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盡管端午已經臨近,可市場上的農副產品行情并沒有因此而走高,蛋價、羊價一蹶不振,新麥加速走跌,化肥迎新一輪上漲,這是咋回事?01、蛋價接連走跌自年后開始,蛋價就開始了一波走高,批發均價一度漲至5.3元/斤,而市場零售價也達到6-7元高價。不過
盡管端午已經臨近,可市場上的農副產品行情并沒有因此而走高,蛋價、羊價一蹶不振,新麥加速走跌,化肥迎新一輪上漲,這是咋回事?
01、蛋價接連走跌
自年后開始,蛋價就開始了一波走高,批發均價一度漲至5.3元/斤,而市場零售價也達到6-7元高價。不過自5月份開始,隨著各地的交通迎來恢復,雞蛋流通暢通,市場供求關系改變,蛋價也開始了高位回落。
5月下旬時,雞蛋均價還達到4.9元/斤,可如今已跌至4.3-4.5元/斤,可見其行情下跌速度之快。如在河南地區,行情跌了0.03-0.07元,主流價為4.4-4.53元/斤;廣州跌了0.05元,蛋價為4.85-4.88元/斤;湖北團風跌了0.1元,蛋價為4.55元/斤。
至于為何蛋價回落,主要是氣溫普遍回升,而雞蛋的存儲風險也在走高,因此壞蛋、霉蛋數量偏多,蛋農們為了減少損失,只能無奈加快出售力度。
可對消費者而言,對雞蛋的采購意愿不高,市場剩貨比較多,因而蛋價難以走高,反而行情持續回落。以此同時,經銷商對市場觀望情緒偏大,本著“隨采隨用”的原則,這使得雞蛋流通不再順暢,蛋價受抑制明顯。
當然,有人好奇,端午節已臨近,且端午也有吃雞蛋的習俗,為何蛋價仍難以刺激走高?其實對食品企業而言,早在5月下旬時就已基本備貨完成,近期需求不高,因而無法支撐蛋價。
隨著新開產蛋雞數量逐步增多,再加上老雞淘汰量不多,預計接下來蛋價仍有走跌的空間,蛋農們要有心理準備。
02、新麥加速走跌
從5月初開始,小麥市場進入“新漲陳跌”的局面,不過自新麥漲至1.6元大關,和陳麥沒有太多價差后,麥市就此進入集中走跌期,新麥走跌十分明顯。
從今天行情來看,東名五得利跌了2分,報價為1.565元/斤;梁山利生跌了3分,報價為1.57元/斤;深州利生跌了2分,報價為1.55元/斤;天香面業跌了2分,報價為1.54元/斤;遂平、周口五得利跌至1.525-1.535元/斤。
可見,如今小麥已陸續探底1.5元大關,預計要不了多久就將跌破1.5元。其實麥價之所以走跌,主要是前期市場炒作風氣明顯,結果麥價迎來了“超漲”,而隨著小麥收獲量增多,市場供應量偏穩,因而壓制了麥價。
最關鍵的是,貿易商、面企都不希望麥價偏高。對貿易商而言,一旦小麥收購價太高,那后期建庫成本高、風險大,將難有利潤。而對企業來說,收購成本高,那面粉銷量將受影響。
而隨著6月份的臨近,預計山東、河北、蘇皖、河南小麥開始集中上市,到時候麥價或將跌至1.45-1.5元/斤。
03、羊價一蹶不振
近期的羊價已陸續探底10元/斤,140斤以上的育肥羊產地價更是進入9元大關,至于為何,說白了還因大家對養羊行業的低估。
其實“羊周期”波動也比較大,早在14年到16年時,羊價最低探底7元/斤,養羊人血虧,只能含淚將大批母羊淘汰。
而17年下半年后,羊價這才開始回升。而18年后,因生豬遭受非瘟而銳減,羊肉需求增多,羊價也一躍從13元漲至17元每斤。
隨著羊價的瘋狂,進入養羊業的人多了起來,結果19年開始,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紛紛擴大養羊規模,結果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羊價就進入低迷期。
而今年,因羊肉產能偏大,且如今又進入疲軟期,羊價就此下滑。目前北方育肥羊采購價普遍跌至10-11.5元/斤,而公羔價格也已跌至500-600元每只,母羔更是回落至400-450元每只。
短期內來看,羊價還會繼續一蹶不振,想要其行情復蘇,還需要等到秋季。
04、肥料迎新一輪上漲
從上周的復合肥行情來看,多地漲了100-150元每噸,如45%硫(14:16:15/3*15)在3900-4350元/噸、45%氯(3*15)3750-4100元/噸。而受肥料價格偏高所致,復合肥零售價也一直走高,這讓農民種地成本偏大。
其實復合肥價格走高,主要是原料成本的瘋狂走高,因原料走高,且供應偏緊,部分肥企已開始暫停接單。有專家表示,隨著小麥的收割進度,預計夏季肥料需求加大,接下來肥料將進入新一輪上漲期。
預計隨著硫磺、磷礦石、磷酸一銨等原料供應偏緊,接下來復合肥仍有上漲空間,因而農民要有所警惕,可選擇提前購買肥料,這樣或許可節省一筆開支。
好消息來了!
好消息就是前些日子官方宣布再一次性補貼100億元,用于補貼農民生產資料的購置花費,直接打卡,種糧農民都能領,農民能少花些錢,是個好消息!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