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美國,每年6月是LGBT群體的驕傲月。什么是LGBT呢?實際上是4個群體,也就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近年來,美國社會一直在推動有關LGBT的
在美國,每年6月是LGBT群體的驕傲月。什么是LGBT呢?實際上是4個群體,也就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
近年來,美國社會一直在推動有關LGBT的平權運動。一時間,LGBT成為熱門的輿論標簽,很多人開始公開自己的LGBT身份。在政壇,一些LGBT的政客更容易獲得選票,成為議員、市長、部長,甚至是將軍。
根據(jù)美國《紐約時報》6月18日的報道,在這股LGBT風潮的影響下,很多年輕人選擇使用醫(yī)學技術,改變了自己的性別,成為所謂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
一位名為克洛伊·科爾(Chloe Cole)的加利福尼亞州年輕人表示,12歲時就認定自己是跨性別者,13歲時向父母坦白,并且得到了支持。隨即,他開始在醫(yī)院注射男性激素,并在15歲時切除了雙乳。
然而,如今17歲的科爾后悔了,想要恢復“女兒身”,但一切都晚了。因為,他失去了重要的女性器官,現(xiàn)有的醫(yī)學技術無法幫助他恢復雙乳,只能遺憾終生。另外,由于長期注射激素,可能損害了體內的卵子,使得他無法生育后代。
越來越多
根據(jù)《紐約時報》的報道,類似科爾這樣,在童年時期面臨“性別焦慮”的兒童越來越多,后悔的也越來越多。2009年~2019年,英國從男性變?yōu)榕缘膬和黾恿思s1000%,從女性變?yōu)槟行缘膬和黾恿思s4400%。
另外,自從2017年以來,美國13~24歲的年輕人中,自認為是跨性別者的,增加了約1倍。在13~17歲的年輕人中,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的占到了約1.4%,達到了30萬人;18歲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比例僅有約0.5%,也就是130萬人左右。
可以看到,對自己性別產生懷疑的人群,在年輕人中的比例,要高于成年人。首先,年輕人涉世未深,三觀沒有形成,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其次,年輕人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更高,更容易接觸到LGBT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只有得克薩斯州、阿肯色州和亞利桑那州,這3個州出臺了限制未成年人改變性格的醫(yī)療技術。
后悔了怎么辦?
覆言認為,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LGBT,不應該歧視他們。只要成年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他們就擁有決定自己性別和性向的權利。因為有些人,確實是不認可自己的生物性別,即使成年了、到老了,也是一樣。
但是,整個社會不應該過度地宣揚LGBT文化。特別是政界、文藝界、媒體界,還是應該堅守傳統(tǒng)的主流文化,避免我們的兒童、青少年也產生所謂的“性別焦慮”,做出一些悔恨終生的事情來。
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有關改變性別的醫(yī)療技術,我們應該進行嚴格的限制。最關鍵的是,未成年人是堅決不允許改變自己的性別,就算得到了父母、監(jiān)護人的同意,也是不行的。
另外,即使是成年人,也要經過專業(yè)、嚴格的心理評估,才能改變自己的性別。
總而言之,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后悔藥的。所以,像美國這樣,隨便就能讓兒童更改自己的性別,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大家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
馬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