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www.ceweekly.cn《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牛綺思|綜合整理(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6期)《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5期(6月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牛綺思 | 綜合整理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6期)
《中國經濟周刊》2018 年第25期(6月25日)《“富幫窮”: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亮相》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總體運行較為平穩,但省際之間基金不平衡的問題日益嚴重,需要進一步提高統籌層次,在全國范圍對基金進行適度調劑。
《中國經濟周刊》對此刊發《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亮相》一文,從新的上解計算方式、是否會多交養老保險基金等社會關心的角度報道了其中央調劑制度。網友也普遍認為,這一制度的出臺與執行是惠及全民的大方向。
養老金“均貧富”惠及全民
@紅高粱:全國一盤棋,每個地方都有高峰與低谷的時候,應該互相調整,畢竟東西部發展有別。
@大郎你該吃藥啦:勞動力人口在流動,不流動的老人需要保障,均貧富,這個好。
@黑夜吹風:結余多的是外來務工人員所繳的養老保險,將來老了回家鄉領養老金所以產生缺口,進行全國調劑符合客觀需求。
@老農民:這是好政策,因為北上廣這些地方有來自外省務工者,也有大學生,他們的父母在原地領養老金。
@長白山韻:對于負擔重的東北老區和欠發達地區是絕對利好。
@一彎明月照乾坤:舉個例子,東三省人口大量外流,在工作地交保險而不在東北交保險,出現的缺口會越來越大,所以中央調劑是合理的。大中城市是外地打工者的聚集地,繳納的養老保險基金自然就高,由中央調劑一部分出來,撥到他們的家鄉去補足父母的養老金,合理。
@阿飛:養老保險基金在全國出現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各省份的養老資金儲備現狀不同,有的省份盈余有的省份虧空,但是盈余的省份是不會主動調撥資金去補貼虧空的省份,因而采取像財政改革一樣的方式統歸中央,這樣中央就可以更好地調動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分配,從而使得全國養老保險事業可以更好地協調發展。
@和碩: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相當于是財政轉移支付的維穩版本。實際上宣告部分財政困難地區和人口流失地區,他們的養老金有人兜底,有利于穩定這些地區的人心,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
中央統籌是大方向
@宋清輝:此次提出的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是一種過渡性政策,與真正的全國統籌還存在差別,是暫時緩解養老金矛盾的一種措施。
@笑到最后:很多人只看到調劑,沒看到這實際是集團總部對地方資金統一管理的一個步驟。就像很多上市公司對子公司資金管控重要內容就是統一建立資金池,統一調度集團內部資金使用,從而規避風險。
@英明的小狄:這個大方向是對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降低區域不平衡的有效手段。
關注《中國經濟周刊》頭條號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金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