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孕婦生產的過程中,有一個胎兒與母體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即在孩子出生后,會自動脫落排出,成為待處理的“醫療垃圾”,那就是胎盤。但就是這個血淋淋的醫療垃圾,很多人卻把她當做美容保健的補品!甚至還催生了暴利的黑色產業——胎盤市場。帶血的醫療
在孕婦生產的過程中,有一個胎兒與母體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即在孩子出生后,會自動脫落排出,成為待處理的“醫療垃圾”,那就是胎盤。
但就是這個血淋淋的醫療垃圾,很多人卻把她當做美容保健的補品!甚至還催生了暴利的黑色產業——胎盤市場。
帶血的醫療垃圾,變成很多人的美容補品!
眾所周知,女演員們對容顏的保養格外看重,其中很多人就是胎盤的擁躉。
有一位臺灣女演員生產后,其好友探望時,她竟然邀請他一起“吃胎盤”。
不僅是在中國,在歐美生完孩子后,吃胎盤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美國演員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她的經過冷凍干燥的胎盤膠囊,她表示她每天服用可預防疾病。
吃胎盤不是什么稀罕事,不止明星,普通人食用胎盤的人也不計其數。有網友留言說:
“我的胎盤被我婆婆包成餃子,讓我吃了。”
“我們這里都是產婦坐月子的時候直接吃掉(胎盤),做成膠囊或者自己拿回去燉湯。”
而在一些社交媒體上,有不少人分享自己吃了“胎盤”的感受。
催乳、補充能量、產后恢復、美容、抗產后抑郁、提高食欲...在很多人眼中胎盤儼然成為一款無所不能的保健補品。
催生了暴利的黑色產業——胎盤市場!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胎盤原本是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的。而目前在一些電商購物平臺上,有不少賣家打著“中藥”的擦邊球,銷售胎盤制品。甚至可以幫你消毒、烘干后,再磨成粉裝入膠囊。高達650元/500g的胎盤,可以月銷20份。
2017年,新京報就曾報道了一些私人團伙長期盤踞醫院,動用各種關系大量收購人體胎盤倒賣的現象,每個胎盤在加工制成“胎盤膠囊”后售價可達800元至上千元,倒賣團伙從中獲利數百元。
他們經手的胎盤,價格大漲。這些胎盤大多會被制作成膠囊保健藥品。
很多買胎盤來美容的人一定不知道,自己高價購買的胎盤膠囊是在小作坊誕生。只需一把剪刀、烤箱、空膠囊及鍋碗瓢盆就能開工生產。
記者曾暗訪胎盤的加工過程“臟亂差”,畫面簡直“不忍直視”:
這種全手工制作的純天然膠囊便新鮮出爐,前后不到1小時。一顆胎盤10元,一個胎盤要賣1000多元。而它的成本才400元。
隨后,賣家在朋友圈公然銷售人體胎盤。買家遍及全國,郵寄胎盤就像快遞生鮮一樣,加上冰袋以保新鮮。
胎盤真的可以美容嗎?
胎盤,從科學來講,是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器官;從情感上來說,卻是連接母親與孩子的紐帶。而在有些地區,胎盤一直被視為“大補之物”,幾乎等同于能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閔保華,在2018年1月30日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從醫學生理的角度看,雖然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胎盤,但胎盤本身只是一個載體。很多人不知道,胎盤很可能帶有麻疹、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胎盤與母體血脈相通,如果孕婦攜帶某些通過血液傳播的病毒或者病原體,那么胎盤也是運載這些病毒和病原體載體。①
另外,很多人把胎盤拿回家中,常用的清燉、包餃子等做法食用烹煮的新鮮胎盤,并不能保證病毒100%滅絕。胎盤的主要成分就是大量的脂肪和一些蛋白質等,經高溫煮熟后,免疫因子等物質失去活性,和普通動物的肉、內臟基本沒有什么差別,根本談不上特殊的功效。①
而且產婦自然分娩時,胎盤和胎兒一起排出體外,在這一過程中,還可能受到各種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吃了這樣的胎盤,無異于在自己身體里埋下隱患。
可以說,從目前國內外研究來看,沒有任何確切的研究證據,證明胎盤有任何保健、美容的功效。所謂胎盤美容,不過是個荒誕的偽科學。減齡駐顏,只是它給愛美女性的安慰劑效應罷了。
來歷不明的胎盤,在他們手中銷往全國各地。不知這些帶血的醫療垃圾,又可能會傳播多少未知病毒?
紫河車,早已被《中國藥典》剔除
胎盤又叫紫河車,經過加工干燥而成的中藥材紫河車。但它的輝煌已屬過去,早在2015年,《中國藥典》已將紫河車剔除。
“從倫理學角度來講,因為紫河車屬于人體器官,不再入藥是符合倫理學要求的。”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系劉春生教授在2015年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曾表示,從安全角度講,胎盤是母體與胎兒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胚胎與母體組織的結合體,雖然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胎盤,可與此同時,母體內的一些病毒,如風疹、肝炎、性病毒等也會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因此,胎盤是一個營養和病毒可能同時存在的組織。②
“紫河車的安全性不足、來源緊張,在倫理學層面也存在一些質疑,應該是新版藥典不再收錄紫河車的主要原因。”廣東省中醫院醫院制劑室主任陳燕芬告訴健康時報記者。②
而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胎盤原本是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的。2005年,原衛生部下發《衛生部關于產婦分娩后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中就明確規定:“產婦分娩后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可以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如果胎盤可能造成傳染病傳播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知產婦,按照《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消毒處理,并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本文綜合自:①2018-01-30健康時報《吃胎盤美容不靠譜》(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閔保華)②2015-08-17健康時報《紫河車被逐出中國藥典》③2017-05-22新京報《人體胎盤被倒賣 出租房變“制藥廠”》 本文編輯:魯洋審稿主任:楊小明
馬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