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結婚,原本是一件大喜的事,不管對于新人,還是親朋好友來說。在我們老家,要是哪家辦喜事,全村人都會去隨禮,一來聯絡感情,二來也沾沾喜氣。至于隨禮的金額并沒有硬性規定,因為我們村的規矩就是你隨多少,回頭別人還多少。原本我想帶著家人出去旅游放松一
結婚,原本是一件大喜的事,不管對于新人,還是親朋好友來說。在我們老家,要是哪家辦喜事,全村人都會去隨禮,一來聯絡感情,二來也沾沾喜氣。至于隨禮的金額并沒有硬性規定,因為我們村的規矩就是你隨多少,回頭別人還多少。
原本我想帶著家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但是接到老家父母的電話,說是大伯家最小的堂弟要結婚了,作為堂哥的我得回去一趟。知道這個事情后我內心并不想回去,因為我心里對大伯母有怨恨。
在我小的時候,家里不是太富裕,而大伯家日子過得不錯,他們孩子經常有零嘴吃。那時候我比較小,也朝大伯母要,可她不僅不給,而且還說風涼話,拐著彎的嘲笑父母,當時父母臉色很難看,只好對我下手。
從那以后,我就沒在去過大伯家,再后來去外地上了大學,寒暑假回家時,我會跟村里很多人打招呼,唯獨不和伯母說話,有時候伯母氣不過,當著別人的面訓斥我沒禮貌。對于她的訓斥我通通選擇無視。
現在,父母打電話讓我參加堂弟的婚禮,我心里非常矛盾,雖然于情于理我都應該回去,但是想起童年大伯母的做法我就窩火。經過一夜的思想工作,我還是選擇了妥協,因為在我們村里面子非常重要,如果我不回去參加堂弟的婚禮,不明就里的鄰居肯定會覺得是父母的錯。
既然決定回去,我就想著把事情辦得漂亮點,讓大伯母挑不出毛病。在堂弟婚禮的前一天我就回去了,臣并且也跟堂弟通過氣,看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比如車隊找夠沒有,堂弟也沒有客氣,就說要我開著車幫忙去接親,我也就答應了下來。
堂弟結婚當天,迎親車隊早早出發去接親,一路上也比較順利。臨近中午時,新人開始拜天地,親朋好友們也開始隨禮了,至于隨多少錢我和父母早就商量過了,和其他幾個堂姐一樣,隨500塊錢就行了。
經過一天的忙碌,堂弟的婚禮總算是圓滿結束。第二天上午我就準備返城了,出門的時候剛好碰到大伯母,這時母親從后面戳了我一下,我雖然不情愿,也主動開口跟大伯母打招呼,本想著自己昨天剛幫完她兒子,今天又主動給她打招呼,她也應該態度好一些吧,然而事實并不這樣。
我剛打完招呼,大伯母就陰陽怪氣地說了起來:“呦,在城里買房了,掙著大錢了,就看不起這些鄉下的親人了,而且在城里掙那么多錢,我兒子結婚就隨了500塊錢的禮,真是夠大方的,真是越有錢越摳門。”大伯母的這番話說完,我心里的怒火實在壓不下去了,當即反擊道:“我掙多少錢那是本事,至于隨禮,嫌少可以給我退回來,我無所謂。”說完我就開著車走了。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句子:親情是與生俱有的,源于血緣,但又不囿于血緣。經過歲月的洗禮,會顯現親情的濃淡,物欲的考驗會證明親情的真假。文中的大伯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她眼中根本沒有所謂的親情,有的只是勢利眼和無盡的貪婪。其實在我們身邊的親人中,總會有一個像“大伯母”這樣的人存在,提起她就是一肚子火。
寫在最后,親人之間多一些幫襯,少一些刻薄。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親人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的。
馬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