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媽真的是個很喜歡喝豆漿的人了,可我爸不是。。以前一直用九陽的老版豆漿機,用了這么多年,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第一就是豆漿機太大了,她一個人打一次得喝一天,第二就是老款豆漿機是用加熱棒加熱的,加熱棒非常容易糊,而且每次糊了之后,非常難清洗,經
我媽真的是個很喜歡喝豆漿的人了,可我爸不是。。以前一直用九陽的老版豆漿機,用了這么多年,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第一就是豆漿機太大了,她一個人打一次得喝一天,第二就是老款豆漿機是用加熱棒加熱的,加熱棒非常容易糊,而且每次糊了之后,非常難清洗,經常被她吐槽,這次上海的AWE家電展,我看到大宇和西屋都出了新款小型的破壁豆漿機,回來翻翻某貓已經上市了,就下了兩臺,一臺給我媽,一臺自己留用,再加上對九陽老牌豆漿機的偏愛帶回一臺九陽傳統的小型豆漿機,一起做個對比,看看到底哪臺更好用,好東西要一起分享呀
本文閱讀全文需要5-10分鐘,沒有耐心看過程的可以迅速拉到最后看總結
本次參與對比測試的產品分別是
大宇輕養破壁機
西屋迷你破壁機
九陽迷你破壁豆漿機
這三款都是迷你、破壁、燉煮功能兼備的機型,到底各方面表現怎樣呢,我們往下看
外觀和功能
杯體
我是天秤座外貌協會的,買什么首先看的都是顏值,三臺機器大宇是白色的,它也有紫色的,西屋是紫色的還有藍色,九陽是粉色的,配色上來說大宇和西屋都挺不錯的,九陽的粉色覺得有點臟但是也沒到臟粉色的程度,不是很喜歡這個粉
單純外形來看,大宇和西屋都是偏小巧的創新型設計,特別是西屋更小巧些,九陽就是傳統設計的老式豆漿機的款式
功能上來說,大宇是兩個杯體的,同樣一個底座,配了一個破壁杯一個養生壺的分體設計,可以攪拌破壁,也可以通過換杯的方式自動識別更換成養生壺的功能,雙杯分別實現破壁和加熱熬煮
西屋迷你多功能破壁機與大宇不同在于它是單杯一體式設計,一個高硼玻璃杯體就能實現破壁和燉煮功能,杯體和底座連體式,不能單獨取下杯體
九陽是傳統的一體式密封杯體設計,沒有可視窗,看不到食材狀態,除了可以打豆漿還有打果蔬,奶昔等功能,但是不帶單獨的燉煮功能,程序設置都是帶攪打功能的
總結一下,三臺機器在功能上西屋和大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單獨破壁,單獨燉煮和破壁+燉煮三種功能,九陽沒有單獨的燉煮功能,只有單獨破壁和破壁+燉煮功能,大宇因為是雙杯設計,所以內置的菜單程序是最多的,西屋是正好夠用的,九陽的內置程序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
看看杯蓋吧大宇是直接扣上去的杯蓋,西屋和九陽是帶鎖定設計的杯蓋,當杯蓋沒有被鎖定到位的時候,不能控制調整程序,設置了程序也不會運行,并且會報警提示,安全性上來說,西屋和九陽的鎖定設計更好
再看看底部,三款底部都有防滑墊、散熱孔和標貼,數據上來看,很直觀,攪拌功率最大的是西屋,達到350w,大宇和九陽分別是120w和200w,理論上來說,功率越大,攪拌速度越快,破壁轉速越高,同樣食材,同樣時間內就能破壁更細,轉速方面大宇標20000轉/分,西屋31000轉/分,九陽35000轉/分,很奇怪的是九陽只有200w的攪拌功率卻能達到35000轉/分的轉速?
在加熱功率上來看,最大的是九陽,加熱功率可以達到700w,其次是西屋600w和大宇的500w,理論上來說,在同等加熱方式下,功率越大的加熱時間就越短,速度越快
配件
配件方面我們也來看看,從左到右分別是大宇、西屋和九陽,三款的配件差不多,大宇和西屋都是配的量杯,九陽配的是奶茶濾網,量杯更實用一些,干豆、大米都是需要量 一下的,否則可能會過稠造成嚴重糊底,九陽配的奶茶濾網其實沒有量杯有用,因為使用豆漿機煮奶茶是加成功能,而不是必備功能,家庭也一般都有濾網的,九陽豆漿機的奶茶功能是破壁+煮,我很懷疑茶葉破壁之后,就算過濾,那個口感也emmmmmm
三把刷子造型區別很大,最好用的就是西屋的,最難用的是大宇,九陽的刷頭部分設計不夠好,實際使用刷杯體底部是很困難能刷到刷干凈的
最重要的配件大概是電線了,大家都知道這種廚房小家電的電線一般都不會太長,但是太短的電線真的超級不方便,看電線的長短,最長的是西屋的有1.2米,最短是九陽(補長度),大宇的長度也不錯,夠用,九陽的電線真的夠短的。。
結構和細節設計
杯體結構
杯體的結構設計是這三款機器最大的差異點,大宇是分體式的雙杯體,有點像大型雙杯破壁機的設計,每個杯體的功能不同,一個杯主要負責攪拌和煮,另外一個杯主要負責煮,不能攪拌
兩個杯體用相同的一個底座
兩個杯子不同的是,破壁杯的下方帶刀頭的軸,可以卡在底座的中軸上,完成破壁攪拌的功能,而養生杯的下方就沒有卡中軸的設計了,只有耦合器,因為養生杯負責煮不需要攪拌破壁
比較有特點的是兩個杯體更換的時候,底座可以自動識別安裝的杯體類型,在控制器上呈現不同的程序,不過不方便的是更換杯體有時不能一次性卡到位,需要手感盲找一下卡位,有點煩,
西屋和九陽都是連體式單杯的,就沒有這個卡位煩惱
杯體材料和設計上來看,大宇破壁杯是塑料殼+玻璃杯體的只有水位線可視窗,養生杯是全玻璃杯體,玻璃薄一些
西屋是高硼玻璃杯體,玻璃厚度比較厚
九陽是塑料殼+拉絲不銹鋼杯體的
玻璃杯體和不銹鋼杯體的主要區別是清洗方面,玻璃杯體容易清洗很多,現在主流新款的豆漿機破壁機都是使用玻璃杯體了,不銹鋼拉絲杯體真的很掛臟,難清洗很多,但是比玻璃杯體更輕,手感沒那么費力,這個看個人看重的點來選吧
破壁豆漿機一般是不能進洗碗機的,所以我選玻璃杯體。。好洗些,清洗的效果我們最后來看
大宇和西屋的主要區別是西屋單杯破壁和燉煮一體高硼玻璃內膽,我個人比較喜歡全玻璃膽的,因為比較方便觀察狀態,也比較好看,大宇帶塑料外殼的杯體高硼玻璃比西屋更薄,手感更輕
但是加上塑料外殼之后,就只能從可視窗看到刻度線水位了,里面的狀態基本是看不到的
當然九陽整體是完全看不見的,連刻度線在外面也是看不到的,屬于盲打。。
內部設計
杯體內部從容量上來看,三款容量是差不多的,都是600ml的最大容量,最小容量方面大宇和西屋是300ml一人份,像打豆漿的話,我和我媽就可以只打一杯我們自己喝了,我爸和我老公就不用被迫喝一杯豆漿。。九陽就是400ml的最小容量,一個人喝有點多,兩個人喝有點不夠
都帶同樣的擾流筋,攪拌的時候擾流,起到破壁更充分的作用,區別是西屋的擾流筋最長,大宇和九陽的擾流筋較短,擾流筋越長擾流約充分,破壁就會越細膩
三款相同的都是使用的底部加熱的方式,整個底部是一個發熱盤,加熱均勻不會局部過熱造成糊底,溫感器都在壺底位置
不同的是大宇是光滑不銹鋼底,西屋是陶瓷防粘底,九陽是一體化拉絲不銹鋼底
使用上來說,最好的是西屋,因為最容易清洗,在大家都不能放入洗碗機洗滌的條件下,容易清洗,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其次是大宇,光滑的不銹鋼底面也會清洗比較容易,最難洗的是九陽了,打豆漿拉絲不銹鋼內膽掛臟厲害,而且難清洗
提一下養生杯的杯體設計,因為沒有攪拌刀片,就帶了一個濾茶器,濾茶器是可以全拆洗的,泡茶很方便
再回來看破壁機大宇和西屋的破壁刀片幾乎完全一樣,都是四葉單刃螺旋槳式的,九陽的刀片是四葉鋸齒狀的,兩種對比,當然是鋸齒狀更好,可能會磨得更細
但是實際是否如此還需要看刀片弧度設計和杯體、擾流筋配合等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大宇用的是比較新的設計,旋鈕+控制一體式的,比較方便,中間有顯示屏,顯示當前選中的程序及狀態,水溫等
西屋采用設計是觸摸控制選擇功能,單獨觸摸鍵控制確定取消的,中間也有顯示屏顯示狀態和程序,高清液晶顯示屏顯示很清晰,不會被水汽困擾
九陽就是最老的控制方式了,沒有顯示屏,沒有單獨控制確定取消鍵,大概十年前我的老款九陽豆漿機就是這種方式控制的,這些年居然都沒有一點進步嗎。。
測試部分
我分為兩部分,加熱測試和破壁測試,先看加熱測試因為九陽豆漿機的杯體全封閉,無法觀察到里面的水加熱狀態,我就沒有測試九陽豆漿機了,大宇用的全透明的養生壺做加熱測試,同樣6分30秒的時候,大宇還在冒小氣泡
西屋的水已經沸騰了
大宇
燒開600ml水大概花了7分多鐘
西屋6分30秒沸騰,7分多鐘已經沸騰一會兒了
然后是破壁測試,我使用比較輕會漂浮在水里的茶葉做了一個破壁的測試,重的食材,在水流和擾流筋的干擾下,基本上都能被刀片照顧到,但是很輕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就不一定了
放入水中如下圖,大約一半懸浮,一小部分沉底,一小部分浮在水面,三個機器都類似的狀態
因為便于觀察,我用西屋的全玻璃杯體做拍攝,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刀片的高速攪拌下,水流把浮在表面的茶葉統統拉下來,集中在刀片周圍,并攪碎
使用同樣的攪拌果汁的程序,一分鐘左右,得到的茶湯倒出,茶葉不溶于水,掛壁現象三臺機器差不多,這樣可能無法看出到底哪臺的茶葉末更細
那過濾一下,再來看看
在同樣一分鐘的果汁程序下,九陽的茶葉末最絨,因為它使用的是鋸齒刀片的緣故,大宇和西屋的茶葉末粗細是差不多的,比九陽的略粗,所以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九陽設置的奶茶程序是破壁+煮,而不能單煮呢?
實測篇
實際測試方面,我用它們做了干豆豆漿、濕豆豆漿、奶昔和破壁茶葉四個測試,分別測試它們的干豆、濕豆破壁+煮的豆漿細膩度,無渣口感,奶昔破壁攪拌口感,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雖然破壁豆漿機都是可以直接打干豆的,但是以我多年打豆漿喝豆漿的經驗來看,用濕豆的效果和口感絕對比干豆好很多,渣少口感好,不論哪個機器都是如此,所以我建議吐槽自己磨的豆漿不如外面賣的好喝的親們,把干豆換濕豆,晚上泡上豆子,第二天早上用,口感會好很多
干豆豆漿
三個機器使用相同的量杯,一杯的干豆加600ml水
因為大宇和九陽都不是玻璃杯體,展示不清楚,就用西屋做展示了,豆子+水大概是下圖的比例和狀態
西屋和九陽都是有扣位的,蓋上蓋子,扣到位才能啟動,大宇直接扣蓋子就可以了
打出來如下圖,都會有一些泡的,是正常的
大概20-30分鐘就打好了,結束之后,都會有滴滴的提醒聲,這三臺里打得最快的是九陽,大概花了20分鐘,最慢的是西屋,需要半小時,大宇是接近半小時,比西屋時間略短,打豆漿的時候,噪音最大的是大宇,因為分體式的設計也會帶來降噪的技術難點
西屋的噪音是最低的,比大宇低了差不多10分貝,也算是一體式設計的降噪優勢吧
九陽的噪音控制跟西屋比還是有差距,不過比大宇好一些
我們倒出來看看,三臺都是600ml剛好可以倒兩杯,家里小兩口早餐一人一杯就是正好,來看看掛壁掛杯的情況,我用的都是一杯豆子600ml水,所以豆漿是比較稀的,下圖可以看出,三款破壁豆漿機底部最不掛臟的是西屋,其次是大宇,九陽的拉絲不銹鋼,掛臟最厲害,同時也能從殘留底部的豆漿看得出,九陽的看起來渣最多,另外兩款大宇和西屋,渣都比較少
我用濾網過濾了一下,看看結果,明顯大宇和西屋細膩程度是差不多的,而九陽的渣就要粗一些了
稱了一下過濾出來的豆渣重量,因為大宇的過濾不夠充分,含水量較大,所以渣也最重,有58g,西屋最少,不到40g,九陽的45g
我把打出來的每個機器倒出來且過濾過的第二杯豆漿靜置,到第二天,倒去上面較澄清的豆漿,留下下面的殘渣看看哪杯渣最明顯,點開大圖可以看到杯底的殘渣,這里面殘渣最少的是西屋,其次是大宇,殘渣最多,渣最大的是九陽
總結這個干豆豆漿實測,在相同條件、相同程序和相同食材用量下,打得最細膩的是西屋,其次是大宇,九陽是打出來最粗的,我覺得這與機器本身的功率還有程序設置時間都相關,西屋是其中破壁功率最高的,且攪拌破壁和燉煮時間最長的機器,所以效果也最好,而九陽的破壁時間其實設置得是比較短的,所以對細膩度也有比較大的影響
濕豆豆漿
喜歡喝豆漿的,一定要用濕豆,濕豆效果比干豆好很多,這條定律不僅限于這三臺機器,將三杯干豆用水泡發一夜,第二天倒掉水并控干,分成三等份
這次我只加了300ml水,這樣出來的豆漿會更濃郁好喝,每款機器里大概這么多豆子,鋪滿底部
一樣的豆漿程序,三杯熱氣騰騰的好喝的豆漿出爐了,我用相同的漏篩做了過濾
這次是不是肉眼可見濕豆的豆渣比干豆的少了很多,大宇和西屋的都特別細膩量也較少,九陽的渣還是一如既往的多和粗
稱下豆渣的重量,驚喜不?知道為啥我說豆漿要喝濕豆打得不?濕豆豆漿的豆渣比干豆的只有三分之一,口感會細膩好喝很多,這里面九陽的豆渣是最多的,大宇還是因為含水量略大,排到第二,西屋豆渣最少,豆漿也是最細膩的
連喝兩天,9杯豆漿,我最近都不想看到豆漿了,還是奶昔好喝
香蕉奶昔
我很愛的飲品啊,芒果奶昔、香蕉奶昔都愛,香蕉剝皮簡單,更愛香蕉,我故意每個杯子直接放了半根香蕉,就是想看看大塊的水果是否可以完成好,畢竟不可能每種水果都切碎的,比如草莓啊、菠蘿啥的,一般就是整個或者大塊了
直接放結果吧,大宇和西屋都完成得很不錯,九陽就emmmmm,讓我目瞪口呆,這是?打了個寂寞嗎?
香蕉奶昔大宇和西屋都完成出色,不加熱的破壁攪打也很給力,九陽就不多說了,大家都能看到,究其原因應該是杯體設計偏大,刀片直徑偏小,然后直接把香蕉卡到了杯壁上,根本沒有打到。。奶昔真的簡單好做又好喝,你們要試試
清洗篇
清洗對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痛點,我是個洗碗機的重度依賴者,但是很可惜,這三款破壁豆漿機都不能直接放洗碗機,目前我也還沒有找到一款小型又好看,又能杯體直接放入洗碗機清洗的破壁豆漿機。。有點遺憾,期待有品牌能出這樣的產品,我一定捧場
因為不能直接入洗碗機,所以清潔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比較欣慰的是,大宇和西屋都帶自清潔的程序,九陽不帶,我分別用大宇和西屋的機器自清潔程序走了一遍打過豆漿的機器,其中九陽因為沒有自清潔程序,我用的是果汁程序,攪拌但不加熱,看下結果吧
在清洗過程中,大宇噪音最大,九陽和西屋的噪音都相對較小,差距10個分貝左右
洗出來倒掉水之后的結果,西屋是最干凈的,陶瓷底部基本上完全不粘,玻璃杯體壁自動程序也洗得比較干凈,大宇其次,底部有一點掛臟,玻璃杯體壁也洗得比較干凈,九陽拉絲不銹鋼杯體的,最掛臟了,用了一次自動攪拌程序,還是很多豆渣掛在底部和四壁
最后的總結
大宇適合家里廚房空間比較大,有足夠的收納位,對燉煮需求較強的家庭,優點是雙杯同底座自動識別杯體更換程序,提杯清洗手感較輕,缺點是雙杯收納比較麻煩,分體式不利于出行攜帶,有降噪難點,噪音較大,雙杯目前售價499略貴,399的單杯破壁性價比較高但功能有缺失
西屋適合家里廚房空間緊湊,連體單杯收納比較方便,便于外出攜帶,一體化設計能煮能破壁,最優的點是全玻璃杯體觀察和清洗都比較直觀,陶瓷底加熱均勻而且不容易掛臟,清洗非常方便,而且西屋的擾流筋最長,破壁是最細膩的,噪音也最小,目前售價469,在三款中功能和性價比綜合來看是最好的,缺點是高硼玻璃杯體比較厚,單手拎起倒出液體或者清洗的時候手感會比較沉
九陽適合比較傳統的老人使用,從外形設計風格和匹配的功能和操作來說都較陳舊了,優點是杯體比另外兩個都大一些,不銹鋼內膽一體化設計手感較輕,程序時間較短,只需要20分鐘就能完成豆漿的制作,但是同時犧牲了細膩度這個重要的口感要求,噪音控制也不錯,缺點就是細膩度不夠,杯體和刀片之間有較大間隙可能會卡食材導致攪拌不到,不銹鋼拉絲內膽比較容易掛臟難清洗,奶茶功能茶葉也會攪碎,影響口感,價格方面,399的到手價沒有太大優勢
那么大家下次見~
馬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