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花椒市場行情并不是太好,很多地區的價格都在下跌中,就拿渭南花椒來說,它是全國6大知名花椒之一,生產地在陜西,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種史,花椒的色澤比較紅艷,且顆粒大,曬干后也不會變色,味道比較香濃,有著超強的麻香味,因此在多年來一直
今年的花椒市場行情并不是太好,很多地區的價格都在下跌中,就拿渭南花椒來說,它是全國6大知名花椒之一,生產地在陜西,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種史,花椒的色澤比較紅艷,且顆粒大,曬干后也不會變色,味道比較香濃,有著超強的麻香味,因此在多年來一直深受喜愛。
截止今年4月份,陜西有287.99萬畝栽種面積,每年的產量全國第一,多年來帶動了不少農民走上致富之路上,5年以上的樹齡,一畝可產1000斤,在2019年的鮮花椒價格是10-12元一斤,一畝地就可賺1萬多元,可見收益有多可觀。
不過到了今年,花椒的收購價大跌,8月份上市的鮮花椒,一斤也不過4.5元,可以說收購價大跌,而干花椒也只是25-30元一斤,其價格全部低于2019年的50%以上,而它的采收費用卻大跌了2.5-3元每畝,這樣一看,4.5元每斤的花椒,一畝地也只能賺上1500元,但還不然,還需要除去農藥化肥、管理成本,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可言,還不如種植小麥、玉米呢。
王大叔家里種植著1000棵花椒樹,作為種花椒大戶,他過去幾年也憑著花椒賺取大錢,不過今年的雨水相比往年多了起來,結果導致減產的情況比較嚴重,不過花椒的品質不太好,潮濕程度大,因此很多客商都在壓價收購,結果1000棵花椒樹,他只賣了18000元,但其中的采收成本高達10200元,這讓王大叔很是新糧,除去其他成本,到手的收益才5000元不到,辛苦忙活了一年,價格卻這么低,王大叔想不通。
至于花椒的行情為何這么差,其實受下面幾個因素影響:
1、種植面積加大
花椒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可耐寒耐旱,在貧瘠的土壤也能很好的生長,其種植比較容易,市場上的需求比較大,在多個領域都有利用,而在近5年里,因花椒的行情提升,因此農民的收益增加,很多人都在加大種植力度,而如今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地的種植量都比較大。
而花椒通常是第3年掛果,第5年迎來豐產,第8年高產,而今年新種植的花椒剛好迎來豐產期,今后的產量都會增加,因此對價格的影響很大。
2、新品種的沖刺
花椒的生長周期比較長,栽種一次后可持續采收數年,因此不需要頻頻更換新品種。不過隨著農業技術的增加,如今不少新品種進入市場中,這些新品種的質量更好,口感更香濃,因此賣價也更高,不過多數產區依舊是老品種,在市場中不受歡迎,價格自然是會下滑。
3、產業鏈不健全
今年的特殊衛生事件,讓餐飲行業的恢復緩慢,在上半年花椒的用量也持續減少,而因19年的花椒堆積嚴重,再加上市場的用量減少,以至于19年的庫存也隨之積壓,如此一來價格自然也受到了沖擊。而產業鏈不健全,農民也沒有販賣渠道,商家反而趁機壓價。
正因如此,花椒的收購價大跌,農民收益大減,希望今后大家能理性種植花椒,別盲目擴種。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