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關注”,每天會定時發送婦科腫瘤相關文章,覓健與你一起關愛健康資訊~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一聽到與“癌”有關的字眼,大家都會感覺很恐慌。診斷出宮頸癌前病變,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宮頸癌?這是許多病友在患上宮頸癌前病變后迫切想知道的問
閱讀前請點“關注”,每天會定時發送婦科腫瘤相關文章,覓健與你一起關愛健康資訊~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一聽到與“癌”有關的字眼,大家都會感覺很恐慌。診斷出宮頸癌前病變,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宮頸癌?這是許多病友在患上宮頸癌前病變后迫切想知道的問題。那今天互助君就帶大家來全面了解下宮頸癌前病變這一病變過程。
宮頸癌前病變 ≠ 宮頸癌
宮頸上皮內瘤病變又稱宮頸癌前病變,它的病變程度可分為輕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中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重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Ⅲ) 3 個階段。
那宮頸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患上宮頸癌呢?
其實不然,雖然宮頸癌前病變與宮頸癌密切相關,但是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這種潛伏期一般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一些。就如同一個表皮壞掉的水果,它如果想發展到內核爛掉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看到這里,剛剛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的你是不是稍微的松了一口氣,可是互助君想要告訴你的是,如果在這個階段你不重視,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方式阻斷病情進展,則會加速宮頸的惡化演變成宮頸癌,這對與你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都造成嚴重影響。
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可達100%
在大家的印象中,癌癥患者都是無法治愈的,但實際上癌癥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多數病人是可以獲得根治,而癌前病變這個階段,還未演變成子宮頸癌,正常情況下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
因此,癌癥的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根治率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宮頸癌這種致病因素已經非常明確的惡性腫瘤來說,癌前阻斷是至關重要,而這關鍵就在于進行防癌篩查。
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主要包括宮頸TCT和HPV檢測兩種方法,若檢查結果有異常,則需要進一步進行陰道鏡的檢查、宮頸活組織檢查。但是在這個篩查的階段,病友們也存在一定的疑惑,比如:檢查出高危型HPV+,但是TCT檢查無異常,那我是否還需要做宮頸活檢呢?
解答:
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是宮頸癌主要的致病因素,那么高危型HPV感染,總共大約有13個類型,其中HPV16、18型與宮頸癌的發展是呈密切相關的,那么HPV16、18型與70%的宮頸癌相關的,所以高危型HPV陽性的話,如果是16、18陽性,不管TCT結果正常與否,都需要去做陰道鏡的活檢。
如果并非16、18陽性,TCT檢查結果正常,那么需要看你HPV感染的時間,如果感染時間超過一年,建議去做陰道鏡檢查,但是單純的,一次非HPV16、18陽性,TCT檢查結果正常,可以暫時隨訪。
癌前病變如何規范治療?
最近,互助君在網上也有看到一名20多歲的女生檢查出癌前病變后自己私自亂用藥物,導致疾病惡化的事例,這不禁讓人提高對規范治療的警惕。
那輕、中、重度的癌前病變該如何規范治療呢?根據不同病變程度,所采用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輕度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 ):
一般絕大多數CINⅠ級可以自然消退,有60%-80%的CINⅠ級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就可以自然消退。所以主要采取隨診觀察,不予治療。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對于HPV16、18高危型病毒有關的CIN1級、病變范圍大又沒有隨診條件或拒絕觀察者應該給予積極治療,采取激光治療等物理療法
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CINⅡ、Ⅲ)
子宮頸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屬于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也就是在治療的同時要查宮頸內的HPV病毒的感染,如果合并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一定要積極的治療。確認為CIN Ⅱ級者,應選用電熨、激光、冷凝或宮頸錐切術進行治療,術后每3~6個月隨訪一次。確診為CINⅢ級者,主張行子宮全切術。年輕患者若迫切要求生育,可行宮頸錐切術,術后定期隨訪。
END
除此之外,人體免疫力是hpv的克星,病友們在治療后,需要提高免疫力,在平時要注意戒煙、限酒,注意性生活以及經期衛生,多吃水果、蔬菜,積極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定期的隨訪、復查。
責任編輯:婦科腫瘤互助君
圖片來源:攝圖網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