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盛大開幕金秋九月,碩果飄香。9月23號,六安市葉集區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在姚李鎮盛大開幕。這次活動是由安徽省餐飲行業協會、六安市葉集區人民政府主辦,葉集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商務局
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盛大開幕
金秋九月,碩果飄香。9月23號,六安市葉集區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在姚李鎮盛大開幕。這次活動是由安徽省餐飲行業協會、六安市葉集區人民政府主辦,葉集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商務局、姚李鎮共同承辦,以“推介農特產品,弘揚美食文化”為主題,通過開展美食評比、農產品展銷、文藝展演等活動,促進三農文化與美食文化有機結合,是一次展示發展成果的盛會、弘揚地方文化的盛會、百姓喜聞樂見的盛會、促進商貿交流的盛會。
豐收節、美食節交相輝映
文化節現場,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萬名游客齊聚姚李,逛農展、嘗美食、看演出,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王鶴齡做了熱情的講話,他宣布“六安市葉集區慶祝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正式開幕。
開幕式上,葉集區委副書記、區長汪宏軍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葉集區委、區政府,以及全區干部群眾,向蒞臨本次盛會的領導、來賓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葉集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取得了諸多實實在在的成效。在此,他真誠的邀請各位領導、各界友人能多來葉集走一走、看一看,葉集期望與社會各界鼎力合作、開拓未來,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攜手共進。
安徽省餐飲行業協會監事長王敏在會上致詞,她說,安徽是餐飲大省,作為餐飲協會,有責任架接農餐對接的橋梁,讓好的特色食材從田頭進入餐桌,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到來自皖西大別山的美味,她號召到會的餐飲企業,做好與葉集區特色農產品的對接工作。
安徽省商務廳服貿處調研員李慶宏在會上講話,他充分肯定了葉集區農民豐收節的意義,并指出:做好農村商品流通是商務部門的天職,我們不僅要保證工業品下鄉,更要做好農產品上行,不斷提升農村消費能力和服務水平。葉集區是省商務廳的對口扶貧點,2019年,是全國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性之年,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在省商務廳的大力推動下,省餐飲行業協會、葉集區人民政府和姚李鎮人民政府以“推介農特產品、弘揚美食文化”為主題,共同舉辦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美食文化節活動,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有利于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廣泛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社會氛圍,全面提升廣大農民朋友的榮譽感、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務實舉措。
在此,我真誠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能充分展示我們廣大農民朋友的勞動成果,促進各方力量與資源之間的共享聯動,為農民提供的農特產品供銷服務,為美好鄉村建設助力,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譜寫三農新篇章!
隨后,王鶴齡、張學濤等領導共同按下了啟動球,標志著六安市葉集區農產品線上銷售正式啟動。
開幕式現場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名師教做菜、大師秀絕活等精彩絕倫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和游客還參加了農產品、書畫、詩詞等系列展。
皖西菜展示了農餐對接的魅力
當天下午,皖西餐飲文化發展論壇在姚李鎮龍錦酒店舉行,論壇匯聚了安徽餐飲行業精英代表上百人,聆聽三位專家的演講。
六安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六安市畜牧獸醫局局長南儲宏介紹了皖西農產品和畜禽產品情況,他說,源自巍巍大別山,傳承了悠久的吊鍋、風干菜、紅豆腐、紅皮蝦、豆腐棍,還有皖西大白鵝、霍丘山羊、銅鑼寨血豆腐、漫水河百合、霍山石斛、金寨葛粉、大別山豆腐棍、天堂寨山野菜、萬佛湖鳙魚頭、等名、特、優地方特產原料,這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皖西菜奠定了取之不盡的物質基礎,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
中國徽菜文化大師、安徽省餐飲行業協會餐飲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尤曉斌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重點探討了金寨吊鍋、霍山風干羊成為經典的成因。他還分析了皖西的兩類工藝,一是善腌、善曬、善食咸貨,善于將咸貨制品與鮮貨配伍來增香出鮮,合烹出的菜肴鮮臘干香,回味雋永。如“咸魚燒肉”、“咸鴨燉泥鰍”、“咸鴨烀黃豆”、“咸鮮扣”、“咸肉蒸千張”、“咸肫毛豆米”等菜肴;二是善“糊”,霍邱的“腰腦糊”、“青菜糊”,霍山的“雞雜糊”、“葛粉糊”,金寨的“豬肝糊”、“酥肉糊”,壽縣的“辣椒糊”等糊肴在大別山區蜿蜒盤旋,將“糊”的美味流進了一代代人們的心田。
被譽為“百姓文友,民間文豪”的史紅雨 則暢談了他的美食情節。他認為:美食要為拉動產業服務。他說,小龍蝦近幾年的火爆,給我們一個啟示,一個產業的形成,壯大,是先吃出來的。好吃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商機,有商機就會拉動產業的發展。六安的稻蝦共養已經在丘陵和平畈地區全面推廣,為農民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六安的特色農副產品很多,如皖西白鵝,黑豬,麻黃雞,水庫魚頭,葛根粉等等,資源豐富,但這些美食的開發上,還有點滯后。我們六安進入徽菜名菜系列的,只有一個風干羊肉。如何把優秀食材,加工為名牌菜肴,推向全國,是我們歺飲界的重要使命。時代在發展,好吃的東西不光是在歺桌上,而且要能帶走,能郵購,商店能買得到。這就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研發。
姚李成為美食文化名鎮
姚李鎮是一個有8萬人口的鄉村大鎮。該鎮特產豐富,近年重點發展優質特色農業,山核桃,中藥材,小南瓜,甜葉菊等特色種植和稻田生態養蝦、龜鱉養殖等面積達數萬畝。該鎮商貿活躍,個體經營戶就有2600多家。加之是文化之鄉,鎮黨委、政府舉辦美食文化節,就是旨在發展餐飲文化的一項舉措。
談起舉辦美食文化節的初衷,姚李鎮黨委書記、鎮長趙以友說:姚李鎮歷史悠久,文化興盛,商貿繁榮,交通便利,餐飲業豐富多彩。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農民豐收節,展示發展成果,分享豐收喜悅,推介特色農產品,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挖掘餐飲及文化資源,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名鎮,推動姚李鎮餐飲文化產業邁上新的臺階,經上級組織同意,特舉辦了姚李首屆美食文化節。
兩節期間,應姚李鎮邀請,六安市詩詞楹聯學會組織詩人,到姚李采風,寫了68 首詩詞,其中不乏絕唱 :
朱善云的《荷塘小炒》:
群鮮結伴出清塘,又得高廚理妙方。
沽客臨風圖一快,口中三日有荷香。
史紅雨的《臘肉黃鱔》:
人間三月正插秧,姚李農家戶戶忙。
村婦下廚忙午飯,臘油黃鱔透鼻香。
郭元勛的《貝栗小南瓜》:
貝栗號南瓜,殊香口味佳。
玲瓏營養富,產業脫貧夸。
祝家明的《參觀桂裕生態水產養殖基地》:
禾風吹綠野,不必盡桑麻。
堤上鵑蘭桂,池中蟹鱉蝦。
鑒開新夢境,網起盛年華。
傳語來詩客,相迎舞八叉。
洪祖美的《姚李食材不一般》
姚李食材不一般,蒸蒸日上綻花團。
園中蔬菜親云露,水里魚蝦放稻田。
壩上羊群貪草綠,河邊鵝陣比歌甜。
滿桌酒宴皆生態,吃在農家返自然。
周錦玉的《松菇湯》
興農產業遍松岡,日月精華體內藏。
瓦罐細煨營養出,清湯一碗齒留香。
當晚,在姚李綜合文化站舉辦了首屆姚李美食文化節頒獎晚會。會上,現場評選了 “ 姚李十大名菜” 、“姚李十大特色菜”、“ 姚李十大特色餐飲店” 、“ 葉集十大名特產”,并在會上進行了授牌。其中,龍錦酒店的沖浪魚片、盛世家宴酒店的羊肉泡饃、興隆酒樓的姚李咸鵝等獲“姚李十大名菜”稱號,金廖葉莊園的看花樓松菇湯、巷園飯店的仔雞板栗、姚李土菜館的香煎七骨羊排等獲“姚李十大特色菜”稱號。
當天晚上的一個重要內容,由安徽省餐飲協會正式授予姚李鎮“安徽美食文化名鎮”榮譽稱號。頒牌之時,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丁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