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財富》500強榜單出來了。其中最受大家熱議的三個點就是:財富雜志自從95年制作世界500強榜單以來,美國第一次跌出第一名。中國上榜124家超越美國世界500強總營收達到33萬億美金,相當中美GDP之和。這個確實夸張了,2個經濟體
2020年《財富》500強榜單出來了。其中最受大家熱議的三個點就是:
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有,但凡上榜的企業不是中字頭的國企就是耳熟能詳的明星企業,而有一家多年上榜的企業,似乎很沒有存在感。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來自安徽一個小地方的企業——安徽海螺水泥集團
01
“徽商”郭文叁
前世
海螺水泥的老家是在安徽省宣城市寧國縣,這兒離徽州很近(也就是現在改名的黃山市),以前也算徽商發源地了,隔壁就是績溪,是胡爺爺的家鄉。
但這兒挺窮的,到處都是山,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所以這里的人自古有經商習慣。(注:不經商活不下去)
時間說到1969年初
上海建工局決定由上海水泥廠牽頭,派出五人選礦小組,勘察了安徽休寧、績溪、歙縣、祁門和黟縣等地的礦源,可惜都不理想,無奈只能打道回府。
只不過途中路過寧國,聽說那兒有大小海螺山,石灰石礦質豐富且質量優良。要不去看看?看看就看看嘛
結果這一看,一處千年無人問津的寶藏被發現了。
過去寧國人守著這塊地,只能背井離鄉去經商,時代不同之后,這兒的價值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就這里了,完全符合建設水泥廠的硬件條件。”于是上海水泥廠決定在此包建小三線勝利水泥廠,“海螺牌”的名字,就是來自這兩座寶山。
1980年,寧國水泥廠門口來了一位大學生。
那個時代大學生是非常稀少的,而且是受人尊敬的高級知識分子,沒有機會得到教育的老百姓最喜歡給“文人”冠以的外號就是“大學生”。
這位大學生叫做郭文叁,當過上山下海的知青,“文革”末的時候考上上海同濟建筑材料系,今年是他畢業的第二年,上面叫他到這當技術員。只不過~,這里太破了。換誰第一次繞了幾天山路來到這個“鳥不拉”的地方,都想回家找媽媽。但,郭文叁這一來,就是一輩子不走了。
02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1987年,隨著上海“小三線”的調整,按照當時的上海和安徽達成的協議,位于寧國的固定資產原值3133萬元、凈值2270萬元、占地2054畝的的上海勝利水泥廠全部移交給寧國水泥廠。
1992年,上面說,“水泥廠的價格和銷售不再有上頭統一管理了,大家隨行就市看著賣吧。”所以這一年開始,一波市場經濟的紅利,讓所有的水泥廠都發財了。然后大家都是想著買樓、跨行投資、建歌舞廳、慶功、分紅等等
但是看著歌舞升平的大家,郭知青的內心卻是無比冷靜。郭文叁不同意把企業的利潤拿來分紅和亂投資,他要把寧國水泥廠做大做強,這點錢還不夠呢!
93年,郭文叁升任廠長。
“感謝大家的信任,今后一定把水泥廠做大做強。”
“領導,啥時候買地、蓋樓、分紅啊。”
“對了,忘了說。之前大家定的計劃都取消了。我要建設日產20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生產線。”
“啥玩意兒?”
“就是公司需要錢,需要8個億。”
......(以上對話是創作,增加閱讀趣味,但大致是這么個情況)
郭廠長的做法,傷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他這一上臺,日子其實不太好過,但郭廠長想做一番事業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十四大”后,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完善。上面的意思是,國企們你們以后要自己賺錢,企業發展沒有錢就要從外面搞錢,不能再向上面伸手要了啊。結果,很多國有企業借改制之機私吞國有資產,肥了方丈窮了廟。
但郭廠長沒這么想,他心心念念的還是怎么做大“海螺”水泥。他只知道引入外部資金和技術的機會來了。
1995年1月,摸著石頭過河的郭廠長引進2500萬美元外資入股,中外合資的安徽海螺水泥正式成立。他可以做大事了——2000噸級新型干法生產線
只是誰也沒到,就是他做的這件大事,改變了中國水泥行業的格局
這是海螺歷史上最重要的項目,也是中國水泥產業史上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此前,國內的類似投資均在8億元上下,工期32個月,投料后一年達到設計產量。而郭廠長沒打算這么按部就班,況且融資到的錢也不夠啊。只有3個億,最多18個月完工、投產之后就得達到設計產量,否則這個剛剛崛起的小公司就將因為資金斷裂而夭折。
天方夜譚啊!
但是牛逼的人,就是通過創造奇跡來證明自己的。一年半后,海螺的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一舉創下了國內外投資最低、工期最短、建設質量最好等多個紀錄。
因為這一項目,過往國內新型干法生產線投資過高的問題得以解決,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實現“大躍進”。時至當下,全國熟料產能中超過95%是新型干法線,沿海地區幾乎是100%,整體成本大大降低。
雖然技術共享,但海螺始終領跑,別人怎么也追不上。這次項目后,郭文叁便用“省”下來的資金創立了設計院,集結技術和資源優勢,不斷跑出低投資、高技術的先河。
日產5000噸生產線、日產萬噸生產線、第一個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直至世界上技術最先進、單產規模最大的日產12000噸生產線。
海螺做大做強了,而且還是世界第一
03
泥中茅臺
1997年,海螺水泥在港股上市,當時的海螺還僅僅是年營收7億多的公司。如今海螺集團位列《財富》500強榜單367位,總營收達到驚人的1570億。
如今,海螺的市值高達3200多億元,成為安徽制造業第一市值企業,也是安徽最優品牌龍頭制造業企業,都沒有之一
海螺自上市以來,營收增長200倍左右,利潤也增長了200多倍,股價漲了30多倍,坐穩水泥霸主的地位,被很多人戲稱“泥中茅臺”、“點泥成金”
而在當年海螺改制的時候,郭文叁保住了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同時,不辭退老員工。這才給今天的祖國留下這么大一筆國有財富,而當初跟著海螺的老員工們都拿到了十幾年暴漲30多倍的股票,早早的過上了提前退休、享受人生的幸福生活了
附:《財富》500強榜單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