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旱半夏別名老鴰眼、水玉、地文、三步跳、麻玉果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海拔2500米以下,如果在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邊或疏林下仔細尋找,便能看到半夏的蹤跡。半夏是旱地中的雜草之一,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可我們卻不能小瞧了這雜草,半夏塊莖能入
旱半夏別名老鴰眼、水玉、地文、三步跳、麻玉果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海拔2500米以下,如果在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邊或疏林下仔細尋找,便能看到半夏的蹤跡。
半夏是旱地中的雜草之一,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可我們卻不能小瞧了這雜草,半夏塊莖能入藥,并且有毒。它的主要功效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最近后臺留言有很多朋友都在咨詢半夏種植技術,于是小編摩拳擦掌,準備寫一篇關于半夏栽培技術的文章。本來以為這只是一篇技術科普性的文章,查資料時卻發現了意外驚喜!這個消息對于今年能采收半夏的朋友來說應該算得上是大大的surprise(驚喜)了!因為今年半夏市場行情非常好!
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四大藥市的半夏市場價格(元/公斤),供大家參考。從圖中可以看出,今年法半夏的價格自6月份起有上升趨勢,家統貨價格稍低,但行情依舊看好,幾乎是自2013年以來第二次到達120元/公斤的價格。甚至還可能繼續上升。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今年要采收法半夏的朋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呢?今年還在種植半夏,不能采收的朋友也不要著急,接下來就是今天的重點:旱半夏的高產栽培技術。價格高是市場好,可是市場卻不能一直好下去,對于種植者來說,掌握科學栽培技術,獲得品質高產才是不變的王道。
旱半夏高產栽培技術
旱半夏供應以野生資源為主,但近年來,隨著農田建設和除草劑的使用,加上長期盲目的采挖,造成野生資源驟減,導致國內外市場供求緊張,缺口較大,價格一直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是中草藥種植戶的主要種植品種。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
旱半夏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宜選疏松肥沃、濕潤,具排灌條件的砂壤土,土壤pH值5.5~6.8,鹽堿、低洼地、粘重土不宜栽培。前茬以豆類、玉米、甘薯等為宜,并可以和玉米、小麥、油菜或果樹間套種。旱半夏根系淺,一般不超20厘米,且喜肥,故播種前結合整地,應施基肥,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2500~400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細整平,作成1米寬的畦,長度不宜超過20米,以利灌排。
2、播種
生產上多用塊莖和珠芽繁殖,也可用種子育苗或用組織培養法進行無性快繁,塊莖繁殖和珠芽繁殖,增重快,當年就可收獲。選當年生直徑0.5-1.5厘米的塊莖作種,一般于春季平均氣溫10℃左右時播種為宜。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20厘米開4~5厘米深的溝,溝底要平,按株距4厘米將種莖播入溝內,頂芽向上,覆土蓋平,稍加鎮壓。栽種后遇土壤干燥,要及時澆水。每畝用種60公斤左右。也可結合收獲在秋季栽種,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進行,方法同春播。
3、田間管理
(1)灌溉、排水
播種后,春季一般20天出苗,如遇嚴重干旱,適當澆水以保全苗。齊苗后控制澆水防止地上部徒長,促使地下部分生長發育。旱半夏喜濕潤,怕干旱,如遇久晴及干旱,應及時灌水,若雨水過多,應注意開溝排水。
(2)追肥
培土苗齊后及時松土鋤草,澆施稀人糞尿一次。5月下旬至 6月下旬,株芽生長較快,當珠芽長成并開始脫落時,每畝追肥500~1000公斤與尿素5公斤混合撒于溝內,并把行間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剛好蓋住珠芽為度。6月以后,葉柄上的珠芽成熟落地,種子也陸續成熟并隨植株的枯萎而倒地,視情況培土2-3次。取畦溝細土,撒于畦面,厚約1.5~2厘米,蓋住珠芽和種子,然后用鐵鍬拍實。大暑及立秋間追施稀人糞尿加少量過磷酸鈣一次。9月上、中旬,用1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與泥土混合,均勻撒于表土,起到培土和灌漿作用,可明顯增加產量。
(3)中耕除草
苗出齊后,應及時清除雜草,行間用小鋤淺鋤,深度不能超過3厘米。株間草宜用手拔除。
(4)遮蔭
生產上可于4月中下旬畦邊間作玉米和豆類作物,6月上、中旬間作物長高或搭架遮蔭,9月后,氣溫漸低,應及時收獲間作物。
(5)摘蕾
除了需要種子繁殖以外,生長期抽出的花蕾應全部摘去,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地下部分的肥大。
4、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
在高溫高濕時易發生。發病后,地下塊莖腐爛,地上部隨即倒苗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處理病穴或澆灌根部,也可在播種時用0.5%-2%石灰水浸種12-30小時。
(2)葉斑病
發病時葉片上有紫褐色病斑,后植株漸漸枯萎。防治方法: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2次或3次。
(3)病毒病
病株葉卷縮成花葉,植株矮小、畸形,多發生在春夏季。防治方法:除去病株,杜絕傳染源;選無病株留種。
(4)紅天蛾
幼蟲為害葉片,將其咬成缺刻狀或食光葉片。防治方法:害蟲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人工捕捉。
5、采收與加工
塊莖繁殖當年即可收獲。9月下旬葉片枯黃時采收,挖出塊莖,按大、中、小分級,大號加工成商品,中、小號作種塊繼續種植。收獲后需加工的鮮半夏要及時去皮,堆放過久不易去皮。生半夏以個大、皮凈、色白、質堅、粉足者為佳,因生半夏有毒,應嚴格避免手、腳及皮膚與旱半夏接觸,以防中毒。作種用的旱半夏可采用沙藏的辦法越冬貯放。
來源:三農洞察
編輯:王晴晴
王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