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評論說干外賣、做快遞的年輕人,都是些一事無成、懶惰成性的人,還有文章認為大量的年輕人投身這個行業,既浪費了青春又耽誤了時機……嗯,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想改變命運就改變命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高瞻遠矚,職業無分貴賤,正正當當憑自己能力吃到的飯
有評論說干外賣、做快遞的年輕人,都是些一事無成、懶惰成性的人,還有文章認為大量的年輕人投身這個行業,既浪費了青春又耽誤了時機……嗯,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想改變命運就改變命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高瞻遠矚,職業無分貴賤,正正當當憑自己能力吃到的飯,就有尊嚴。
所以,寫這篇文章,一是分享我的心得和經驗,讓人更全面的了解閃送,了解同城速遞這個行業,是不是值得在這里混口飯吃?特別是當前形勢,將會有更多人從工廠走進城市,而這個行業就是最佳入口;二是闡述一種合作方式,理論上可以月入上萬,并大概率降低禁摩限電、蛋糕事件等的風險,同時不必擔心嚴寒酷暑、日曬雨淋,從而讓人更專業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承載更多的夢想。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紐約便興起同城速遞這種即時配送,如果看過《致命急件》和《銀色快手》,電影里的騎行信使絕對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專業負責,來去如風,灑脫不羈,以至很多懷才不遇的也棲身于斯。
2000年后,中國的快遞開始風生水起,但在2013年前,還沒有人來切同城速遞這個蛋糕——準確來說,同城速遞≠外賣,但由于很大部分單量是蛋糕和食物,干起活來其實也和外賣員差不多。
到了2014年,同城速遞這個萬億級的市場終于在沿海各大城市開始發力,涌現出人人、閃送、達達、UU等品牌,隨后又有美團、蜂鳥、順豐、滴滴等加入戰場,大浪淘沙后,達達、閃送陸續站穩腳步,閃送甚至被譽為獨角獸。
接下來,我將客觀的分析閃送的各種政策以及收入問題,繼而,將我的經驗和盤托出,包括各種裝備、技巧、本地信息等。
平臺政策:
相比其它平臺,閃送的接單門檻更低,對交通工具并無強制要求,除了利用地鐵、電動車、獨輪車,很多人甚至是王牌,僅僅利用共享單車便能接單,這對一些初來乍到、囊中羞澀,或只是權宜之計的人來說,確實便利。另外,平臺的工作時間比較自由,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當然,超過2周每周接單次數都少于20,將會影響服務分,服務分降低了,搶到好單的概率就會降低,而派單權益也會被取消。
為什么好單很重要,因為關系到輕松和安全,實際也和收入有關!
1、搶單:
剛開始加入的、偶爾干幾票的,都只能在平臺搶單!排除作弊行為,表面上看這是公平的,但實際還有很多加成,例如講究手機性能、偏重服務分數等。搶單最大的弊病是,很多人沒看清楚就搶,特別是久久搶不到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搶下來再說,結果是個遠單或者蛋糕……經驗不足沒完成任務不說,有時還要賠錢,我就賠了幾次幾百塊,有一次還要爆料求助。這樣囫圇吞棗的人并非少數,平臺的處罰公告天天有大量公示。
所以,加入這一行,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最先一段時間,必定難熬,甚至是得不償失!但是,隨著經驗增加、完單數據的提升,接下來搶單就會越來越容易;而平臺通過大數據以及閃送員的分布,還會直接派單給能力優秀而取件距離較近的人——這便是派單模式。
2、派單:
閃送員的派單資格,不同地方有不同政策,例如廣州要求85分以上;怎樣達到這個分數呢?我個人的琢磨是:每周至少跑5天、30單以上,沒投訴甚至有好評,那么兩個星期后,服務分便會大幅度躍升。閃送近來還推行一種更符合平臺形象的專員——王牌,據說同一時間同一范圍,能比派單員更先獲單,不過,由于單量稀缺,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王牌要花319元購買全裝備,前期推行時有返利政策,但已取消。
派單最大的好處是不會派發蛋糕,默認文件、食品等,不過,有時客戶會忽選亂標,個別商家更會把蛋糕記為文件以便被派單,盡管有拒單的選擇,但第2次開始就要罰款,而且,大老遠跑過去,自己拒單是沒有補償的。
其次是可以設置取件和送件距離,這樣就不用盯著屏面,暗估每一單的好壞得失;但取件距離按航空距離算一直為人所詬病,要知道,有時繞個江面就要四五公里,不過,自7月19日后,廣州市的取件距離改添為實際路程。
最后一個好處是可以設置訂單目的地和生效時間,以便于返程接近回家方向,然而,自3月以來,我只碰到2次生效后派單確實接近我的住處;并且只能設置一次,其實應該有2次,這樣,如果是跑整天,那么中午吃飯還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3、注意:
平臺有服務分和閃豆兩個指標。服務分是運力水平和服務質量的綜合得分,而閃豆本意是平衡搶手單和冷門單,剛推出來時幾乎所有蛋糕都會加豆,但現在不管是蛋糕還是偏遠單,都很少加豆了,處于一種雞肋狀態。
閃送每一單都要收取保障費,其實就是購買友邦的人身意外保險,每單0.3元。如果一天跑10單,一個月就20多元,類似的保險,一年只需要30多元!顯然,這筆險費是很高的,而保障金額更不對等,真的出了人命,也就賠15萬而已。
客戶在平臺下單時,物品這一欄除了確認類型,還要寫重量,但很多時候客戶并沒辦法稱重,或者抱著僥幸心態,這就需要閃送員隨身攜帶手提稱。如果只是超出一兩公斤還可以接受,但一提就有十幾公斤,那當然要收費了。超出5公斤后,每公斤2元,這個費用是閃送員收的,不必繳20%的手續費。
關于手續費,也就是抽傭,閃送稱之為信息費;如果留意有關文章的評論,會看到很多負評,有的甚至斥之為吸血平臺!其實,企業要發展、老板要賺錢、股東要回報,換位思考,這無可厚非,而且,很多平臺如UU、達達,都是抽2個點,可以說這個抽傭率是業內的準繩,當然,也有抽傭10%的,例如貨拉拉。但令人不解的是:客戶增加的幾元小費,以及取消訂單補償的5元,還有高溫補貼的幾元,平臺都要抽傭!這也太錙銖必較了吧。
4、罰款:
更多人關注的是閃送的各種罰款!從某種程度來說,平臺真是一本萬利,不花任何培訓費,也不用繳納社保、住房公積金,出事更不必負責;除了抽傭20%,還有大量的罰金收入!通俗點來說就是:你干得好,我有收入,你干不好,我也有收入!
A、沒穿工衣,也就是拍照審核不通過,通過的最低程度是必須有“馬甲、工牌、拉袋”!不全?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罰款5元,第三次10元……這一點我是很不認同的,因為這不單是剝奪騎士的衣著自由,更是變相為平臺做無償廣告!縱觀閃送處理每一單官司,都會強調平臺和閃送員是合作關系,并非勞務關系,那你還好意思要求別人為你免費廣告?另外,如果是遞送驚喜性質的鮮花、蛋糕等,不管商家還是客戶,其實,最希望的還是一名沒穿工衣的人,同時,很多酒店、辦公樓、商業廣場也不大歡迎穿工衣。雖然我理解閃送亟需的品牌效應,以及潛在的對廣大閃送員的長遠好處,但因此而罰款顯然是沒道理的。
B、賠完再罰,不管老手還是菜鳥,閃送多了,幾乎都會經歷“蛋糕事件”,無論如何細心,何等謹慎!最慘是碰到一些定制蛋糕,動輒七八百元。且不管收件人體不體諒,首先,你送壞了蛋糕,那當然要賠,荒唐的是,就算你主動賠錢,但如果事件經過平臺處理,必定是賠完再罰!這簡直不可理喻,比執法機構還認真了?有沒有考慮閃送員的心情?有誰想把蛋糕送壞呢?賠了錢你還再插一刀?當然,事件沒經過平臺干涉的話是不會罰款的,但有時客戶會直接投訴,或者是商量的賠償方案有分歧,最終要平臺介入。
C、沒有致電,原則上,平臺要求做到4次致電:搶單后(確認地址)、取件前(通知到達)、取件后(確認地址)、收件前(通知到達)。平心而論,這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碰到反應慢的人,根本不是一兩分鐘就能解決,而話費是分分鐘都要錢的……幸好,平臺暫時還不能從技術上判定有沒有通過電話。通常取件和收件時分別致電一次就可以了,有些地址非常具體的,壓根不需要致電,除非到達后找不到人,實際上,很多商家更是要求“直接出發”。但如果因為超時,而被平臺查獲“接單后2分鐘內沒有及時致電寄件人”,那就要罰款了。
D、超時罰款,在系統通知的處罰公告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超時懲罰,特別是廣州,前仆后繼!這種羅生門之所以層出不窮,除了是新人經驗薄弱,同時也是交通工具多元化所帶來的負面。另外,要特別說明的是,有些蛋糕店還沒做好便下單,比如客村遇見,有一次等了2個多小時蛋糕還沒開始做!很多花店也存在這種情況,不過,這種超時通常不是自己造成的,沒事。但如果客戶投訴了,那就可能會上公告,并且一定被罰款。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一般預感會遲到了,打個電話和客人解釋一下,客戶通常會理解的。
說到客戶理解,有時自己也要理解客戶。有一次前往廣東廣播電視臺取件,在門口等了十幾分鐘,后來寄件人過意不去,發給我8.88元的紅包,數目不多,但這是我第一次收到小費!很多時候,當你感到忍無可忍,不妨試著告訴自己,也許她是有原因的(可能被車撞死了……^-^沒惡意哈)。雖然會給小費的人很少,但起碼沒必要和客人吵架。
除了上面幾點,還有很多罰款協議我就不陳述了,必須指出的是,很多規矩是必須的,例如搶單不去、肇事逃逸,也有一些站不住腳的,例如及時致電、排他性原則等;但是不是一定要靠罰款來解決來震懾?平臺是否有權罰款呢?這么多罰款,最終落入誰人的手?平臺沒有公信力,顯然不能占據,我倒情愿是被國家充公!
有趣的是,平臺的slogan是“用善良遞送”,但明顯,它自己卻沒那么善良。
利益收入
衡量工作的收入有多高,一般是比較時薪,例如飲食行業的服務員,基本時薪是十幾元,能拿到二三十以上的,通常是管理層,而同城速遞的時薪往往就三十以上,碰上重大節日,一天收入三四百并非少數。
那是不是就說明同城速遞的收入水平高呢?當然不是,首先,擁有勞務關系的必定有五險一金,飲食行業甚至包吃包住,節假日還派發禮品,而同城速遞是合作關系,絕然沒有這些隱性收入;其次,閃送是一種彈性工作,多勞多得,少勞就少得;最后,還要算上投入成本,坐車給錢,騎車要費,開車更貴。
沒有獎勵,收入更是大打折扣。去年有段時間,平臺大力推行完單獎勵,但實行兩個多月后,也許入不敷出,也許效果并不明顯,也許改為請周杰倫代言,總之,過完年之后就沒獎勵了,有也是屈指可數,而獎勵金額更令人瞠目乍舌——0.5元都有!
其實,獎勵政策還可以改為績效梯度——讓速度更快、投訴越少的閃送員得到更高的提成!它將帶來三個明顯的好處:吸引更多經驗豐富的人并對平臺保持忠誠,穩固運力儲備;而新手更會努力累積經驗,以期增加收入;擁有龐大并且經驗豐富的運力池,B端這個市場也就十拿九穩。
單量不穩定也是一個問題,有時候,待搶單頁面半天都沒有一單!所以,很多人潛意識都會選擇備路,盡管有“排他性原則”這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不少人還是鋌而走險,同時加入美團、達達等多個平臺,或者通過某些途徑設置兩個賬戶同時搶單……這些行為一旦東窗事發,平臺絕對是凍結賬戶,押金分文不退。
實際上,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增加收入,并且和平臺沒有利益沖突,例如:寫寫文章、拍拍短片,現在全民可以做小編、做vlog,為何沒單的時候不試一下?又如,某評寫10篇景點攻略,便獎勵一張霸王餐pass卡,閃送本來就要到處去,為何不利用這個優勢?還有某度的地圖淘金,拍一些商店的營業時間,單價雖然不高,但累積起來還是很可觀的。
裝備技巧
說了這么多,仍然想跑閃送的,那你最好準備一部電單車!尤其是折疊電單車,不干閃送了還可以做代駕。
——為什么電單車是最佳選擇?
至于騎士裝備,我特別推薦下圖的挎包,非常適合裝各種文件。
眾所周知,廣州禁行電動車,但從來就禁不了人民熱愛的心,當然,我們也要牢牢記住幾個捉車點,防止被愛;另外,了解每個城市的主干線也是很有必要的。
還有,廣州市主要的蛋糕店、花店,以及一些實惠又好吃的快餐店。
最后,送上一則比較容易獲得好評的短信。
新合作模式
兩人+SUV或面包車+電動踏板車
汽車跑大路,小車走捷徑,通過兩種車的交替配合,不管是蛋糕單還是遠程單,都能大批量、更安全、更快速地完成!組成3人以上的團隊,更可以安排休息,并搶占更多市場。
當然,這種車必須空間開闊,有一定高度,能夠在車上開展活動。根據這種思路,我還設想一種帶有冷鏈的同城速遞車,安裝平衡陀螺儀進一步完善穩定問題,而貨架層次分明,便于歸類。
看完文章,覺得有意思的,也許我們可以合作,不管是合作新模式還是打造新平臺。
面對這么多巨頭,新平臺看似沒機會!其實不然,技術并非關鍵,只要有足夠的資本,搭造新的app平臺,再加上人性化管理以聚集人才,這種新模式必然超出想象。
王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