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老年健身供給端的探索變革正在發生。來源:AgeClub上海是中國深度老齡化城市。而記者探訪的上海虹一小區,某種程度上是中國老齡化趨勢下的一個縮影。虹一小區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小區共998戶,老年人占三分之一以上,一直以來存在“老年人活動空
老年健身供給端的探索變革正在發生。
來源:AgeClub
上海是中國深度老齡化城市。而記者探訪的上海虹一小區,某種程度上是中國老齡化趨勢下的一個縮影。
虹一小區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小區共998戶,老年人占三分之一以上,一直以來存在“老年人活動空間少”的問題。在小區改造后,從各個方面不斷增設“適老”設備,如適合老人行走的坡道、樓道扶手、健身器材、樓道防滑墊、孝親敬老文化墻等。
改造后,小區里增設了一些戶外老年健身的場所和簡單設備,但依然無法滿足老年人的許多健康需求和鍛煉痛點。如,專業指導、陰雨天導致的不便等。
心樂空間長者運動健康之家這樣一所宣稱“上海首家銀發健身房”的場所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引發了許多主流媒體的關注。此類嵌入社區的、專為老年人群定制的健身房,自去年底,陸續在南京、長沙、上海等地推出。
一個顯著的趨勢是,疫情之后公眾的心態變化,加上老齡化引起的全民關注和討論,老年健康背后的激增需求和市場潛力、各個細分領域的機會,更加明確展現出來。
1 上海“首家銀發健身房”試運營,
開業首月接待超800人次
AgeClub來到虹一小區,實地探訪了這家老年健身房。面積不大,就一個大開間,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由于當天小區組織打疫苗,小區里正大排長隊,因而健身房沒有發現老人運動的身影。)
在約100平方米的空間里,設置了健康指導、體質檢測、有氧心肺、微循環促進、等速肌力等5個功能區域。虹橋街道整合醫療服務資源,由專業醫療機構服務人員定期在現場指導長者“怎么吃”、“怎么練”、“怎么防”、“怎么調”。
入口處貼著溫馨提示,針對老年人身體實際情況,提醒大家“關注血壓波動,運動前后一定量血壓”。測量血壓的同時,老年人通過人臉識別自動進行會員登錄;現場設有“營養健康師咨詢”,登錄在冊的會員數量(根據現場擺放的會員訓練檔案)已超過50人。
第一次鍛煉之前,需在“AI智能體測一體機”上完成身高、體重、握力、肺活量、靜態平衡能力、身體柔軟度等8項體能檢測,形成自己的在線健康檔案。現場有專業“教練”定制運動計劃,并根據日常運動效果進行動態調整。
中間擺放桌椅作為休息區,充分利用空間。四周擺滿垂直律動沙發、氣動大師、無障礙垂直律動機、等速肌力提升、老年人臥式健身車、全身協調訓練機、專業老年人跑步機7種不同的健身訓練器材,均為針對老年人需求的定制化、適老化器材。
這家“心樂空間長者運動之家”專為55歲以上老人服務,收費標準為“月卡99元”——這屬于半公益的收費標準,對接上海“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通過運動預防和改善老人慢性病發生和發展”的要求。
與虹橋街道合作的“第三方機構”,是尚體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實際上,這家公司在“老年運動健身”領域的摸索早從2014年就開始了,其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包括器械練習、體質測試、運動處方、團體課程、知識講座、文娛社交等。目前,在上海市,“尚體樂活空間”共有20家門店,另外,其在寧波市和長沙市也分別設有一家門店。
其會員系統中,有高達82歲的活躍老人,每周都會選擇1-2天,50站地鐵、3個多小時往返,從上海浦東三林趕赴楊浦殷行,到樂活空間活動筋骨、會會老友,從2018年5月持續至今。氛圍好、服務好、健身器材適老化,是這位老年會員樂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根據上海市年初的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今年上海還將新增30家這樣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十四五期間,上海還將在適老運動、健身方面加速動作,設置一批功能豐富的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
在商業模式暫不明朗的情形下,順應國家政策、與相關部門展開合作,積極解決社會問題,是當前老年行業創業者的一種生存思路。
2 供需端極度不平衡,
中老年健身運動需求巨大
從1995年國務院推出《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開始,多年來政府不斷推動,我國健身產業發展進入新的快車道。
現在的健身行業從業者普遍將關注重點放在了4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行業內普遍認為年輕群體消費能力強,更喜歡聘請私教,附加價值高。但隨著健身房競爭日趨激烈,面向年輕群體的健身房利潤已經很低,市場一片紅海。
近些年關于健身房“跑路”的傳聞越來越多。
健身房持續經營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購買半年卡、年卡的客戶陸續減少,再加上年輕群體生活壓力大,空閑時間少,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無法持續續費,缺少穩定的現金流。
再加上傳統健身房選址普遍在較熱鬧的商圈、寫字樓,房租年年上漲,導致傳統健身房的持續運營更加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而目前市場上專門針對中老年的健身商業機構一片空白,而隨著老年群體健康意識逐漸增強、變化,他們對健身運動的需求不斷增長、升級,供需極度不平衡的市場現狀下,這片藍海市場潛藏著巨大機會。
老年群體不僅有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大把時間。在一些老年健身行業的從業者看來,50歲以上的人群也同樣適合在健身房像年輕人一樣進行有氧、無氧運動,他們對于室內健身場所的需求同樣巨大:
空閑時間多。50歲以下的中青年群體一般都會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于工作和家庭當中,能留給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再加上平時各方面的壓力,能夠堅持在健身房進行運動的人就更少了。而中老年人群不一樣,他們退休之后空閑時間很多,特別是獨居老人和無興趣愛好的老人,更需要一種方式來消耗每天多出來的時間。
健康的需求。健身除了可以塑形外,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適當的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可以讓老年人減少骨骼肌流失的情況。根據抽樣調查顯示,人的骨骼肌量在60歲以后將快速減少:50歲-60歲總體骨骼肌量減少1%-2%,而60歲到80歲,這個比例可能將擴大到30%。而根據醫學知識,肌肉減少 30%以上將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可出現肌肉松弛、皮膚褶皺增多、體重下降、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等癥狀。而適量的健身運動,能夠延緩這個過程,讓老年人獲得一個更高質量的老年生活。
根據尚體跟蹤1000位持續訓練的老年人、殘障人士:高血壓患者得到緩解或控制的占53.89%;41.32%便秘患者得到明顯改善;23.52%的老年人骨關節疼痛得到緩解;22.07%的老年人睡眠質量提高;52位腦卒中偏癱患者腿部肌力增加、步態改善、步行能力提高;3位帕金森患者,手部震顫癥狀減輕,能做簡單的手部保健操;11位因腦卒中、脊柱損傷等導致坐輪椅和拄拐行走的殘障人士通過規律運動6至12個月后能從輪椅上站起來,能夠脫拐獨立行走。
社交場景。中老年人在退休之后,許多生活場景需要重新構造,比如重構社交圈就是一個普遍問題,大家原來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退休之后,更需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消磨退休時光。雖然現在線上娛樂產品很多,但是很多中老年人更偏向于線下的活動,室內健身場所為有健身興趣愛好的中老年提供了高頻、穩定的線下交友場所。
3
老年健身行業目前尚存一定風險
供需不平衡的老年健身市場前景廣闊,但也不得不正視這個市場中存在的風險——這些風險來源于老年健身器材缺乏、老年健身的指導性方法缺失、以及老年人群的特殊屬性。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缺乏系統性的鍛煉方法。
健身器械及運動最開始目的是改變人們的體態,而傳統健身行業的訓練目標也是為了增肌和減脂。如何通過鍛煉的方式來獲得健康,對于很多健身教練來說屬于知識盲區,缺乏專業培訓。
健身成本較高。
國內健身成本較美國更高。早在2015年,美國線下健身房市場規模就達到258億元、會員5531萬人,健身人均消費466元,占其人均收入水平不到1%。而與此相對應,我國目前商業健身房基本以年卡銷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年卡價格在5000元左右,占人均收入比例較大。而老年人又是價格敏感人群,面對高昂的會員費,很多老年人望而卻步。
健身器材的缺乏。
大多數健身器材對中老年人群來說,鍛煉強度過高、負擔過重,而國際上專門針對于中老年人群的健身器材又相對比較少,現在只有臺灣、歐美和日本,有部分針對于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國內只有少部分廠家生產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所以在器材的選擇上,具有局限性。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一,健身計劃需量身定制。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有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關節的損傷、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等,因此在健身的初期階段,要針對每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身體狀況、以及年齡情況等,進行單獨規劃健身計劃,并且進行體征監測,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發生意外的風險。
相比較于硬件,老年人更看重軟件。
sz老年人對于健身房的硬件,比如是否有豪華現代化的裝修,是否有24小時恒溫游泳池,是否有桑拿房,都不是特別在意,相反,他們特別在意教練的指導是否耐心、專業,老板的態度是否良好,在健身房里運動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硬件的提升可以通過資金投入來解決,但是服務品質的提升卻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想做好老年健身房,服務人員的選擇是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老年健身行業目前面臨一些風險,但是隨著我國60后正式邁入退休時代、70后也開始逐漸考慮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對付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預防。
尤其是現在全民健身的理念越發流行,健身可以預防疾病的理念已經逐漸開始流行,中老年的觀念也在快速改變,他們越發注重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
傳統健身概念在人們的觀念中還是用于增肌和減脂、塑型,而沒有與康養、預防疾病的功能聯系在一起。但是,隨著鐘南山院士、中國著名老年男模王德順等這一批中老年意見領袖的走紅,中老年人群的健身觀念已經在逐漸的形成和崛起。
有中老年健身從業人士告訴AgeClub,現在許多中老年網校的健身課程非常火爆,產品上架后非常受歡迎,之后會進行“線上+線下”的全面布局。
4 老年健身行業目前尚處藍海
目前老年健身行業在中國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行業缺乏系統性的指導知識、相關健身設備的缺失、以及訓練場地的缺乏。
風險有、問題有、機會也有。市場供給端的缺乏說明,在老年健身房運營、老年健身教練培訓、老年健身器材上均存在機會,老年健身行業目前尚處于藍海,隨著對老年人群健身需求的進一步挖掘和探索,這個市場會逐漸增大。
日本Renaissance俱樂部的公開數據顯示,在25年前,他們60歲以上的會員只占3%,但是如今,有1/3的顧客屬于這一群體。日本內政部2017年的調查發現,日本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在運動場所上的花費,超過其他任何年齡段的族群,60-69歲的人群在健身場所的消費額度最高,消費額度第二大的是50-59歲人群,第三大的為70歲以上人群。
而在德國,健身房中老年人的比例同樣也達到了1/3。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加深,基于老年人的運動、健身、健康需求,消費觀點的改變和消費能力的提升,健身人群往中老年方向的進一步加速滲透,老年健身市場大有潛力。
市場機會一:老年健身房會員費。
據健身內容平臺GymSquare的估算,中國健身房50歲以上用戶為3.2%。根據2019年人口普查,上海市老年人口總數在516萬人。按照3%的比例保守測算,若以每個會員年費1188元為標準(月卡99元),那么僅上海市,老年健身房每年的會員費市場規模約為2億元。
相較于普通健身房動輒幾千上萬的年費,上海長寧長者健身之家的收費屬于公益性質,但是在其他地方,如果沒有公益性質的補助,銀發健身房的收費可能會有所提高,那么這個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放大。
另外,如美國大型連鎖健身房Planet Fitness推出的老人運動折扣計劃、60歲以上老人每年擁有一次半價購買健身房會籍的機會,主打老年群體的Silver Sneakers為擁有醫療保險的老年用戶提供全美1400家門店的健身福利等等,這些均具有借鑒意義。
市場機會二:老年健身教練、營養師培訓項目。
目前的健身教練培訓項目,都是以參加健美比賽、指導學員增肌、減脂為目的,很少有如何指導老人科學健身、預防疾病,以及術后康復、減少慢性疾病所帶來的痛楚。
相關專業老年健身教練、營養師等職業缺口巨大。
一個沒有任何健身專業知識基礎的人,想要成為一個健身教練,他們首先需要先系統學習健身教練的課程,時間一般在3個月以上,培訓+后期考證費用總共在1萬到3萬之間。
而一個150平方的健身房一般需要配備2-3名教練加1名營養師,4個人的培訓費用大約在4萬到12萬之間。
市場機會三:老年健身器材。
以國內的健身器材提供商舒華為例,他們專為老年人提供的健身器材主要分為三類:跑步機系列、健身車系列、力量訓練系列。
跑步機系列根據持續馬力大小的不同以及是否具有無線心率監測功能,價格從5799到45999不等。
健身車系列根據阻力提供的方式不同以及是否擁有無線心率感應功能,價格從6699到32999不等。
力量訓練器械的價格均在15000,主要區別為訓練位置的不同。
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老年健身器材還比較少,品類比較單一、功能也相對簡單,單個健身器材的價格從5799到45999不等,還有巨大的市場挖掘空間。
假設每個老年健身房配備兩臺無線心率跑步機,兩臺電阻系統、無線心率接收器健身車,六臺力量訓練儀器,單個健身房的器材投入就在17.5996萬元。
5 老年健身行業的發展貢獻了社會價值
老年健身行業的發展一方面帶來行業機遇,在這個細分領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讓更多的企業和人才能夠這個行業的紅利;另外一方面,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貢獻了社會價值,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活動空間和晚年品質生活。
老年健身行業可以創造就業崗位。
在失業率高企的今天,一個新興行業的誕生可以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
老年健身行業的發展,首先會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傳統健身房在這幾年的火熱之中產生了許多泡沫,許多健身教練發展遇阻,老年健身房正好可以解決這一部分人的就業難題,同時也為其他有志向投身于健身行業的人員提供另外一種選擇。
第二,老年健身器材的生產,也會涌現出一批國內的器材生產商,隨著需求的增多,同樣可以創造出許多原來沒有的就業崗位。
老年人群身體素質的提高可以減輕國家醫保的壓力。
老齡人口的增多給國家帶來的一個巨大挑戰就是老年群體醫療費用的加劇。
2017年中國醫保研究會抽樣數據顯示,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支出中,60-69歲段人口與70歲及以上人口的費用占比分別高達23.7%和29.6%,而這兩個年齡段的醫保人口占比只有10.4%和6.9%。即使算上門診醫療費用,60歲及以上老年人總費用占比也接近50%,其中退休職工費用占比超70%。2017年的醫保支出為5660億元,60歲及以上老年人總費用占比為2830億元。
而老年健身行業可以提升老年人群的身體素質,減少醫保開銷,為國家醫保支出減輕負擔。
滿足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中國城鎮化的速度未來會進一步加快,未來會有更多的空巢現象出現,子女因為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或者理念的差距,無法跟父母住在一起會成為常態。
老年健身房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空巢老人提供了休閑去處。一來,健身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一個人去健身房既不顯尷尬;二來,老人可以在健身房找到許多同樣無處可去又想與人說說話的同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點亮我的小星星,我們常見面吧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胖友
陳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