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LIVIA老公購買理由這是一篇懶文,本來去年8月份才是正對6年時間點,無奈拖到現在,看著我那毛發茂密的大腿,白倒是挺白的,估計刮毛后就能掌握本站流量密碼了,還是車子太年輕了,大把時間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LIVIA老公
購買理由
這是一篇懶文,本來去年8月份才是正對6年時間點,無奈拖到現在,看著我那毛發茂密的大腿,白倒是挺白的,估計刮毛后就能掌握本站流量密碼了,還是車子太年輕了,大把時間來快活,于是就到了11.5萬公里了
作為一個每天上下班來回90公里,一周一箱油的三桶油VIP客戶(還達不到戰略合作伙伴,畢竟不是納智捷),一年里程輕松2萬公里,我為什么不考慮電車呢?現在油價都準備9塊了我依然堅持要把海馬開到15年的。為什么,海馬每次開到亮燈去加油到跳槍基本就42L左右,然后我開是600公里左右,一臺1.5噸的城市SUV油耗是百公里7個油,跑高速的話兩個人的話開100碼跑過一箱油800公里。下圖這是我們群里一車友的,黃金右手+黃金右腳的組合愣是把1.5手動昂克賽拉開出了混動的油耗,一箱油都是800+公里
我們來算筆賬:像我這種只是為了上下班通勤需要的,買電車的話務實(因為qiong)點續航只用兩百多到三百,120公里的mini EV就算了,怕每天上班沒搶到充電樁的話焦慮到發際線上揚,那么兩天一充的話可以比較大緩解這種焦慮,那寶駿E200是不錯選擇,5.5W有300公里續航,續航再虛也能保證個市內180公里,之前也免費試駕過一個多月還是可以的,按照電車10年壽命來計算每年車價是5500,停車費一個月300一年就是3600,再算上保險2500得不得,這樣下來一年成本就11600,還沒算充電費用和車子損耗。我開海馬一年油費也是1個+W,你說我買電車意義何在?不,像某老總說的實在想不通為什么現在還有人買燃油車,其實是因為我們是買不起電動車的qiong人。
如果是我第一輛車的我可能會考慮電車,當然跑高速又讓人糾結的,舉例一臺600公里續航的電車,30%到90%快充速度是最快的大概30分鐘,這樣掐頭去尾之后就是300公里就得進服務區充電,當然我這廣西冬天不冷,要是北方的值友們妥妥的兩百多就服務區,你敢在高速上去博20%以下電量開多遠?最近張大媽這里電車推文也多了,韭菜居然準備割到我們這幫買不起電車的值友這了,電動三傻的還中規中矩,最離譜的是極狐推文,我們值友中還是有優秀的買得起電車的好嗎,在那說高速續航按9折算,這是60碼的蠕動嗎?那我信能9折。這簡直挑戰牛頓爺爺的棺材板啊!電車市區省電、高速費電這是常識啊(油車則相反是市區費油、高速省油),當然這里高速省油是相對與速度來說,開120也費油,所以為什么高速上很多開80-100的大媽車了吧,但是你別占著超車道啊。
所以對于買什么車我們要以一個長遠眼光來看,而不是看著現在油價貴就那香電車,大兄弟,電車換電池包時人家可香油車了,像我要是停車免費,在家又能充電的話那么買輛小電動車是真的香,嗯,符合這些條件的話好像除了農村老家房子外只有城里買別墅了。
回到海馬車主題,為什么老是說馬自達是海馬呢,你開這車出去遇到十個有八個喊海馬的,還問你這海馬挺好看的,要十萬嗎?剛買時可能還想硬著脖子爭論這是馬自達,后面都佛性到這車不要十萬,只要八萬,銷售電話給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去看下哦。
這車我從來不推薦別人買,因為缺點實在太多了。
1、馬自達被叫成海馬,不是大眾、兩田一個檔次的。
2、空間對于馬自達來說是先天缺陷,對于固執的馬自達來說車是用來駕駛的,乘坐人的感受關我屁事,我問了很多車友大家基本都是買馬自達的人都不會去考慮后排乘坐感受的。
3、馬自達的隔音效果差,連點隔音棉都是升級一代就多給點,簡直摳門到極致。
4、日系車的鋼板是真的薄,后面點說我那副駕駛車門連塑料皮都干不過,摳門的日系只在車身結構上用中、高強度鋼,馬自達更奇葩的,把最硬的1500MPa的高強度鋼用在前后防撞梁上
5、最后是海馬車主基本上就會加個雨刮水,別的技能基本不會,會看機油尺的都少數,不像EA888那樣好,車主開車過程中還能多掌握一門修車技能,汽修行業仰仗三條八發展的繁榮興盛。
6、海馬的配件很貴,越是小東西越貴,零整比都快要看齊BBA了,還有因為量沒有兩田那么多,做副廠配套廠家太少,質量又不行。
最重要一點——海馬就是個不思進取、動不動就躺平的品牌,靠著創馳藍天機頭(1.5、2.0、2.5L)+在自研改進愛信6AT這套組合海馬從12年吃老本到現在22年,都十年啦,才被混動技術超越,真是夠差的。所以我從來不推薦人買海馬,也就把兩個朋友以及我老丈人拉上了賊船(下篇再說這事了,19落地2.5+6AT,唉,我能不拉他下水嗎)
外觀展示
為了文章拍照特意斥巨資30元去洗的車,平時都是看天洗車,下雨天就是洗白白的日子。
這是一塊丟鋼鐵臉的車門,被塑料保險桿欺負就算了,居然對方還毫發無損。當時停在小區側方位停車位,停車位是T字分部,有輛車要倒車入位,車身太長就以蠕動的速度用保險桿上的車牌螺母頂著我海馬車門用力,然后就是對方毫發無損,再一次證明了蠕動速度下還是塑料彈性比較占優勢。
啥?我這6年海馬的車漆為什么能當鏡子?不是打蠟效果哦,主要打蠟太劃不來了,一次一百太貴了,在夏天太陽下基本半天就烤干失效了,這是花了一千巨資鍍晶的,四年了洗完車后還是當鏡子用,好東西分享下沒問題吧,牌子是維爾卡特,當年只有雙瓶套裝,現在給我老丈人車買的是三瓶套裝,就是買了一年了還沒有去施工
海馬的后備箱空間同樣不給力,最多放兩輛嬰兒車,為了偷懶不用手動關尾箱門,就改裝了電動尾門,好用是挺好用的,就是由于原車液壓桿長度太短導致電動桿短,里面結構太緊湊,售后率不是一般的高,和GS4一起成為所有電動尾門廠家的噩夢,廠家質保時間從3年改為2年然后又1年,最后干脆停產。長馬之前還出過原廠版電尾,然后這個部門都沒了之前把洗車機也放在后備箱,跟著值友們98元入手的,不說好不好用,反正已經用回本了,就是進水管太短了,于是又花13元買水管,2.5元一個接頭(兩個都包郵)后終于實現了洗車自由
這個好東西必須分享給大家,內飾鍍膜液,你別管他這名字取的有點扯,但是效果真的比表板蠟好太多了,簡直就是吊打油膩膩沾灰的表板蠟,而且持續效果也很久,我基本上半年自己弄一次,內飾都是嶄新嶄新的,最重要的是一點不油膩,一點不沾灰。不要老是覺得十萬公里的車就得是破破爛爛的,只能說你自己太懶了,車子是工具,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別跟我說你時間金貴時薪幾十上百的,大兄dei,真要這樣你還有空看我瞎寫的文章到這里
別人坐我的車都不相信這車十萬公里了,看著像兩三萬公里,我這種下雨天才洗車的人會投入巨資去清潔車子嗎?當然不會啦,只需要自己空閑時一點時間,洗完車后再鍍膜下,所以車子破舊真不是車的問題。
方向盤皮套、定速、換擋撥片、一鍵啟動按鈕都是后期自己改裝上去的
兩百多活動價買的內置胎壓包安裝,還有顯示車門信息的OBD,尊貴的海馬車主是不知道哪條門沒關好的,得下車一扇扇門去試的
海馬車主有多難你知道嗎?就說這個手機支架,廠家開模做了12-14款、17款專用的,就唯獨不做15款的,無奈只能自己拿著14款支架來強行魔改,就是挺費手指頭和刀片的
海馬原車是布座椅,檔次那是相當low,但是舒適感秒殺皮的,不管是超纖還是真皮都是冬冷夏熱的,別跟我說你車子座椅有通風,海馬不配,對于我的家庭條件當然得是全包座套啦,三百多全車經濟實惠,用個五年爛了就換新,副駕駛當然是老婆大人的專屬座位了,這套頭枕腰靠還是她懷孕時買了三四套回來對比后選出來的,推薦給朋友也是一致好評,哦,對了還有腳墊,這個忘記拍照了只能文字分享了,腳墊一定要買全包+2cm后的絲圈組合,一家店買不齊就兩家,絲圈必須是2cm厚的,那個腳感是真舒服,至于全包圍腳墊當然是為了清潔方便啦,這一套在首富家基本上200大洋搞定
后排基本上就是兒子的地盤了,由于出生就被我放提籃里面的所以對于坐安全座椅是一點不抵觸的,座椅買的是百變騎士2代,二手貨,真羨慕北上廣大城市的土豪們啊,每次閑魚上看到大城市出的只有羨慕的份,唉,我們這同城都是當傳家寶的,2代都能喊1000的,4代的話基本上看不到,就算有也是比東哥還要貴。為什么我不買新的?因為兩臺車要買兩個座椅啊,在閑魚上遇到個大城市上海的小姐姐,一聊很投機,只是當我查完快遞和快運價格后勸她還是出本地吧,這玩意按體積算運費的起步就一百多,最后還是出給了我,然后比我本地高價買的生產日期還要新
車子是工具,我是把海馬當貨車用的,拉輕點三四百斤,貨多時五六百斤,我爸就更狠了,拿著海馬放倒后排座椅后裝過八九百斤的飼料,還嫌棄沒有他的五菱宏光能裝,當時還是剛買車一年,他是想的反正車壞了我會修,當我給他看了配件價格這情況就沒有了,這工時抓我是可以義務勞動,可這配件我可變不出來啊。所以車子破舊是因為用來當工具使的原因嗎?不是。
開到八萬多公里時實在是受不了原車優科豪馬的硬胎了,雖然胎紋還能再開個兩三萬公里,無奈種草車友們一致推薦的米胖子太久,就雙十一在途虎上530一條包安裝下單了旅悅4,哎呦,我去,那感覺就像是換了部車一樣怎么世界突然這么安靜了,瀝青路都穩如老狗,關鍵抓地力是真強,以前用優科豪馬時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SUV,連個馬路牙子臺階都上的費勁,滑不溜秋的,雨天更是得悠著點剎車。
可惜好景不長,媳婦開著我的車連續幫我把兩條胎都給蹭掉皮去,還說賠條新胎給我,就是讓我發她個520紅包證明我不生氣了,是啊,我在跟你講道理啊。檢查沒有傷到胎壁簾子線就用502把肉給補回去,換到后輪使用去了,這一步不建議你們學習,這得有專業的知識才能干,當然師傅也不會建議你干,因為沒傷的好胎都會爆胎,這說得清楚嗎?
海馬保養很貴嗎?一萬一保覺得沒有什么貴,到現在11.5萬公里按期做保養外還沒修過零件,質保期內索賠了個真空助力泵的密封圈,右大燈。至于保養周期也還好,常規換機油以外的話5萬公里換的剎車油,6萬汽油濾,10萬換的火花塞、皮帶、變速箱油和濾芯,得益于我開車提前預判,現在11.5萬還沒換剎車片,原車的就耐磨這個特點了,缺點嘛就是我新車時就行駛中剎車絲絲異響果然買到正宗海馬,還有個車友兄弟更老司機,16萬公里才換的后輪剎車片,知道海馬配件廠為什么這么少了吧,被海馬車主們給活活餓死的
平衡桿裝了是感覺有點用的,轉彎時沒有那么大傾斜角度了,電瓶負極拉發動機的電纜有那么丟丟作用吧,主要改了來福的功放用電多一點,二十來塊錢電纜又不貴。至于進氣管那根紅色純粹就是好看,什么增大進氣量和速度你就當看看。最近開著感覺方向盤有點虛、過坑時有點晃,以為是下擺臂螺絲松動了就上升降機緊緊,結果發現是左右轉向球頭磨損松匡了,平時也走村里泥路,11萬公里這些球頭也算是正常損耗件,下次保養時再更換了,為什么,因為懶得動
當年年輕時吃的太飽想測測看雪弗龍去除既然效果怎么樣,就連續懟了兩瓶來測試,用內窺鏡查看后得到結果是一瓶和兩瓶去除活塞頂部的既然效果差不多的,可第二瓶還成功讓進氣歧管里面凝結了一灘冷凝機油,沒辦法自己只能四萬多公里時對進氣系統進行了核桃砂挖煤,真是刺激的體驗啊,就像一句廣告詞,勁酒雖好,可不要干杯哦。還有個兄弟更猛一箱油兩瓶、連續四瓶成功干廢兩根噴油嘴。
下面清洗空調散熱器也還是因為吃的太飽,覺得空調沒有以前冷,嗯,是時候展示下真正的技術了,于是就拆了保險桿下來360度無死角來清洗水箱,因為沒有買專用那種酸性清洗劑所以洗白白效果不是太好,倒是洗完后是比之前要涼,然后一段時間適應后又沒啥感覺了。反正海馬的空調是真不給力,不像坐朋友的本田車,坐后排的我凍的瑟瑟發抖。
提高檔次裝的啟動按鈕,我的海馬可是晚上能亮燈的哦,俗話說演戲就要一整套嘛,晚上接妹紙基本上車都會問,方向盤這個紅色按鈕是干什么的?好像很高級樣子,這時當然得故作神秘的說:這個是一鍵加速用的,法拉利上面就有這個,一鍵變成性能猛獸,然后妹紙就是懂非懂的換別的話題了。說真的讓我再次選一次,我絕對當年不花21個W買海馬,這錢買個三缸的寶馬不好么,屁股上的1系扣掉,就是尊貴的巴伐利亞寶馬車主YYDS
總結
很有很多要說的,唉,讓我偷個懶吧,畢竟寫海馬的文章還不懂你們賞不賞臉看呢,對于車輛保養維護有什么問題可以評論問我,反正你只管問,至于我答的你就僅供參考。
說個關于機油的選擇吧,我就不扯為什么都是全合成油還分三類加氫裂解、三類半GTL、四類PAO、五類酯合成,就說最簡單的標號吧,汽油機機油現在就20、30、40最多,日本本土的16我就不說了,隨著制造精度、發動機技術的發展、潤滑油品質的提高,標號只會越低,現在連燒機油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的大眾都推出0W-20標號機油的啦(當然那個是必須要有VW508認證,不同于別的車系的020機油的),說真的別再迷信老師傅的萬能5W-30機油了,當然你要是抬杠去下賽道、去亞馬遜森林、達喀爾沙漠越野的話請必須、一定選擇40機油,謝謝就說一個大家都會問的問題,我車子以前用020機油,現在10萬公里了,要不要換30機油呀?我的回答是,這個沒有統一答案,只要你的車子在一個換機油保養周期內消耗的機油沒超過標準都不需要升級高標號。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保養時間點了機油尺刻度還在最低線以上都可以,我見過太多二十多萬公里的海馬一直都是020機油,這個公里數還在不停增長中,我自己的11萬公里不還是020用著開心的很。當然免責聲明是不同車系對應不同哦,翼虎1.5T廠家也寫可以用5W-20機油,但是實際加進去后幾千公里就頂不住了,還是得吃30的機油。至于30、40標號會壞車嗎?答案是當然不會啦,5w-30可是外號:萬金神油。20車加個40進去也就油耗高點、動力差點、不過發動機會安靜點哦。
最后一個問題,要不要加機油添加劑去清洗發動機油泥?這個我懶得說了直接上圖吧,只要加的是正經全合成機油,12萬公里的發動機氣門室情況。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陳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