都開始未雨綢繆。
中方的軍事投入,目前依然還處于“為經濟讓路,跟隨經濟增長幅度,與經濟相協調”的階段。
如果單從表面數字看,中方的“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是在低軍事投入,與經濟增速保持同步基礎下的“全面加強”,是和平的,是防御性的。
那么,為什么說中國軍費的開支不高呢,瞭望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理由,說得不對的話,還請大家文末留言批評指正——
1.美國的國防預算占據其GDP的3.5%,俄羅斯是4.4%,印度是2.5%。全球的國防預算占GDP平均都是2.6%,而按照2020年的數據測算,中國軍費開支占GDP的比重約在1.28%左右。
2.如果按人均國防開支來算,中國的人均國防開支才美國的約5%。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2021年的人均國防預算還不足1000元。
3.中國國防建設的實際需求大,周邊地緣政治環境緊張、長期壓制國防投入造成的歷史欠賬、國防軍隊現代化資金需求大,等等。
4.……
網友們在看到我國2021年的國防預算之后,普遍都表示太少了,至少應該達到美國的一半。
4.中國軍人的工資會不會漲?
關于軍人會不會漲工資,這個問題很敏感。
國防預算增加了,在一些網友認為,工資就要跟著漲。
有的網友說得好:房價可以跌,軍費必須漲。
還有網友說,家里裝修可以一點一點添置,防盜門一定要最貴,最好的!
說中之意,都是要增加國防經費,增加軍人工資。
常看新聞尤其是關注軍事新聞的人都知道,2021年一開始,中央軍委就發放了12個干部政策相關的文件,隨個13號、14號文件相繼而來,主要是對前期文件的解讀和補充,也就是說,關于新軍官政策的改革已經拉開了序幕。
這次新軍官政策的改革,核心的一點就是提高軍人軍屬和福利待遇。
能不能漲,只是更多人的一種期待,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的軍人不但在軍營里奉獻,還面臨著各種犧牲,特別是去年6月中印邊境沖突事件發生后,更多的人懂得了軍人的付出與價值,他們希望能提高軍人的待遇,這種待遇包括吃、住、行和工資等等。
其實,在《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草案)》第十七條,涉及到軍人的工資待遇,有三點明確:
①軍官和軍士實行工資制度,義務兵和軍隊院校供給制學員實行供給制生活待遇;
②國家建立相對獨立、特色鮮明、具有比較優勢的軍人工資制度。軍人按照規定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③國家建立軍人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軍人工資待遇的結構、標準及其調整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這種正常增長機制,就是“兩年一小漲,四年一大漲”。
不管什么時候會漲工資,也不管這樣的增長機制會不會就,有一點可以明確,國防經費的支撐,是整體上的平衡,涉及到軍人的工資待遇,也會形成定期增長的模式。
李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