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分辨率是和圖像相關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衡量圖像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分辨率與像素的關系密不可分:分辨率是指單位面積上的像素數目,通常以橫向和縱向像素點的數量來衡量,即“水平點數×豎直點數”。像素則是構成數字影像的最基本單位,是圖像傳感器上的微小光敏物質。在傳感器面積確定的情況下,像素越多,分辨率越大,圖像就越清晰,圖像文件也越大。
分辨率的種類很多,含義也各不相同。常見的有圖像分辨率和設備分辨率兩大類型。
圖像分辨率是指圖像單位英寸中所包含的像素數,常用DPI表示。圖像分辨率和圖像尺寸的值一起決定了圖像的輸出質量和文件大小。圖像分辨率越大,圖像質量越好,同時所占的內存和磁盤空間越大。文件大小與圖像分辨率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圖像的尺寸不變,將圖像分辨率提高一倍,那文件大小增加四倍。
設備分辨率又被稱為輸出分辨率,指每單位輸出長度所代表的像素點數。設備分辨率不可更改,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分辨率。常見的設備如電腦顯示器、掃描儀、打印機、數碼相機等,都有一個固定的最大分辨率參數。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設備分辨率:
電腦顯示器分辨率——是指計算機顯示器本身的物理分辨率,通常用“水平像素數×垂直像素數”表示,如1024×768,1280×1024。
掃描儀分辨率——指在掃描一幅圖之前所設定的分辨率,它決定圖像以何種方式顯示或打印。大多數情況下,掃描圖像是為了在高分辨率的設備中輸出,如果掃描分辨率太低,輸出的效果會很粗糙。
數碼相機分辨率——它取決于相機中CCD(電荷耦合器件)芯片上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就同類數碼相機而言,最大分辨率越高,相機檔次越高。但高分辨率的相機生成的數據文件很大,對進行加工和處理工作的計算機有較高要求。
分辨率的種類還有很多,涉及到的領域也十分廣泛。了解各種分辨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圖像,也可以在我們購買和使用電子設備時提供參考。
分辨率就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點數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點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點數越多,畫面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可以把整個圖像想象成是一個大型的棋盤,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經線和緯線交叉點的數目。 以分辨率為1024×768的屏幕來說,即每一條水平線上包含有1024個像素點,共有768條線,即掃描列數為1024列,行數為768行。分辨率不僅與顯示尺寸有關,還受顯像管點距、視頻帶寬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它和刷新頻率的關系比較密切,嚴格地說,只有當刷新頻率為“無閃爍刷新頻率”,顯示器能達到最高多少分辨率,才能稱這個顯示器的最高分辨率為多少。
特點:
分辨率決定了位圖圖像細節的精細程度。
通常情況下,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圖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質量也就越好。同時,它也會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
折疊單位
描述分辨率的單位有:(dpi點每英寸)、lpi(線每英寸)和ppi(像素每英寸)。但只有lpi是描述光學分辨率的尺度的。雖然dpi和ppi也屬于分辨率范疇內的單位,但是他們的含義與lpi不同。而且lpi與dpi無法換算,只能憑經驗估算。
另外,ppi和dpi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但是他們所用的領域也存在區別。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于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于打印或印刷領域。
電視機的分辨率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數量。液晶電視機的分辨率是電視機屏幕的固定參數,在液晶電視機出廠前已經設定好。分辨率是一個表示平面圖像精細程度的概念,以橫向和縱向點的數量來衡量的,表示成水平點數乘以垂直點數的形式。
投影儀光學分辨率是指投影儀能夠顯示圖像的最高分辨率。它通常表示為橫向像素點數×縱向像素點數的形式,如1920x1080,1280x800等等。像素點數表示投影儀在一個投影屏上能夠顯示的最多的像素點數量。分辨率越高,顯示的影像就越清晰和細致,圖像中的文字、圖案、色彩過渡等出現“馬賽克”、反鋸齒等圖像缺陷的概率也就越小。除了光學分辨率,還有顯示分辨率、最高分辨率等概念。是用戶在選擇投影儀時需要考慮的一項關鍵參數。
分辨率是分辨率,屏幕大小是屏幕大小,有的小屏幕就大分辨率,有的大屏幕而是小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你仔細看屏幕,會發現屏幕是由多個小點組成。目前市場主流是240*320個這樣的小點。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