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東北、華北地區是玉米種植最多的地方,可這里的農民捧著寶卻不自知。在秋收后,如果在東北地區問:玉米脫粒后,玉米芯能干啥用?可能很多農民朋友的回答就一個字:扔!是的,在改革開放初期,玉米芯(也就是東北的玉米瓤子)還能用來生活取暖、做飯,隨著人
在東北、華北地區是玉米種植最多的地方,可這里的農民捧著寶卻不自知。在秋收后,如果在東北地區問:玉米脫粒后,玉米芯能干啥用?可能很多農民朋友的回答就一個字:扔!
是的,在改革開放初期,玉米芯(也就是東北的玉米瓤子)還能用來生活取暖、做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的普及,玉米芯被取締,很多人將玉米芯扔掉了。用農民朋友的話說:“用它燒火還沒有花生殼、瓜子殼好用”。
其實,就是這些個在很多農民朋友眼里不起眼的小玩意——玉米芯,每噸價值三、四百元。據行業內披露的信息,隨著科技的發展,科研項目的進步,玉米芯已經被開發出很多的利用價值。而在今年上半年華北的玉米芯收購價,每噸近三、四百元。
玉米芯為什么這么值錢?因為玉米芯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加工成飼料、燃料、墊料、獸藥、酒精……真實的價值還遠遠不止這些。今天新華融媒大三農給大家講一講玉米芯都能做成什么?能創造多大的價值?能為農民帶來多少收入?
玉米芯里能變出“石墨烯”
傳統印象里石墨烯只能來源于石墨礦物質,現如今有一種新方法顛覆傳統,我國專家已經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后剩余的纖維素為原料制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
石墨烯價格曾一度高達約5000元/克,但自從中國出現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其價格跳崖式降價,這使石墨烯產品大規模商品化民用化成為可能。
玉米芯搖身一變成“糠醛”
經過加工,玉米芯搖身一變成了藥物中間體——糠醛。糠醛可用于醫藥(痢特靈、瀉立停等消炎藥)、糠醇、香料、香精、樹脂等產品。糠醛的用途很廣,還可制造橡膠、塑料、合成纖維、農藥、涂料等。另外,糠醛生產中的渣滓可作肥料,對改良鹽堿地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
用糠醛生產出來的樹脂可用于高科技航天器的制造,比如神八、神九等航天器就是用的這種樹脂隔熱,有了這種樹脂隔熱,即便航天器頃刻間外面達到幾千度,也不會影響里面的溫度。
另外,糠醛經過深加工,生產出二苯甲酰甲烷,出口到國外,廣泛用于輸液器、飲水機、飲料瓶等塑料制品。
玉米芯能生產功能糖
目前在我國,以玉米芯為原料,生產功能糖(木糖、木糖醇、低聚木糖、L-阿拉伯糖等)和化學品(乙醇、糠醛、糠醇、石墨烯等)的產業,功能糖是一類具有特殊功效的糖類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纖維和功能性糖醇,如今都已頗具規模,國內外市場也是一片藍海。
玉米芯的加工產品里,普通人比較熟悉的應該是木糖醇,這種甜味劑常被添加到口香糖、飲料里,替代蔗糖。
玉米芯生產深加工產品
隨著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的進步,人們已經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中的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三種主要成分,生產出不同的深加工產品。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你每年隨意丟掉的不是玉米芯,而是幾千元?
毋庸置疑,如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廢物利用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只要把所有的產品深加工、深研發,相信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往往是你認為的垃圾可能讓你成為百萬富翁!
王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