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乙型肝炎患者來講,乙肝病毒的數量是肝臟健康的晴雨表好多嚴重的肝病,例如肝硬化、肝癌都與乙肝病毒的感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應該說乙肝炎病毒是后期嚴重肝病的前奏。據統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病人當中,15%~25%死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臟疾病。
對乙型肝炎患者來講,乙肝病毒的數量是肝臟健康的晴雨表
好多嚴重的肝病,例如肝硬化、肝癌都與乙肝病毒的感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應該說乙肝炎病毒是后期嚴重肝病的前奏。據統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病人當中,15%~25%死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臟疾病。如果治療控制得當,預后情況會非常好,如果控制不佳,則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乙肝病毒(HBV)通過皮膚、黏膜進入機體后,利用血液循環到達肝臟,肝臟是病毒的“靶器官”。HBV在感染肝細胞后,會改變肝細胞表明的抗原性,并刺激T細胞變成致敏淋巴細胞,攻擊含有病毒的肝細胞,在清除病毒的同時,導致健康的肝細胞破裂、變性和壞死。
乙型肝炎患者要定期復查肝炎病毒指標,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檢測可以反映出體內乙肝病毒的含量,HBV-DNA檢測正常值應該是1000拷貝/毫升,如果低于這個值,說明病毒含量較低,病程發展緩慢,控制較好。
西醫治療以抗病毒藥物治療為主,而中醫在治療上則以抗病毒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并重作為治療原則,應用可增強巨噬細胞、B細胞、T細胞功能,可清除免疫復合物,活血化瘀、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像雞血藤、黃精、人參、黃芪、白術、黨參、靈芝、桃仁、丹參都可以在臨床上進行應用。
對肝硬化患者來說,膽堿酯酶和白球比是肝臟健康情況的風向標
在肝硬化階段我們會重點看一下膽堿酯酶和白球比。膽堿酯酶是肝臟合成的一種酶,而白球比則是血漿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的比值,這兩項檢測的數值結果會反映出肝臟的合成功能怎么樣,這兩項檢測數值越高說明肝臟的合成功能越好,晚期肝硬化肝衰竭的病人,都可能會出現膽堿酯酶低和白球比偏低的情況。
白蛋白對維持血容量以及血漿膠體滲透壓起決定性作用,它能夠擴充血漿容量、抑制血細胞成分的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流量等,有利于組織的修復和防止腹腔積液形成。
肝硬化腹腔積液患者常因一般擴容措施致使腹腔標準, 積液蓄積、腹脹加重、蛋白合成障礙,導致低蛋白血癥,尤其是白蛋白低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而出現腹腔積液及雙下肢水腫。
因為肝臟是合成蛋白的地方,當這種合成蛋白的能力減弱時,中醫臨床上會使用很多幫助提升肝臟合成蛋白的中藥來補虛,像生山藥、白芍、和茯苓,都可以用來補虛和利水化濕。
肝硬化的失代償期主要看門靜脈高壓的改善情況
任何疾病的發展都是漸進式的由輕到重,肝硬化也不例外,肝硬化時,因纖維組織形成,肝小葉結構破壞,門靜脈血流受阻,導致來自胃、腸、脾等處的血流大量瘀滯在門靜脈內,使門靜脈壓力增高,達到一定程度后,形成門靜脈高壓。
當肝硬化患者出現肝腹水和門靜脈高壓的癥狀時通常進入了肝硬化的失代償期,這時,中醫治療的重點放在了改善腹水癥狀,降低門靜脈高壓上。中醫將門靜脈高壓可以當做淤血來辨證施治,通過施用一些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藥來改善癥狀、降低指標。
而改善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癥狀,重點在一升一降上,升的是白球比,降的是門靜脈高壓。臨床研究發現,當人體白蛋白合成低于30克時,就會產生腹水,低于25克時,就會產生嚴重腹水,而中醫通過辨證論治的思維,在一升一降間使肝臟功能得到恢復,肝硬化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治療。
馬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