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么一句農村俗語:“‘金龜探水’生福祿,荒漠澤國不定都”。由于這句俗語比較晦澀難懂,因此,盡管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于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么一句農村俗語:“‘金龜探水’生福祿,荒漠澤國不定都”。由于這句俗語比較晦澀難懂,因此,盡管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于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金龜探水”生福祿
所謂的“金龜探水”是指房屋后面有山,而房屋前面有河的莊園地。比如,距鞏義市區4公里、位于鞏義市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就是背依邙山,而面臨洛水的非常有名的一座莊園。
據資料介紹,康百萬莊園始建于明末清初,為全國三大莊園(劉文彩、牟二黑)之一,面積比山西的喬家大院還大19倍。
此處莊園由莊園主康應魁所始建,是一座非常宏偉的“四合頭院”。自從這座莊園始建后,康家開始發跡,在短短的幾十年當中,康家就有了“良田千頃”,其土地商鋪遍及山東、陜西、河南的三省八縣,成為了非常有名的“百萬富翁”。在一次慈禧太后逃難西安而回鑾北京時路過了康店,康家便拿出銀兩并監工修造了黑石關,同時,又修建了數座官殿行宮和“龍窯”,總共花費了100多萬兩銀子,而且,又向清廷捐贈白銀100萬兩,深得慈禧太后的賞識,并稱康家為“康百萬”。從此之后,康家更加財運亨通,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
據稱,在康家鼎盛時期,康家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由此可見康家之富裕。
有人說,康家之所以能夠發達,就源于康家六世祖康紹敬將莊園建造在了“金龜探水”。盡管這種說法不具有科學性,但民間還是非常相信這種說法的。因此,民間認為:“‘金龜探水’生福祿”。
二、荒漠澤國不定都
所謂的“荒漠”就是指荒漠地區。在荒漠地區,氣候干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物理風化嚴重。
所謂的“澤國”是指多水的地區或水鄉。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國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在這個中心里,是會有眾多人口居住和生活的。倘若這個中心里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那么,人們就很難生存下去,從而會導致人去城空。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都也就不像國都了。因此,古人在選擇地方建造都城時是非常有講究的,他們是不會選擇在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地方建造國都的。
我們都聽說過樓蘭古國。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于羅布泊西部,處于西域的樞紐,王國的范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盡管樓蘭古國存在了800多年,但最后還是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但說法最多的就是樓蘭古國因自然條件惡劣而消失。據稱,由于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的河床被風沙所淤塞,從而導致樓蘭古國城內失去了生活用水,在這種情況下,樓蘭古國不得不遷往別處,從而使這個有名的古國“城郭巋然”而人煙斷絕。
從歷史經驗來看,“荒漠澤國”等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是不適合建造國都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后,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