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2日至6月6日,舉世矚目的嘉德春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本場拍賣高潮迭起,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成交率近乎100%。嘉德是中國最大的拍賣公司之一,其拍賣價非常具有參考性,玉齋君今日便整理了剛剛出爐的嘉德春拍玉器拍賣結果,以供廣大藏家收玉賣玉參考
6月2日至6月6日,舉世矚目的嘉德春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本場拍賣高潮迭起,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成交率近乎100%。
嘉德是中國最大的拍賣公司之一,其拍賣價非常具有參考性,玉齋君今日便整理了剛剛出爐的嘉德春拍玉器拍賣結果,以供廣大藏家收玉賣玉參考之用。
清乾隆 白玉萬福慶壽如意
成交價: RMB 2,587,500 尺寸: 長40.5 cm
此柄如意玉質堅致,包漿厚重,溫潤晶瑩。首面雕琢“卍”字符和一只蝙蝠口銜磬,磬下結桃實,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珊珊可愛。柄身線條流暢優(yōu)美,中部微隆起,向下逐漸下凹,至柄端又微翹起,如絲帶波動,柔滑秀雅。柄身光素,局部黃皮俏色,鮮活靈秀。整體打磨光滑,水潤細膩。蝠取其諧音“?!?,桃實寓意長壽,與磬組合,萬福慶壽之意表達的淋漓盡致。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極為推崇如意,在《乾隆御制詩》中即收錄了數(shù)十首題詠如意的詩篇,足見其喜愛程度之深,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下令宮中造辦處制作,并大量接受地方官員進貢。因此,如意成為地方官員朝貢的重要品種,凡舉皇帝登基、大婚、元旦、萬壽等節(jié)慶,無不以精美華貴的如意作為進獻珍物。
故宮博物院現(xiàn)今珍藏各式如意近三千柄,這些如意往往造型精美,質地多樣,制藝上窮極工巧,選料無所不包,裝飾手法變化多端,異彩紛呈。此柄如意不論在玉質選材,還是雕琢技藝上,無不采上乘之選,精雕細琢。圖案采淺浮雕刻成,用刀講究,起伏有致,舒展精致,造型典雅,做工精細,寓意吉祥,是難得的傳世佳品。
清乾隆 白玉杯一對
成交價: RMB 1,207,500 尺寸: 直徑6.5 cm
玉杯,古稱玉盞,亦作“ 玉琖 ”。《禮記?明堂位》:“爵用玉琖乃雕。”孔穎達疏:“琖,夏后氏之爵名也。以玉飾之,故曰玉琖?!碧圃?《飲致用神曲酒三十韻》:“雕鐫荊玉盞,烘透內丘缾?!彼侮淌?《玉樓春》詞:“畫堂元是降生辰,玉盞更斟長命酒?!弊怨乓詠?,玉杯不但為一種身份高貴的實用器具,更是文人雅士吟誦的對象。
清代至乾隆時期,玉器使用范圍非常廣泛,涉及種類亦甚繁多。但玉質用品終歸少數(shù),且非常珍貴,不能普遍使用。除帝王外,宮中其它人使用玉器的規(guī)范,較瓷器、漆木器以至金銀器的使用更為嚴格。譬如乾隆年間所定“鋪宮”中規(guī)定的日常用品,僅皇太后、皇后各可用“玉盞金臺”一副,而其它等級的人皆不配用玉器。
清宮用玉,每每做工嚴謹,一絲不茍。此對玉杯取上等和田白玉琢制而成,玉色潔白,自然柔麗。杯體直口,杯身弧度自然優(yōu)美,打磨精細圓潤,拋光細到,柔美可人,杯身素雅無紋,完全以玉質及器型取勝。
清乾隆 白玉螭龍紋小杯
成交價:RMB 655,500 尺寸: 高 5 cm
白玉杯,玉質溫潤,杯身主體光素,掏膛精準,線條流暢優(yōu)美,杯兩側雕琢兩大一小螭龍攀附于杯身,探首銜沿,螭龍怒目巨鼻,闊口獠牙,身形健碩,利爪舞動,長尾卷曲,頗具古風。本品造型應沿襲前朝而來,乾隆時期工藝更為精湛。與本品造型相近者,可參考清宮舊藏。
另本品較為特殊之處,非常見玉器之作,底部落有本朝款,而雕琢“≡”乾卦的符號示意。查閱典藏資料,僅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兩件分別定年代為宋和遼的玉碗,底部琢“雙龍乾卦”的符號,兩件玉碗,其一外壁琢御制詩“題漢玉碗”,從詞條說明可知,宮中藏品的評判主要由乾隆皇帝自己判斷,由此可知乾隆皇帝在鑒賞時認為其一為漢代玉碗,并題詩琢刻于碗上,并落款和配有題詩紫檀木座。
清乾隆 青白玉雙面雕戲獅圖硯屏
成交價: RMB 517,500 尺寸: 22.5×15 cm
硯屏形制與獨扇式座屏相同,但形體較小,古人常將其置幾案、條桌之上,是用作陳列、擺設的觀賞性小型屏風,故江南又稱臺屏,屏心為玉石者為名貴上品。
整件玉屏琢磨精細,刀工遒勁利落,紋飾精美細膩,形制規(guī)整,布局巧妙,整器裝飾俊美典雅。舊配硬木底座。本品來源清晰,曾為倫敦知名古董商Roger Keverne 舊藏。
清乾隆 白玉留皮福壽斧形珮
成交價:RMB 184,000 尺寸: 高 5.8 cm
玉質白皙,光潤通透,留有滿布灑金皮色,主體作斧狀,上部鏤雕一螭龍,長尾下垂,兩側鏤雕兩只小龍,攀爬于兩側,活靈活現(xiàn);斧子正面采用剔地起陽的工藝雕刻一蝙蝠,雙翅伸展,作飛翔狀。底部雕琢一組云紋,工藝繁復。此佩雕工細膩,紋飾多樣,不同于常見的“府上有龍”題材制品,是典型的清中期精工之作。 “府上有龍”,寓意家中人才輩出。此件造型古樸,構思奇巧,寓意吉祥。
清 玉雕麻姑喜字小插牌
成交價: RMB 120,750 尺寸: 高 6 cm
標準明清四六牌,白玉為材,致密溫潤,純潔無瑕。牌上端正反面均雕有雙層卷云紋,力道十足,周邊飾以勾云紋飾,牌正面浮雕麻姑獻壽主題,麻姑面帶微笑,手持靈芝,衣帶飄逸;背面陽刻有喜字,地子光潔、琢磨精細,不見桔皮紋。配以木插排座,即可把玩,亦可陳設。
麻姑獻壽為傳統(tǒng)吉祥圖案,據(jù)晉葛洪于《神仙傳》卷七記載:「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王母大喜,封麻姑為虛寂沖應真人。故古時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明 玉雕蘆雁墨床
成交價: RMB 112,700 尺寸: 長 8.7 cm
此墨床由帶飾改制而成,主體為明代“春水”風格帶飾,呈長方形,以鏤空之法雕琢春水圖景,蘆雁展翅倉皇躲避于蓮葉之中,蓮塘枝葉盛開,姿態(tài)婉轉,似隨風飄舞,構思巧妙,層次豐富,刀工簡潔流暢。帶飾鑲嵌于紅木墨床中,成為文人書房用具,整器雕琢精致,品味高雅。
清 玉提色魚、牛各一件
成交價: RMB 101,200 尺寸: 8.5 cm./ 4 cm. 長
玉魚黃玉質,長條片狀微弧,大頭,體肥,用陰刻線刻出眼、鰓、背鰭、胸、腹鰭和尾部,背部有一穿孔,可佩系。局部有提油,呈紅褐色。
玉牛亦為黃玉質,呈跪臥狀,兩目凝視前方,雙角后掠,獸耳貼服,器身飾以雙勾陰刻卷云紋,形象鮮活而生動。
清 碧玉龍紋珮
成交價: RMB 94,300 尺寸: 5.9 x 4.7 cm
和田碧玉制成,玉質細膩,雙面工,鏤雕一螭龍,蜿蜒盤轉于祥云之間,造型張弛有力,生動圓潤,制作精良,頗具古風。
清 白玉翎管兩件
成交價: RMB 86,250 尺寸: 7.2 cm / 7.6 cm. 長
精白玉料,圓柱形,全素無紋中空,上端琢出扁榫并置一系掛小圓穿孔。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產物,是隨著冠制的改革而誕生的。清代伊始,便徹底改變了從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而以禮帽代替。翎管,就是在頂珠下用來安插翎枝的管子,一般如旱煙管粗細,長兩寸左右。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鎮(zhèn)國公、輔國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得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帶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清 白玉雙龍首
成交價: RMB 86,250 尺寸: 內徑: 5.9 cm
玉質瑩潤,用料厚實,局部帶沁。鐲首鏤雕雙龍,龍嘴銜珠,二龍相對,典型二龍戲珠題材。
中國古時二龍戲珠,一般龍分雌雄,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雙方共同呵護、愛撫他們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陽解,就是雌雄二龍共迎旭日東升,讓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都是表示祝頌平安與長壽的意義。
明 黃玉鳩鳥珮
成交價:RMB 74,750 尺寸: 長 5.5 cm
黃玉雕琢而成,玉質溫潤光潔,打磨精細,玉鳥雙足隱于身下,圈目,尖喙,羽翼豐滿。整體造型小巧可愛,動感十足,刻畫簡潔有力,適于把玩或擺設。
明 舊玉琮式勒子
成交價:RMB 74,750 尺寸 : 長 2.5 cm
勒子為微型玉琮,通體紅沁,色澤深沉,方柱體,外方內圓形,內孔便于穿系,頂部一側略隨型,器物造型古樸,棱角分明,琢磨精致,是小玉琮中之美品。
清 白玉和合童子
成交價: RMB 71,300 尺寸: 長 4.8 cm
精白玉料,色澤溫潤,圓雕和合二仙,兩童頭兩端梳發(fā)髻,身穿寬袖長衣,前額高起,以陰線雕琢出眼眉口鼻,雙手捧笙,寓意步步高升。笑容滿面,活潑可愛。
和合二仙,又稱“和合二圣”,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在《周禮·地官》中,有“使媒求婦,和合二姓”之說。
清 白玉喜得連科牌
成交價: RMB 69,000 尺寸: 高 7.3 cm
玉質溫潤,用料厚實,牌呈橢圓狀,正面以卷草紋開光,下承蓮花,上飾卷草紋,上下均有穿孔,以便佩戴。開光內淺浮雕一只展翅喜鵲,尾羽上翹,正欲飛過荷花枝頭,蓮花搖曳;背面陽刻“喜得連科”四字篆書款,布局工整平穩(wěn),端莊精致,地子有橘皮紋,工藝典型。
蓮蓬諧音“連科”,蓮花、蓮葉取連綿不斷之意,喜鵲代表“喜事”,以寓仕途科考順利、金榜題名之愿。此件玉牌選料考究,圖文寓意美好,布局得益,雕工細致。應是清代文人隨身系佩的心愛之物。
明 白玉鳳首簪子三件
成交價:RMB 63,250 尺寸: 20.5 cm/ 17.5 cm /15.8 cm.長
簪為白玉質,形制類似,用料頗佳,凝潤潔白,局部帶沁。簪首為鳳紋,簪端尖銳,采用透雕工藝。器體線條優(yōu)美流暢,打磨細致,包漿渾厚,為玉質發(fā)簪美品。
清 白玉天祿靈芝小牌2件
成交價: RMB 59,800 尺寸: 4.2 x 2.7 cm / 4 x 2 cm
靈芝牌雙面工,牌呈扁平長方形,牌首雕如意云頭紋,中穿孔,可佩系。牌一面淺浮雕一株靈芝古樹,枝干曲折而上;另一面中央長方形開光,內刻“長壽”二字。靈芝,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吉祥、富貴、美好、長壽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稱,民間傳說靈芝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之功效。此牌一面雕畫,一面刻字,字畫相應,寓意吉祥。
清 玉留皮翎管四個
成交價:RMB 57,500 尺寸 : 7.2 cm. / 7 cm. /6.8 cm. / 6.9 cm.長
玉質細膩瑩潤,一側均留灑金或棗紅皮色。整體作帶一平面的圓管狀,一端封口帶有圓榫鈕,鈕中部打孔用以穿繩。品相完美,皮色艷麗,猶適把玩。
清 白玉鳳形尊
成交價: RMB 57,500 尺寸: 高11.2 cm
白玉為材,玉質溫潤,色澤飽滿,下部圓雕一鳳鳥,尖喙圓腦,昂首挺胸,靈動傳神,冠羽連于尊底,雙足踏于祥云,雙翼鋪展,羽翼刻畫精細,有漢代青銅器相似題材造型之風。鳳鳥背部馱一蓋瓶,扁圓子母口,直頸,鼓腹飽滿,下承高圈足,造型別致。
天雞是瑞獸,亦是吉祥之物,其作用之一就是避邪,它同時也是英雄勇武的象征。關于天雞的記載,可循于晉,郭璞《玄中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雞,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雞即鳴,群雞皆隨之鳴。”
明 舊玉佩飾
成交價: RMB 51,750 尺寸: 長 10.8 cm.
通體受沁,玉質瑩潤細膩,器如半壁形,兩端分別管鉆有小孔,用于系掛。
清 白玉馬首鵝首帶鉤2件
成交價: RMB 48,300 尺寸:11 cm / 11.1 cm. 長
玉質瑩潤,細膩緊致,雕工流暢,充分體現(xiàn)玉材本身之美
清 玉雕詩文梅花佩
成交價: RMB 46,000 尺寸: 高 5.2 cm
由一和田白玉原籽制成,在籽料原石帶有弧度的表面雕刻紋飾,實屬不易。正面陰刻梅花及其枝蔓,背面陰刻詩句“屏息忘知覺,卓擄煉春壽”,文氣十足,頂部帶孔,便于佩戴。
明 白玉谷紋璧
成交價: RMB 46,000 尺寸: 直徑 7 cm
此玉器潤澤,玻璃光,略帶沁色。璧內外邊沿以陰線勾邊,璧面谷紋雕出隱約凸起,形態(tài)飽滿,分布規(guī)整,緊密有序。以優(yōu)等白玉為材,刀工鋒利挺拔,非同尋常。
明 玉鷺鷥紋爐頂
成交價: RMB 46,000 尺寸: 高 5.8 cm
通體受沁,以多層次立體通景鏤雕而為。透雕鷺鷥,似隱似現(xiàn)于荷塘之中。鷺鷥尖喙,圓眼,羽翅刻畫簡潔,以長短陰刻線裝飾。側面和頂部雕以微卷的蓮蓬與蓮葉,花葉亭亭玉立,荷葉迎風翻卷,葉以陰文勾線飾葉脈,線條細韌。薄片狀底座,橢圓形,座下有四對象鼻眼。典型一路連科題材。在我國傳統(tǒng)吉祥紋飾中,“鷺”通“路”音,“蓮”諧“連”音,寓意科考逢場得意,仕途坦蕩,因此也常作為趕考學子的祝頌賀詞。
明 玉福祿壽牌
成交價: RMB 46,000 尺寸: 5.7 x 3.1 cm
玉質細膩,少許提油,正面高浮雕瑞鹿,口銜靈芝,昂首挺胸,站立于山石之中,頗具動感,上部蝙蝠,飛翔于祥云之中,與瑞鹿四目相對,上下呼應。背面利用剔地陽線雕琢山石與祥云紋飾,中間琢有‘福祿增華’四字,落款‘壽山’,十分清雅。白玉牌盛行于明清兩代,此枚采用高浮雕工藝,頗為不易。
清 白玉喜字牌
成交價: RMB 46,000尺寸: 高 6.7 cm
精白玉料,雙面工,紋飾一致。玉牌造型規(guī)整,玉質細膩,包漿凝潤,正反兩面剔地淺浮雕開光“喜”字,上下鏤雕靈芝如意紋相對形成牌頭,牌體以絲絳紋勾邊,上下與兩端均有鏤空可供穿系。整體做工細致,打磨精細,紋飾繁復,用料厚實,應為清中期精工之作。
清 玉獸鈕印章一組三件(帶印文)
成交價:RMB 43,700 尺寸: 3.2cm/ 3cm/ 2cm. 高
清 白玉扳指
成交價: RMB 43,700 尺寸: 內徑2 cm.
一級白,玉質瑩潤,無多余修飾,充分展現(xiàn)玉材本身之美。
清 玉留皮瓜蝶墜
成交價: RMB 43,700 尺寸: 高 4.8 cm
青白玉質,背部留有棗紅皮色,鏤雕一蝴蝶,攀附于福瓜之上,做工精致,取“瓜瓞連綿”之意,《詩經·大雅·綿》云:“綿綿瓜瓞?!笔柙?:“大者曰瓜,小者曰瓞。”“瓞”與“蝶”諧音,“瓜蝶”即是“瓜瓞”。象征子孫繁多、家族興旺。為清代玉器常見喜人題材。
明 玉辟邪印章
成交價: RMB 40,250 尺寸: 長 3.6 cm
玉質瑩潤,古意盎然。印鈕琢一圓雕辟邪,昂首站立,凝視遠方,口微張,胡須飄然至胸,尾巴峭立,四爪遒勁有力,抓握于印體之上,神態(tài)自若。透雕細磨,鎮(zhèn)案上品。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