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9月10日,被譽為“中國酒館第一股”的海倫司正式登陸港股,上市當天,股價開盤上漲25.70%,隨后震蕩下滑,截止午盤,海倫司上漲18.61%。午后股價震蕩上行,截止收盤,海倫司股價上漲22.91%,總市值為302.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0
9月10日,被譽為“中國酒館第一股”的海倫司正式登陸港股,上市當天,股價開盤上漲25.70%,隨后震蕩下滑,截止午盤,海倫司上漲18.61%。午后股價震蕩上行,截止收盤,海倫司股價上漲22.91%,總市值為302.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0.98億元。
放眼望去,市場上的小酒館越來越火爆,各種形式的小酒館也開始出現,來看看這里面有你去過的嗎?江小白酒館、Tsingtao1903啤酒吧等酒廠自建酒館;還有星巴克的Mixato酒坊、BlaBlaBar奈雪酒屋、“餐+酒”式的湊湊火鍋等線下拓展型酒館都開始涌進酒館賽道,這么多小酒館都發展的怎么樣呢?
海倫司首日大漲,“兩低一高”是核心
與資本市場的高價追逐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海倫司其實是以“低價”搶占市場。據海倫司菜單顯示,海倫司旗下啤酒均價在8.9元左右,雞尾酒均價則在49元左右,飲料均價則在10元左右,而小吃最高價格也僅為30元。
這種策略也讓海倫司在短短3年間,就已經擁有了超過300家直營門店。海倫司還在招股書中提到,至2023年底,旗下酒館總數將增加至約2200家,這也意味著,未來三年間,海倫司將瘋狂“擴張”,實現數量級增長。
快速擴張的背后離不開其“低價、低投入、高盈利”經營模式。每杯啤酒售價十元左右,得到了年輕人群的追捧;門店擴張方面,從選址到開業,海倫司只需要2-3個月,相較同行的4-6個月,時間成本減少一半。
據海倫司招股書,其自營酒水收入占總酒水收入已接近75%,且自有產品毛利高達78.4%,整個利潤非常可觀。
海倫司股價高企的同時也飽受爭議,最為突出的是海倫司的商業模式沒有足夠的排他性,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
其次,根據海倫司營業時長和消費者平均用餐時長,海倫司翻臺率天花板在3.2次/天,翻臺率觸頂成為了其不可回避的單店營收增長障礙。
此外,海倫司員工結構以外包人員為主,其管理人才儲備缺口大,隨著其快速擴張的同時,人員結構不穩定及人員供給不足也是其受到爭議的因素。
年輕人愛“微醺”,喝酒要氣氛
與中老年人的喝酒不同,小酒館精準地把握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強調氣氛和情調,比起純酒精的上頭,年輕人或許更偏愛一種克制的微醺感。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年輕人+微醺”算是黃金組合了,而這個組合很好地融入了小酒館的場景里,因此也誕生了多樣化的小酒館。
縱觀我國酒館行業,大致可分為四大形態:
清吧形態的酒館:主要以海倫司、Perry’s等為代表,以販賣酒水和提供社交空間為主,為消費者營造安靜、放松、適合交談的酒精消費場所;
地方特色的餐吧:主要以胡桃里、貳麻酒館為代表,門店不僅提供酒水,同樣也提供較為精致的餐食;
日咖夜酒形態的酒館:這類酒館在白天售賣咖啡,也售賣酒飲,可以實現全時段運營,但單客價較低;
餐飲為主形態的酒館:主要以全時段餐飲為主,發展夜晚酒水服務以延長營業時間。
在這些酒館之中,除了海倫司之外,最具影響力的酒館有:
(1) 貳麻酒館:
貳麻酒館創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家獨具成都特色的酒吧品牌。貳麻酒館極大地保留了川西地區常見的露天茶館特色,大部分場地都是露天壩子,與成都這個充滿包容性的城市一樣,開放、接納。
多年來的發展,貳麻酒館更是成為了成都夜生活的一張城市名片。作為成都夜間“流量王”的貳麻酒館,還榮獲了“2021成都夜經濟活力品牌”獎。截止目前,在成都擁有5家直營店,在全國擁有近百家加盟店,是成都最具影響力的酒館之一。
(2) Perry's西餐吧:
Perry's西餐吧現已在廣州、上海、義烏等地擁有十余家分店。Perry's西餐吧專為年輕人、小資、白領、外國留學生、海歸留學生量身打造,屬于休閑都市酒吧。白天提供優雅西餐,夜間提供休閑酒水,是都市年輕人放松聚會的選擇之一。
隨著消費者的增多,也讓品牌迅速發展了起來。Perry's酒吧不僅注重自身的發展,也很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店內所有的員工都會定期接受總部的培訓,經過培訓能夠更加了解品牌的經營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3) 胡桃里音樂酒館:
胡桃里音樂酒館創立于2014年,也是首個將“餐廳+酒吧+咖啡廳”模式融于一體,形成混血兒的新物種。
在場景上,將美食、美酒、音樂、藝術等元素進行重組,打造“晚餐就開始的夜生活”文藝生活態度,開創中國音樂酒館先河,是比酒吧更具文化氛圍的夜生活新地標。
胡桃里將正餐、下午茶、到夜場酒吧的消費時段進行有機結合,從中午11點營業到凌晨3點,超15小時的營業時段拉長了傳統餐飲營業時間和物理空間的局限性,把時段性消費應用到極致。
胡桃里現已落地7個海外國家,在國內300余座城市擁有超500家門店,已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娛樂新地標。據悉,曾經有《中國好聲音》、《完美聲音》、《中國夢之聲》等節目入駐的明星藝人在胡桃里傾情彈唱。
(4)COMMUNE公社
2016年,第一家COMMUNE在武漢花園道的歷史老廠房面世。空間恢復了建筑原貌,尊重歷史建筑結構,以經典工業風呈現。主打酒水自選模式,配套西式餐品。
近5年時間,COMMUNE在中國主要一線及省會城市,開出50多家直營連鎖門店,盈利門店數100%,全年的客流量超過 1500 萬,以行業「新物種」的身份成為市場焦點。
長達18個小時的全時段營業特征,讓COMMUNE在保持白天餐市人流不間斷的同時,也有效拉長了夜經濟消費。品牌主打“全時段餐飲”,營業時間從早上10點開始直至凌晨,在滿足正餐的同時兼備下午茶和晚間餐酒的社交屬性,打破常規的經營模式,覆蓋全時段的消費客群。
(5)貓員外精釀啤酒
“貓員外”8月獲得共計過億元Pre-A及A輪融資,該品牌以社區店為主力,目前在深圳已開出超50家,且已實現全部盈利,計劃至明年中門店數量達150-200家、明年底走出華南地區。
貓員外成立于2017年,以社區店為主力,輻射附近不同年齡段、收入水平的消費人群,切入高頻次、強復購的日常飲酒場景,其中精釀啤酒、佐酒小吃全部自研自供,人均消費在50-70元區間。
貓員外設計了員外、夫人、土豪等七個性格各異的IP形象,對應著不同的啤酒風味,比如好面子愛吹牛的土豪,代表著略酸爽口的山楂黃啤,漂亮又有些傲慢的花魁,則對應著清新可口的茉莉白啤。
小酒館被追捧,緣起夜間經濟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夜生活也豐富了起來,夜間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尤其是后疫情時代,為了緩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鼓勵“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開發夜間經濟消費、打造夜間消費文化,刺激國內需求的釋放。
據《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酒館市場規模達743.4億元,2021年市場快速反彈,報告顯示預計增長達28.1%,到2025年該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372.8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20-2025年酒館行業復合增速為18.8%。
除了行業高速增長,消費者年輕化也是酒館行業被資本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酒吧/酒館消費人群畫像顯示,59.8%的消費者為1995年-2009年之間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從這一代人的消費特征看,“社交”、“性價比”、“個性”成為了其消費的核心關鍵詞。
同時這一代人小酒館消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社交需求”、“個人興致”和“好友聚會”,并且消費時更注重情感體驗。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一代人群的購買力已經超過中國整體消費者購買力,可支配收入達4.9萬元/年。高額的消費能力疊加微醺經濟興起使得夜間經濟迎來了長足的發展。
雖然我國的酒館市場廣闊,但是行業高度分散,2020年以銷售額計的CR5僅為2.2%。第一名海倫司市占率為1.1%。反觀美國、英國和日本酒館行業,都表現的較為集中,2020年行業CR5分別為19.3%、25.5%和15.0%。中國較歐美和日本酒館連鎖化程度低,中國酒館龍頭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小酒館不“小”,暗藏大生意
隨著酒館行業的火爆,促使多種形式的小酒館開始出現。例如江小白酒館、Tsingtao1903啤酒吧等酒廠自建酒館;還有星巴克的Mixato酒坊、BlaBlaBar奈雪酒屋、“餐+酒”式的湊湊火鍋等線下拓展型酒館。隨著各餐飲品牌的探索,各式各樣的小酒館在酒館賽道上各顯身手。
從企業發展狀況來看,2019年和2020年,我國酒館相關的企業快速增長,兩年共注冊了2.1萬家企業。其中2019年注冊量同比增長53.1%,2020年同比增長了5.4%。
2021年上半年,我國酒館企業注冊量為6997家,同比上漲了53.65%。從各季度的新增量來看,今年二季度的注冊量為4510家,環比增長了81.34%。
雖然酒館行業愈漸火熱,玩家的數量日益漸長,但酒館行業高額的初始投入、嚴格的供應鏈管理要求,都為企業進行連鎖化擴張設置了較高的壁壘。
目前中國酒館行業呈現高度分散化,95%的酒館為獨立酒館(數量少于3間),連鎖化率低。當前一線城市的酒館數量已經接近飽和,增長速度低于下沉市場,二三線城市的酒館仍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酒館的潛力被資本看好,大批量的新酒吧涌現市場,除海倫司外,RISSE銳肆酒館、貓員外等品牌先后獲得資本融資。
資本加持之下,頭部酒館擴張的速度大幅增加,酒館間的廝殺即將拉開帷幕,畢竟身處這個高度分散的賽道,誰都想拔得頭籌。
來源:光銀國際
-END-
張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