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魚刺卡喉的情況,如果沒有辦法自己取出來,就需要到醫院就診,然而有人卻覺得拔魚刺“這么簡單”的事,收40塊錢太貴,舉報醫生。6月12日,認證為某三甲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生的“醫鼻哥陳醫師”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給患者拔魚刺而被患
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魚刺卡喉的情況,如果沒有辦法自己取出來,就需要到醫院就診,然而有人卻覺得拔魚刺“這么簡單”的事,收40塊錢太貴,舉報醫生。
6月12日,認證為某三甲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生的“醫鼻哥陳醫師”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給患者拔魚刺而被患者投訴收費高的經歷:
某一天值班,凌晨一點,來了一位魚刺卡喉的病人,是一位年輕婦女,為了拔魚刺已經跑了兩家醫院,我是為她拔魚刺的第三位醫生。
作為一位上了年紀的耳鼻喉大夫,拔魚刺這件事有時候很講運氣,明明就在眼前,但就是看不到。今晚的我是幸運的,我只瞟了病人口里一眼,就發現了魚刺卡在鼻咽上面,懸雍垂往上抬的那一霎間露出了一點點白影,說時遲那時快就拔出來了,足足有2cm。
這位年輕婦女很是高興啊,千道謝萬道謝,差點沒跪下來。我揮揮手表示,小小魚刺,何足掛齒,交完錢就可以走了,回去用鹽水漱口就行。
回去值班房美滋滋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竟然收到了投訴,投訴人是昨晚拔魚刺的那位年輕婦人,投訴的內容是,“陳醫生拔魚刺收得太貴了,才弄那么一下就收了幾十塊,嫌疑亂收費,希望徹查。”
我趕緊查一下昨晚開的處方:咽部取異物23元+間接喉鏡5元+診金12元=40元,按照國家物價局收的費用。
大家覺得我收貴了嗎?我覺得吧,說貴也貴,說便宜也便宜。
說它貴吧,出去剪個頭發,幾個人輪流服務30分鐘也是差不多40元,我搗鼓不到一分鐘就收了40元,確實是貴了。
說它便宜吧,我讀了七年醫學+10年臨床,用17年功力在短短一分鐘就為病人解決了痛苦,避免了魚刺穿破食道、血管的悲劇,健康值千金,生命理無價。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是一位很純粹的醫生,只負責幫病人找出問題、解決病痛,而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陳醫生的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熱烈的討論,對于這錢花的值不值得,有一位網友評論道:“換條命,真便宜”。
一根魚刺沒拔出來,住進ICU花了50萬
有人拔一根刺嫌貴,有人卻因為一根刺住進了ICU!
2020年4月,廣東的梁先生在吃完一條鯽魚后并無不適。幾天后身體不舒服,一檢查才發現,魚刺已經穿過食道,形成了瘺刺入胸腔主動脈!當晚,梁先生轉入ICU。此后,出現噴血、嘔血、失血性休克等癥狀。在多個科室專家的共同操作下,魚刺被取出,但這也讓梁先生付出了50萬的代價。
不僅如此,甚至魚刺卡喉還可能致死。
為什么一個小小的魚刺可能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
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光寶2015年9月在其個人微博@白衣山貓上發文指出,誤吞一根魚刺,如果不及時取出,它可能會一直蠕動,而從口腔到肛門,有七大致命的地方:
魚刺致命第一處:咽喉附近
大部分的魚刺都卡在舌根部、扁桃體、會厭處。如果不及時取出,魚刺刺入部位的感染引起局部膿腫、感染擴散形成頸部深處的大膿腫,這些膿腫,可以壓迫氣管使人窒息而死,也可以爛穿頸部大血管分分鐘致命。
魚刺致命第二處:刺入食道
魚刺致命第二處是刺入食道,奔向主動脈。食道和主動脈乎是全程貼在一起的。有些魚刺直接就刺破主動脈了。
魚刺刺破主動脈是什么概念?你拿縫衣針去刺破一個氣球看看,“嘭”的一聲,就爆了。主動脈的出血,比氣球爆了還厲害,可以讓人分分鐘丟了性命。
如果魚刺只是刺破主動脈壁的一部分,在魚刺取出來以后,不治療還會感染,形成膿腫,也是同樣的結局。
食道里的魚刺如果刺到了食道,那么取這根魚刺,要消化內科、胃鏡室、手術室、麻醉科、心胸外科、ICU全部人員器材到位后,才敢在胃鏡下取魚刺。萬一大出血,還可以救救試試看。
但其實一旦大出血,一大半人是救不回來的。
魚刺致命第三處:胃穿孔
胃穿孔可以引起腹膜炎,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也會死亡。
還有一種情況是,魚刺刺入胃壁后,慢慢地刺穿,然后被周圍的組織包裹,然后慢慢地到處跑。可以跑到腹腔的其他任何地方去啊,比如肝臟。
魚刺致命第四處:刺破小腸
刺破小腸一樣會引起嚴重的腹膜炎,置人于死地。
魚刺致命第五處:刺破闌尾
刺破闌尾導致發炎,闌尾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當然要手術切除闌尾。
魚刺致命第六處:刺破大腸
大腸里細菌多,穿孔后腹腔污染嚴重,腸壁薄,血液供應不好,所以大腸被刺破導致的彌漫性腹膜炎,是很致命的。
魚刺致命第七處:刺在肛門
刺在肛門處,導致肛旁膿腫。肛旁膿腫如果處理不好,會轉為肛瘺。雖然不致命,但也夠受的啊。
培養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無法用金錢衡量
雖然是拔了一根小小的魚刺,但實際上是關乎性命的大事。
不僅是拔魚刺,許多醫生留言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有的患者覺得醫生只給看了幾分鐘,就收幾十、幾百的費用,就是亂收費。
但事實上,就像多數網友所評論的,收費高低不能只看時間,還要看這個行為后面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們都說醫生是神圣的職業,但是在他們成為能治病救人的醫生之前,需要耗費比常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高考需要考高分,之后的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期間還需要寫論文、發期刊、做實踐……學有所成,終于走出校園之后,還要在醫院進行醫師規范化培訓,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而工作了之后,還需要經常加班連軸轉。
所以,要培養一名真正可以治病救人的醫生,背后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是沒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至于類似于拔魚刺的事情,和無價的生命相比,幾十塊錢,真挺便宜的!
本文綜合自頭條號“醫鼻哥陳醫師”、信息時報、微博@白衣山貓等。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
何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