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分期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自從信用卡誕生以來,分期產品就逐漸走入老百姓的世界。分期還款,顧名思義就是將欠款分散至每一個月進行還款,最早的分期一般是只有卡戶分期,也就是目前我們經常碰到的賬單分期、靈活分期以及現金分期。信用卡客戶因為消費金額比較大
分期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自從信用卡誕生以來,分期產品就逐漸走入老百姓的世界。
分期還款,顧名思義就是將欠款分散至每一個月進行還款,最早的分期一般是只有卡戶分期,也就是目前我們經常碰到的賬單分期、靈活分期以及現金分期。
信用卡客戶因為消費金額比較大,短時間之內無法還清當月欠款,銀行為了減輕客戶的還款壓力,也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同意客戶進行分次還款。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信用卡的消費場景不斷完善,老百姓不再滿足于小額場景的支付,對于家庭消費有了更大的需求。
由此,類似于大額消費分期、汽車分期、裝修分期、車位分期、旅游分期等產品,都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汽車分期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類似于貸款買房子,先在4S店付個首付,剩余的資金通過分期的方式來償還。
客戶不用擔心資金不足,簡單一張身份證就可以買到心儀的汽車,銀行和4S店都能賺到利息和手續費收入,可謂是“三贏”的局面。
今天就不再老調重彈汽車分期的話題了,之前也討論了很多次,我們來聊一聊裝修分期,探討一下這個產品,究竟怎么樣。
先說觀點吧,作為一名銀行的工作人員,我站在專業的角度來分析,裝修分期并不適合所有人,不要被營銷人員隨便洗腦,一定要仔細斟酌一下。
第一,裝修分期利息并不便宜。
大家有沒有發現,凡是很分期沾邊的貸款產品,包括銀行都是使用手續費的說法,一般不會用年化利率字眼。
最近是因為監管比較嚴,所以銀行在表述利息的時候,必須加上折合年化利率為多少,但是很多金融平臺,依舊在混淆概念。
以銀行為例,目前裝修分期的利率為每年4%,如果我們想做5年的分期,那么綜合利率就是20%。
分期金額20萬,五年總利息就是4萬,每個月連本帶息還款0.4萬。
這樣看上去,利息好像不是特別高,但是我們有沒有發現,自己每個月都在還本金,利息卻一直按照20萬來計算。
因此,利率4%折合年化利率的話,大概也是在7%左右,而市面上一些號稱利率10%的分期產品,實際年化利率達到了18%以上。
第二,分期之后很難有自制力。
本來想買一輛奧拓,但是去了4S店以后,聽信了零首付的營銷模式,結果提了一輛奧迪回來了。
可是奧迪的日常開銷,跟奧拓壓根不是一個層級的,不屬于自己消費水平之內,后果就很有可能是奧迪只能賣了。
這樣的例子,用在裝修分期上也是一樣。
老古話都是說,“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子”,自己手上資金充裕,那就可以多花一些。
可是裝修壓根就是無底洞,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精致的生活都得用人民幣來撐著。
前期裝修預算十萬,想著可以貸款,手上的錢好像很多,
覺得歐式風格太美,最后砸下去了三十萬,等到還錢的時候才痛苦萬分。
第三,銀行對于貸款資金流向管控嚴格。
還有絕大多數的一部分人,打著裝修分期的旗號,利用銀行目標客戶下沉,實際上就是想套取信貸資金,挪作他用。
銀保監會三令五申強調信貸資金只能用于消費領域,像裝修分期這樣消費目的明確的產品,銀行的監管會更加嚴格。
一旦發現客戶違規套取資金,挪用在了其他投資領域,銀行會立即要求客戶提前結清貸款,等到了這個時候,那就非常被動了。
尤其是現在市場環境這么糟糕,還有很多地方被疫情影響,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短時間無法湊齊提前結清的款項,那么征信逾期和被起訴,就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從銀行角度來看,自然是希望符合條件的客戶都來辦理裝修分期,但是作為你們的朋友,我建議還是三思而行。
(感謝您的關注,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期待您的咨詢和留言?。?/strong>
陳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