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婦科病篇經期不準——地機、血海。女人經事改常,自有地機血海。(百)漏血——交信、合陽。女子少氣漏血,不無效信合陽。(百)帶下產崩——沖門、氣沖。月濁違限——天樞、水泉。月經違限——天樞水泉細詳。(百)乳痛——肩井。肩井乳痛而極效。(百)婦人
婦科病篇
經期不準——地機、血海。
女人經事改常,自有地機血海。(百)
漏血——交信、合陽。
女子少氣漏血,不無效 信合陽。(百)
帶下產崩——沖門、氣沖。
月濁違限——天樞、水泉。
月經違限——天樞水泉細詳。(百)
乳痛——肩井。
肩井乳痛而極效。(百)
婦人血暈——陰交、陽別。
陰交陽別而定血暈。(標)
下胎衣——照海、外關。
陰蹺陽維而下胎衣。(標)
兩乳刺痛——太淵、列缺。
氣痛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席)
難產——乳根二肋。
但向乳根二肋間,又治婦人生產難。(席)
婦人心痛——心俞。
婦人心痛心俞穴。(席)
婦人乳腫——少澤、太陽。
婦人乳腫,少澤與太陽可推。(玉賦)
赤白帶——中極
赤帶白帶求中極之異同。(玉賦)
瀉死胎——陰交。
文伯瀉死胎于陰交。(通)
氣刺兩乳——太淵。
氣刺兩乳求太淵。(靈)
吹乳——少澤。
婦人吹乳痛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能調。(百)
赤白帶——中極。
赤白婦人帶下難,只困虛敗不能安,中極補多宜瀉少,灼火還須著意看。(玉歌)
下胎衣——陰交。
陰交針入下胎衣。(勝)
兩乳刺痛——太淵、列缺。
太淵列缺穴相連,能祛氣痛刺兩乳。(雜)
通經——合谷、三里。
婦人通經瀉合谷。(雜)
催孕——三里、至陰。
三里、至陰催孕妊。(雜)
死胎——陰交。
死胎陰交不可緩。(雜)
下胞衣——照海、內關。
胞衣照海內關尋。(雜)
二陰病篇
小便赤澀——兌端。
小使赤澀,兌端獨瀉太陽經。(百)
腸風下血——長強、承山。
刺長強于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百)
白濁遺精——陰交、氣海。
針三陰于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百)
五淋——肓俞、橫骨。
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百)
痔瘤——商丘。
商丘痔瘤而最良。(百)
脫肛——百會、尾翳。
脫肛百會尾翳之所。(百)
無子——陰交、石關。
無子搜陰交石關之鄉。(百)
積痢——中脘、外丘。
中脘主乎積痢,外丘收乎大腸。(腸)
水蠱——偏歷。
刺偏歷得小便,醫大人之水蠱。(標)
五淋——氣海、三里。
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席)
小便不禁——關元。
小便不禁關元好。(席)
大便閉澀——大敦。
大便閉澀大敦燒。(席)
痔漏——二白。
二白醫痔漏。(玉賦)
疝氣——大敦。
大敦去疝氣。(玉賦)
便多——命門、腎俞。
老者便多,命門兼腎俞而著艾。(玉賦)
痔疾——長強、承山。
長強承山灸痔最妙。(玉賦)
便秘——照海、支溝。
照海支溝通大便之秘。(玉賦)
痢疾——百會、鳩尾。
百會鳩尾治痢疾。(靈)
大小便——大腸俞、小腸俞。
大小腸俞大小便。(靈)
五淋——氣海、血海。
氣海血海療五淋。(靈)
偏墜——大敦。
大敦二穴主偏墜。(靈)
痔漏——二白穴(間使)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艱禁,或痛或癢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尋。(玉歌)
尿瀕——命門、腎俞。
腎敗腰虛小便頻,夜間起止苦勞神,命門若得金針助,腎俞艾灸起邅迍。(玉歌)
痔漏——承山、長強。
九般痔漏最傷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長強一穴是,呻吟大痛穴為真。
遺精——心俞、白環俞。
膽寒由是怕驚心,遺精白濁實難禁,夜夢鬼交心俞治,白環俞治一般針。(玉歌)
大便秘結——照海、支溝。
大便秘結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妙穴有神功。(玉歌)
疝氣——大敦。
七般疝氣取大敦,穴法由來指側間,諸經具載三毛處,不與師傳隔萬山。(玉歌)
疝氣——關元、大敦。
腎強疝氣發甚頻,氣上攻心似死人,關元兼刺大敦穴,此法親傳使得真。(玉歌)
閉結——支溝。
筋痛閉結支溝穴。(勝)
泄瀉——天樞。
腸鳴大便時泄瀉,臍旁二寸灸天樞。(玉賦)
疝氣——大敦。
灸罷大敦除疝氣。(勝)
腸風——長強。
痔疾腸風長強期。(勝)
小便頻——腎俞。
腎敗腰痛小便頻,督脈兩邊腎俞除。(勝)
痢疾——合谷、三里、中膂。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須兼中膂。(雜)
七疝——大敦、太沖。
七疝大敦與太沖。(雜)
五淋——血海。
五淋血海通男婦。(雜)
大便虛秘——支溝、足三里。
大便虛秘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雜)
熱淋——長強、大敦、陽陵泉。
熱秘氣秘先長強,大敦陽陵堪調護。(雜)
小便不通——陰陵泉、足三里。
小便不通陰陵泉,三里瀉下溺如注。(雜)
精氣神篇
夢魘不寧——歷兌、隱白。
夢魘不寧,歷兌相諧于隱白。(百)
發狂奔走——上脘、神門。
發狂奔下次上脘同起于神門。(百)
驚悸怔忡——陽交、解溪。
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百)
反長悲哭——天沖、大橫。
反長悲哭仗天沖、大橫須精。(百)
癲疾——身柱、本神。
癲疾身柱本神令。(百)
風癇——神道、心俞。
風癇常發,神道須還心俞寧。(百)
癇——鳩尾、涌泉。
鳩尾能治五般癇,若下涌泉人不死。(席)
癲——人中、十三鬼穴。
人中治癲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須饒。(席)
氣不調——肩井、三里。
若針肩井及三里,不刺之時氣未調。(席)
虛勞——膏補虛勞。(玉賦)
呆癡笑眺——神門。
神門治呆癡笑眺。(玉賦)
黃疸神疲——至陽。
至陽卻疸,善治神疲。(玉賦)
癲癇——鳩尾。
鳩尾針癲癇已發,慎其妄施。(玉賦)
脈沉——復溜。
要起立脈之沉匿,復溜稱神。(玉賦)
夢遺 ——心俞、腎俞。
心俞腎俞治腰腎虛乏之夢遺。(玉賦)
尸勞——涌泉、關元、豐隆。
涌泉關無豐隆,為治尸勞之例。(玉賦)
驚搐——印堂。
印堂治驚搐。(玉賦)
呆癡——神門。
神門除心性之呆癡。(通)
癲癇狂——后溪。
癲癇狂兮,憑后溪而療是。(通)
五勞——足三里。
三里卻五勞之贏瘦。(通)
黃疸——腕骨。
固知腕骨祛黃。(通)
氣上壅——足三里。
治氣上壅足三里。(靈)
癲——水溝、間使。
水溝間使治邪癲。(靈)
身倦——勞宮。
勞宮醫得身勞倦。(靈)
癲狂——后溪。
后溪專治督脈病,癲狂此穴治還輕。(蘭)
中風不語——頂門(囟會)、百會。
中風不語最難難,發際頂門穴要知,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蘇醒免危。(玉歌)
中風——中沖、人中。
中風之癥癥非輕,中沖二穴可安寧,先補后瀉如無應,再刺人中立便輕。(玉歌)
膽寒心虛——少沖。
膽寒心虛病如何,少沖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公不著艾,金針用后自平和。(玉歌)
癮疹——天井。
如今癮疹疾多般,好手醫人治亦難,天井二穴。
多著艾,縱生瘰疬灸皆安。(玉歌)
癡呆——神門。
癡呆之癥不堪親,不識尊卑枉罵人,神門獨治癡呆病,轉手骨工得穴真。(玉歌)
黃疸——至陽。
至陽亦治黃疸病,先補后瀉效分明。(玉歌)
強壯——膏肓。
膏肓二穴治病強,些穴原來難席量,斯穴禁針多著艾,甘一壯亦無妨。(玉歌)
黃疸——腕骨、中脘。
脾家之癥有多般,致成翻胃呈現食難,黃疸亦須尋腕骨金針必定奪中脘。(玉歌)
傳尸勞——涌泉、豐隆、丹田。
傳尸勞病最難醫,涌泉出血免災危,痰多須向豐隆瀉,氣喘丹田亦可施。(玉歌)
癇——鳩尾。
鳩尾獨治五般癇,此穴須當存細觀,若然著艾宜七壯,多則傷人針亦難。(玉歌)
五癇——后溪、鳩尾、神門。
后溪鳩尾及神門,治療五癇立便痊。(勝)
中風——人中、頰車。
瀉卻人中及頰車,治療中風口吐沫。(勝)
氣癥——氣海。
諸般氣癥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勝)
遺精——心俞。
遺精白濁心俞治。(勝)
黃疸——至陽。
黃疸至陽便能離。(勝)
肝血盛——肝俞。
肝血盛兮肝俞瀉。(勝)
脾病氣血——合谷、三陰交。
脾病氣先合谷,后刺三陰針用燒。(勝)
內傷——內關。
一切內傷內關穴,痰火積塊退煩潮。(雜)
吐衄——尺澤、上星、禾髎。
吐血尺澤功無比,衄血上星與禾髎。(雜)
癇——勞宮、涌泉。
勞宮能治五般癇,更刺涌泉疾若挑。(雜)
癡呆——神門、人中、間使。
神門專治癡呆癥,人中間使祛癲疾妖。(雜)
胸腹脅部篇
胸中苦悶——建里、內關。建里內關,掃盡胸中之苦悶。(百)
心下悲凄——聽宮、脾俞。聽宮脾俞,祛殘心下之悲凄。(百)
脅肋疼痛——氣戶、華蓋。久知脅肋疼痛,氣戶華蓋有靈。(百)
腸鳴——下脘、陷谷。腹內腸鳴下脘谷能平。(百)
胸脅支滿——章門。胸脅之滿何療,章門不用細尋。(百)
膈痛——膻中、巨闕。胸痛飲蓄難禁,膻中巨闕便針。(百)
胸滿噎塞——中府、意舍。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百)
胸膈瘀血——腎俞、巨闕。胸膈停留瘀血,腎俞巨?宜征。(百)
胸滿項強——神藏、璇璣。胸滿項強,神藏璇璣已試。(百)
臍風——然谷。臍風須然谷而易醒。(百)
腋腫——委陽、天池。委陽天池,腋腫針而速散。(百)
煩心嘔吐——幽門、玉堂。煩心嘔吐,幽門開徹玉堂明。(百)
臍腫——陰陵、水分。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百)
完谷不消——脾俞、脾俞膀胱俞覓。胃氣上逆,惡心嘔吐——公孫、內關、中脘 。胃冷難消化——魂門、胃俞。胃冷難消化,魂門胃俞堪責。(百)
寒疝——大敦、照海。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百)
痃癖——沖門、血海。痃癖分,沖門血海強。(百)
心腹脅肋——照海(陰蹺)、內關(陰維)、列缺(任)、公孫(沖)。陰蹺陰維任沖脈,去心腹脅肋在里之疑。(標)
心下痞滿——十二經井穴。心下痞滿而井主。(標)
心脹咽痛——太沖。心脹咽痛,針太沖而必除。(標)
脾冷胃疼——公孫。脾冷胃疼瀉公孫而立愈。(標)
胸滿腹痛——內關。胸滿腹痛刺內關。(標)
脅肋疼痛——支溝(飛虎)。脅肋疼痛針飛虎。(標)
虛喘——足三里。虛喘須尋三里穴。(席)
食癖氣塊——手三里、足三里。手足上下針三里,食癖氣塊憑此取。(席)
胃中有積——璇璣、三里。胃中有積刺璇璣,三里功多人不知。(席)
胸滿不思食——陰陵泉、承山。陰陵泉治心胸滿,針到承山飲食思。(席)
小腸氣痛——大杼、長強。杼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即行針。(席)
水腫——水分、氣海。水腫水分兼氣海,皮內隨針氣自消。(席)
腹痛——公孫、內關。腹痛須是公孫妙,內關相應必然瘳。(席)
陽明惡吐——風府、上脘。陽明二日尋風府,嘔吐還須上脘療。(席)
男子痃癖——三里。男子痃癖三里高。(席)
膀胱氣才——風府、三里。從來風府最難針,卻用功夫席淺深,倘無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席)
小腹痛——照海、陰交、曲泉、關元、氣海。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陰交曲泉針,又不應時針氣海,關元同泄效如神。臍腹痛——陰交、涌泉。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在遲,良久涌泉針取氣,此中玄妙少人知。(席)
痃疝——期門、大敦。期門大敦能治堅痃疝氣。(玉賦)
心悶——勞宮、大陵。勞宮大陵可療心悶瘡痍。(玉賦)
心悸虛煩——三里。心悸虛煩刺三里。(玉賦)
脾泄一—天樞。天樞理感患脾泄之危。(玉賦)
盅脹——三陰交、水分、三里。陰交水分三里盅脹宜刺。(玉賦)
熱壅三焦——關沖。脾虛黃疸——腕骨、中脘。脾虛黃疸,腕骨中腕何疑。(玉賦)
飽滿氣逆——足三里。欲調滿之氣逆,三里可勝。(玉賦)
翻胃——中魁。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玉賦)
心驚——通里。通里療心驚而瘥。(玉賦)
腹疾有塊——內關、照海。取內關于照海,醫腹疾之塊。(玉賦)
九種心痛——上脘、中脘。上脘中脘療九種之心痛。(玉賦)
腹痛便秘——大陵、外關、支溝。肚痛秘結,大陵合外關于支溝。(玉賦)
胸結——涌泉胸結身黃,取涌泉而即可。(通)
腹脹血膨——期門。期門罷胸滿血膨而可也。(通)
七疝偏墜——大敦。稽夫大敦去七疝 之偏墜。(通)
腹脹——內庭。腹膨而脹,奪內庭以休尺。(通)
胃心痛——勞宮。勞宮退胃心痛亦何疑。(通)
心胸痛——大陵。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通)
腹痛——陰谷。連臍腹痛瀉足少陰之水。(通)
肋脅下疼痛——陽陵泉。肋下脅邊者,刺陽陵泉而即止。(通)
心下寒——少澤。少澤應除心下寒。(靈)
腹堅——中脘、下脘。中脘下脘治腹堅。(靈)
胸中之病——內關。胸中之病內關擔。(蘭)
臍下病——公孫。臍下公孫用法攔。(蘭)
腹中氣塊——內關。腹中氣痛難當,穴法宜向內關防,八法有名陰維穴,腹中之疾永安康。(玉歌)
腹痛——大陵、外關、支溝。腹中疼痛亦難當,大陵外關可消詳,若是脅痛并便秘,支溝妙效非常。(玉歌)
脾病——間使。脾家之癥是可憐,有寒有熱兩相煎,間使二穴針瀉動,熱瀉寒補病俱痊。(玉歌)
腰背病篇
背連腰痛——白環、委中。
背連腰痛,白環委中曾經。(百)
脊強——水道、筋縮。
脊強兮,水道筋縮。(百)
痙病——顱息。
痙病非顱息而不愈。(百)
肩背腰腿疾——申脈(陽蹻脈)、后溪(督脈)、外癢(陽維)臨泣(帶脈)。
陽蹻陽維并督帶,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標)
腰痛——委中。
委中專治腰間痛。(席)
腳膝腫——至陰。
腳膝腫時尋至陰。(席)
氣滯腰痛——橫骨、大都。
氣滯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急救。(席)
肩背風勞——肺俞、三間。
更有三間腎俞妙,善除肩背浮風勞。(席)
腰痛——委中。
委中腰痛腳攣急,取得其經血自調。(席)
髖骨腿疼——三里、復溜。
髖骨腿疼三里瀉,復溜氣滯便離腰。(席)
肩背痛——中渚。
久患傷寒肩背疼,但針中渚得其宜。(席)
肩痛連臍——手三里。
肩上痛連臍不休,手中三時便須求,下針麻重即須瀉,得氣之時不用留。(席)
腰胯痛——三里、氣海。
腰連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針一瀉三補之,氣上攻噎只管住,噎不住時,氣海灸,定瀉一時立便瘥。(席)
膂痛——身柱。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玉賦)
傴僂——風池、絕骨。
風池、絕骨而療乎傴僂。(玉賦)
痿傴——人中、曲池。
人中曲池可治其痿傴。(玉賦)
肩脊痛——五樞、背縫。
肩痛——肩髃。
風溫傳于兩肩,肩髃可療。(玉賦)
腰脊閃痛——人中、委中。
人中委中除腰脊閃痛之難制。(玉賦)
腎敗腰痛——帶脈、關元(多灸)。
帶脈關元多灸,腎敗堪攻。(玉賦)
脊膂強痛——人中。
人中除脊膂之強痛。(通)
瀉腎——然谷。
然谷瀉腎。(通)
腰痛——腎俞。
腎俞把腰疼而瀉盡。(通)
肩背患——手三里。
肩背患,責肘前之三里。(通)
冷痹腎敗——足三里。
冷痹腎敗取足陽明之士。(通)
脊間心后病——中渚。
脊間心后者,針中渚而立愈。(通)
腰腳痛——委中。
腰腳痛在委中而已矣。(通)
腰痛——委中。
五般腰痛委中安。(靈)
脾俞(髀樞)不動——丘墟。
脾俞不動瀉丘墟。(靈)
浮腫——復溜。
復溜治腫如神醫。(靈)
水腫——水分。
水腫水分灸亦安。(靈)
脊背強痛——人中、委中。
強痛脊背瀉人中,挫閃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間諸疾任君攻。(玉歌)
腰痛——腎俞。
腎弱腰痛不可當,施為行止甚非常,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玉歌)
背痛——中渚。
脾疼背痛中渚瀉。(勝)
腰痛——中空穴(中)
腰痛中空穴最奇。(勝)
脊間疼——中渚。
脊間心后稱中渚。(雜)
腰痛——環跳、委中、昆侖。
腰痛環跳委中神,若連背痛昆侖武。(雜)
腰痛連腿——腕骨、三里。
腰痛環跳委中神,若連背痛昆倉武。(雜)
腰連足痛——環跳、行間、風市。
腰連腳痛怎生醫,環跳行間與風市。(雜)
腰酸痛——阿是穴。如慢性以及腎虛者,加撥火罐。
下肢病篇
四肢懈惰——照海。腿疼——后溪、環跳。后溪環跳,腿疼刺而即輕。(百)
轉筋——金門、丘墟。轉筋兮,金門丘墟來醫。(百)
中風——環跳。中風環跳而宜刺。(標)
膝痛——陽陵泉(燒針)最是陽陵泉一穴,膝間疼痛用燒針。(席)
腳痛膝腫指麻——三里、懸鐘、二陵、三陰交、太沖腳痛膝腫針三里,懸鐘二陵三陰交,更向太沖須引指頭麻木自輕飄。(席)
轉筋——魚腹、承山、昆侖。轉筋目眩針魚腹,承山昆侖立便消。(席)
腿膝肘臂四肢未梢麻木疼痛——八風、八邪。冷痹——環跳、腰間(腎俞、命門、腰陽關)冷痹——環跳、腰間(腎俞、命門、腰陽關)。冷風冷痹疾群眾觀點愈,環跳腰間針與燒。(席)
中風——頂門、百會。暴中風頂門百會。(玉賦)
腳氣——三里、絕骨、三陰交。腳氣連涎,里、絕、三交。(玉賦)
腿腳乏力——風市、陰市。風市陰市驅腿腳之乏力。(玉賦)
膝腫——陰陵、陽陵。陰陵陽陵除膝腫之難熬。(玉賦)
腳氣——絕骨、三里、三陰交。絕骨三里三陰交,腳氣宜此。(玉賦)
腳痛——商丘、解溪、丘墟。商丘解溪丘墟,腳痛堪追。(玉賦)
足腫——太溪、昆侖、申脈。太溪昆侖申脈,最療足腫之。(玉賦)
腿腳重疼——髖骨、膝關、膝眼。腿腳重疼,針髖骨膝關膝眼。(玉賦)
步行艱楚——足三里、中封、太沖。行步艱楚,刺三足里中封太沖。(玉賦)
腿風濕痛——居髎、環跳、委中。腿風濕痛,居髎環跳與委中。(玉賦)
行步難移——太沖。且如行間難移,太沖最奇。(通)
筋轉——承山。筋轉而疼,瀉承山而在早。(通)
腳腕痛——昆侖。大抵肚子腕痛,昆侖解愈。(通)
膝股痛——陰市。股膝痛,陰市能醫。(通)
膝腫——行間。行間治膝腫目疾。(通)
腿痛——髖骨(委中上三寸,膝臏上一寸)。髖骨針腿痛以祛殘。(通)
兩足拘攣——陰市。兩足拘攣覓陰市。(靈)
兩膝風邪痛——犢鼻。犢鼻治療風邪痛。(靈)
后跟痛——仆參。后跟痛在仆參求。(靈)
轉筋、久痔——承山。承山轉筋并久痔 。(靈)
足掌痛——涌泉。足掌下痛尋涌泉。(靈)
腳氣——陰蹺(照海)、陽蹺(申脈)。陰蹺陽蹺兩踝邊,腳氣四穴先尋取。(靈)
腿股風——居髎、委中、環跳。環跳能治腿股風,居髎二穴認真攻,委中毒血更出盡,愈見醫科神圣功。(玉歌)
膝腿無力——風市、陰市。膝腿無力身立難,原因風濕致傷殘,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漸自安。(玉歌)
腿痛——髖骨、膝眼、膝關。髖骨能醫兩腿痛,膝關紅腫不能行,必針膝眼膝關穴,功效須叟病不生。(玉歌)
腳足草鞋風——昆侖、申脈、太溪。紅腫腿足草鞋風,須把昆侖二穴攻,申脈太溪如再刺,神醫妙訣起疲癃。(玉歌)
腳氣——足三里、三陰交、絕骨。寒濕腳氣不可熬,先針三里及陰交,再將絕骨穴兼刺,腫痛登時立見消。(玉歌)
足背痛——丘墟、解溪、商丘。腳背疼起丘墟穴,斜針出血即時輕,解溪再與商丘識,補瀉行針要辨明。(玉歌)
行步艱難——太沖、三里、中封。行步艱難疾轉加,太沖二穴效堪攻,更針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玉歌)
鶴膝風——陽陵泉、陰陵泉。膝蓋紅腫鶴膝風,陽陵二穴亦堪攻,陰陵針透尤收效,紅腫全消見異攻。(玉歌)
髀痛——肩井。髀痛要針肩井穴。(勝)
膝腫——行間。行間可治膝腫痛。(勝)
行步艱難——中封、太沖。若人行步苦艱難,中封太沖針便痊。足背痛——商丘。腳背痛時商丘穴。(勝)
腳風纏——委中。委中驅療腳風纏。(勝)
腿膝酸痛——環跳、風市、陰市。腿股轉酸難移步,妙穴說與后人知,環跳風市及陰市,瀉卻金針病自除。(勝)
臁瘡——血海。熱瘡臁內年年發,血海尋來可治之。(勝)
兩膝腫——膝眼、三里。兩膝無端腫如斗,膝眼三里艾當施。(勝)
轉筋——承山。兩股轉筋承山剌。(勝)
腳氣——復溜。腳氣復溜不須疑。(勝)
踝跟骨痛——昆侖、絕骨、丘墟。踝跟骨痛灸昆侖,更有絕骨共丘墟。(勝)
腳膝諸痛——行間、三里、申脈、金門。腳膝諸痛羨行間,三里申脈金門侈。(雜)
轉筋——然谷、承山。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雜)
兩足難移——懸鐘、條口。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后針能步履。(雜)
兩足酸麻——太溪、仆參、內庭。兩足酸麻補太溪,仆參內庭盤跟楚。(雜)
腳痛連脅——環跳、陽陵泉。腳痛連脅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雜)
寒風濕痹——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針尾燒。(雜)
注:以上括號內備注的古籍為《百癥賦》、《標幽賦》、《席弘賦》、《玉龍賦》、《通玄指要賦》、《靈光賦》、《蘭江賦》、《玉龍歌》、《勝玉歌》、《雜病穴法歌》。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作揖]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