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嗨!尾巴們,晚上好,今天是5月31日重磅·新聞①趙明回應榮耀將創立子品牌:還需觀察近日有消息稱,榮耀將推出子品牌星耀,趙明對此回應稱,對于推出子品牌,過去一年,榮耀內部已進行了幾輪思考和討論。但目前榮耀各系列產品已滿足消費者需求,駕馭多品牌
嗨!尾巴們,晚上好,今天是 5 月 31 日
重磅·新聞
① 趙明回應榮耀將創立子品牌:還需觀察
近日有消息稱,榮耀將推出子品牌星耀,趙明對此回應稱,對于推出子品牌,過去一年,榮耀內部已進行了幾輪思考和討論。但目前榮耀各系列產品已滿足消費者需求,駕馭多品牌榮耀還需要更好成長和發展,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② 郭明錤稱:蘋果不會在 WWDC 發布頭顯及系統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布推文表示,距離蘋果 AR / MR 頭顯進入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其認為蘋果不會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發布 AR / MR 頭顯及 realityOS 系統。如果蘋果在 WWDC 上發布 AR / MR 頭顯及其操作系統,競爭對手將立即啟動山寨項目,并愉快地復制蘋果的優秀創意,并搶先蘋果的產品在 2023 年上市前上架。
速看·新品發布
③ Caviar 發布 Apple Watch Series 7 奢侈品版
奢侈品商 Caviar 發布了基于 Apple Watch Series 7 的奢侈品版,大致分為兩個主要版本。其中,Night Moon 版本起售價為 3260 美元,覆蓋著白色青銅,并配有黑色鱷魚皮表帶。此款限量 99 份。Gold Moon 是最昂貴的版本,售價 25070 美元,僅限 8 份。包覆 18K 金,搭配棕色鱷魚皮表帶。
④ 榮耀手表 GS 3 發布全新配色“橙色夏日”
榮耀手表 GS 3 全新配色“橙色夏日”發布,售價 1299 元。表鏡采用 3D 輕薄曲面玻璃,配備 1.43 英寸 AMOLED 高清彩屏,保證有更大的顯示面積,擁有 326PPI 視網膜級分辨率。榮耀手表 GS 3 采用雙頻五大衛星導航系統,即使佩戴者在復雜的環境路況或跑道內外環的細微差距,都能實現更快速精準的定位。
⑤ 樂視 Y1 Pro 手機發布
樂視手機在官方商城“樂視商城”上線了一款新機樂視 Y1 Pro,號稱“入門旗艦手機樂視 Y1 Pro”,售價 499 元起。外觀方面,這款樂視智能手機 Y1Pro 幾乎做到了 1:1 完美復刻 iPhone 13,并且圖中顯示的邊框比蘋果更窄,而下巴部分更是采用了“防誤觸”設計,比其他三邊稍寬一些。
正面屏幕尺寸為 6.5 英寸,前攝位于劉海的中央部分,支持人臉解鎖,拿起手機即可進入桌面。機身中框部分采用直角設計,后置相機采用對角線雙攝方案,并且支持 AI 噪點控制。
爆料·先睹為快
⑥ 小米 AR 眼鏡曝光
據天眼查 APP 顯示,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AR 眼鏡”專利獲授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 AR 眼鏡的各部件合理分布,利于裝配使用。
第一鏡腿和第二鏡腿均與鏡架可樞轉地相連,鏡架具有通道,第一電源安裝于第一鏡腿,主板組件安裝于第二鏡腿,波導組件安裝于鏡架且位于第一鏡腿和第二鏡腿之間,電路組件與第一電源、主板組件和波導組件電連接,電路組件的位于第一鏡腿和第二鏡腿之間的部分配合在通道內。
⑦ 高端旗艦 realme GT3 Pro 曝光
據博主 @數碼閑聊站 爆料,realme GT3 Pro 已在路上。作為 GT2 Pro 的繼任者,realme GT3 Pro 可能會延續上一代的 2K 直屏方案,處理器有望升級為驍龍 8+ 或者第二代驍龍 8(驍龍 8 Gen2)。官方稱 CPU 功耗相比驍龍 8 降低了約 30%,GPU 功耗降低最高也有 30%,平臺整體功耗相比驍龍 8 下降了 15% 左右。
行業動態
⑧ 三星 Galaxy S23 處理器被驍龍 8 替代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透露,今年三星不再研發 Exynos 旗艦芯片,這意味著 2023 年要發布的 Galaxy S23 系列將全部使用高通芯片。高通會在今年年底推出第二代驍龍 8 芯片(驍龍 8 Gen2),這顆芯片將由臺積電代工,預計仍然是 “1+3+4” 三叢集架構設計,這將是 2023 年安卓旗艦的標配,Galaxy S23 系列也會用到這顆處理器。
⑨ 杭州電競中心正式啟用
今日下午,歷時 20 個月精心打造的“網紅場館”——杭州電競中心將在今天下午首度揭開面紗,宣布正式啟用。整個場館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建筑面積 8 萬㎡(地上約 2 萬㎡,地下 6 萬㎡),建筑高度 24 米,坐席 4500 個。
吐槽·一起聊
⑩ 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推出
6 月 1 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正式為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發放發行許可證,從此網劇將正式擁有自己的“龍標”,也被稱為“網標”。“網標”采用了印章造型,內有“網絡視聽”四字,背景為紅色。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又前進了一步,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