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患者與康復團隊合影)
“深吸氣、憋氣、仰頭……用力吞咽!”對于44歲的周大哥來說,這可能是他經歷過舌全切手術后聽過最有幫助的話。順著這句話的指導,經過不斷嘗試,久違的吞咽感再次從周大哥的喉嚨中蘇醒,為他重啟經口進食之路,乃至再度燃燒起生活的希望,而這都要歸功于婁底市中心醫院康復團隊的專業高效的指導和幫助。
去年年底,周大哥發現自己舌頭左側出現不明腫塊,后被確診為舌癌,驚慌的家人立刻將他送到湖南省腫瘤醫院,12月16日,他接受了全麻下舌癌擴大切+雙側頸部淋巴清掃術+游離股外側皮瓣修復術及氣管切開術等,手術很成功;不久前剛結束一個療程的化療,化療也非常順利;但令周大哥煩心的是,失去舌頭后的他遭遇了吞咽功能障礙,經口進食十分困難,總是流口水,飲水也會嗆咳不止。聽其他病友說康復治療有效果,將信將疑的周大哥2月2日來到了婁底市中心醫院56病室2病區(神經康復 中醫科),仔細了解過病情后,該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龔高新安慰他說,“你這個情況還是很有希望恢復的,我們一起努力吧!”
“他來的時候老是低著頭,悶悶不樂的。”該科主管護師凌娟回憶道,也曾開玩笑地問,“周大哥,你怎么老不笑呀!”“他在家里就這樣。”周大哥的妻子為他解釋,其實大家都理解,雖然腫瘤切除了,但后續治療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舌頭全切導致了嚴重的吞咽功能障礙,不能經口進食,周大哥必須整天插著胃管保證營養,難受極了!為幫助周大哥解脫束縛,管床護士為他實施了間歇性經口至食管管飼胃腸營養法(IOE),只需要在進食時插入軟管,周大哥立刻就顯得輕松許多。
為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副主任醫師劉虹為周大哥制定了詳細專業的吞咽功能訓練方案,“舌頭不僅幫助我們發音,同樣起到了攪拌、運送食物的作用,能夠刺激吞咽動作的產生,這些普通人覺得稀松平常的本領,患者全都要重新學起。”在治療方案的指導下,康復治療團隊為周大哥及家屬進行吞咽功能知識宣教和心理疏導;言語吞咽治療師邱倩精心指導他進行空吞咽訓練、唾液吞咽訓練以及聲門上吞咽訓練,鍛煉口唇、咀嚼肌肌力和口腔感覺,告訴他如何通過咳嗽清除咽部的殘留物;康復團隊還詳細幫助周大哥及家屬調整食物性質和一口量,無微不至地幫助周大哥重新適應進口進食。
通過康復團隊的精心指導和不斷鼓勵,只用了3-4天的時間,周大哥的吞咽功能恢復進步神速,從剛開始基本不能經口進食到在治療師的指導下能經口進食一碗200毫升稀飯,再到自己能獨自吃下一碗200毫升稀飯,花費的時間也從一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再到十五分鐘,這一切變化讓周大哥臉上漸漸露出笑容,妻子也高興地對醫務人員說:“老周能吃之后,精神好多了!”
“患者平時容易出現一個誤區,認為手術完成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劉虹醫生表示,“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對病人的整體恢復至關重要,越早介入,康復的效果越好、費用相對越少,更加有利于患者恢復自身功能、早日自理,同時也能減輕家庭負擔,減少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正確的康復理念傳遞著我們醫務工作者的人文關懷。”(通訊員 劉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