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艾夏。我估計大家已經準備好6月份去各大購物平臺上大殺特殺,好好地揮金如土一番了,甚至恨不得囤夠一整年的護膚品,把小倉庫堆得滿滿的。不好意思,看題目就知道,這次我是來潑冷水的。tenor.com雖然618草單已經安排上了,但也得跟
大家好,我是艾夏。
我估計大家已經準備好 6 月份去各大購物平臺上大殺特殺,好好地揮金如土一番了,甚至恨不得囤夠一整年的護膚品,把小倉庫堆得滿滿的。
不好意思,看題目就知道,這次我是來潑冷水的。
tenor.com
雖然 618 草單已經安排上了,但也得跟你們講講哪種護膚品不值得囤,讓大家在剁手同時腦袋盡量保持清醒。
我知道囤貨的目的是想在價格最低點盡量多買點,是一種勤儉持家的思路,可是有些東西囤了反而會造成浪費,還不如把錢省下來,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而且網購這么多年,我的經驗就是「沒有等不來的活動」,反正大差不差都是那個力度,不要一打折就開始進貨嘛。
下面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單品更適合隨用隨買,不太適合大量囤貨。
準備好了嗎,要開始咯!
tenor.com
「根本用不完」類
這些產品要么是商家的促銷套裝本身就很大量,要么就被各種功效迷花了眼,每樣都買了點,但買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根本用不掉這么多,只能堆在角落里慢慢落灰。
猛料類護膚品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猛料之所以被叫做猛料,當然是因為它們濃度夠高、功效性夠強,「猛料用不好反而會爛臉」應該沒人不知道吧?就怕某天你突然看見產品快到期了,靈光一閃決定突擊用完……施主,這可不興用啊!
這里我舉個極端的例子,護膚品界的濃度泥石流 The Ordinary。
不是說它產品不好,相反我還挺喜歡它家原料桶風格的,就是濃度高,就是給的多,但也確實不適合全臉長期用。
可以預見的臨期未來
比如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用酸護膚是個技術活,如果果酸濃度超過 20% 就不建議新手直接上臉,真的很容易燒傷。
但 The Ordinary 家的果酸原液濃度高達 30%,這還沒完,里面還有2%的水楊酸呢!
沒有專業(yè)操作手法的普通人挺容易踩雷的,頂多就是知道自己屏障健康的前提下,在閉口部位點涂, 5min 左右趕緊洗掉,等閉口好了之后就不用了。
你看,一次只能用這么一點,一瓶就要用好久,一次性買 3 瓶,那得用到啥時候啊?
所以說這種猛料型選手真的沒必要一次囤太多瓶,或者左一瓶果酸右一瓶 VC 的,咱們普通人很難消耗掉這些東西,最后都是眼睜睜看著它們過期。
因此我的建議是:用一瓶買一瓶最安全。
貼片面膜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貼片面膜這個形式就讓我很有緊迫感,那種用一片少一片的感覺太強烈,以至于每次都管不住自己的手,瘋狂下單。
這種行為好孩子不要學
但這個東西其實消耗很慢,每周用個兩三片都算高頻了,理論上一個月的消耗量差不多是 10 片左右。
所以貼片面膜根據(jù)自己的使用習慣,存夠 2-3 個月的量就好了,這個節(jié)奏差不多能趕上所有平臺大促,完全不耽誤精打細算呢!
別的品類放過期還能往身上別的地方用,貼片面膜就不太方便了,除了本身的局限性,其菌群的問題也比較嚴重,真犯不上冒這個險。
截取自工程院食品安全院士團隊科研成果轉化平臺
順便一說,貼片面膜不要豎著擺放,短期這樣還好,但如果一次性囤太多,豎著放會讓面膜精華液流到底部,膜布的上半層就干在那里了。
貼片面膜的保存建議是平放,或者拆開了平鋪在抽屜里,保證膜布可以一直浸潤在精華液里就好啦!
身體乳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身體乳的特點就是量大, 200mL 已經算小包裝了,大部分都是 500mL 的容量,但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太容易用完。
我們的身體皮膚各個季節(jié)的需求也都不太一樣,冬天要封閉性、保濕強一點,夏天就喜歡用香香的、質地輕薄的。
買到了應季的身體乳,等到一瓶用完差不多就到了換季的時候了,那么這批身體乳只能等到第二年才能用。
身體乳真的很容易囤上頭
這還是理想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堅持使用身體乳的習慣,卻因為促銷活動囤了兩三瓶甚至更多,搞不好會一直放到臨期也用不完。
好在身體乳這東西就算過期一兩天且質地沒什么變化,還不要緊,大不了當成潤足霜來用,不過仔細想想這樣其實也很浪費,畢竟這么貴的東西呢!
尤其是放久了同樣也會有變質問題,涂了反而毀皮。
聽話,一瓶一瓶買真的很省的。
「不好保存」類
這里列舉了一些不太好保存的成分和包裝,涉及到這些問題的產品大家可以自己代入,劑型不限于各種面霜、乳液、精華等等,判斷的時候看看主要成分就好啦!
成分易失活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首先是 VC 、視黃醇等這類光敏物質,盡量避光保存,不要放在有明亮陽光的房間內,別仗著棕色瓶子保護,就肆無忌憚地放在陽光照耀的梳妝臺上。
還有蝦青素以及各種抗氧化的活性物質, 已經開罐的要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未開罐的也要注意環(huán)境溫度,一般來說,護膚品的常溫保存指的是 25℃,超過這個溫度就不利于保存了。
如果不能做到妥善保存,囤貨就約等于貶值,放置時間越長,有效成分越少,要是一直放到貨架期之前才開封,真不如直接買臨期促銷了。
同樣的保存時間,在商家那邊還能得個打骨折的價,在你手里就血虧。
遇見這種棕色瓶子要格外注意保存條件
當然,有些品牌原價比較貴,活動價又很劃算,很難控制住購買的沖動,這種情況就需要理智地沖了。
比如修麗可的維生素 CE 復合修護精華液,這瓶精華大概是 1-2 個月能用完,那么我們估算好自己的使用時間,按照全網大促的時間節(jié)點去囤,比如一次囤 2-3 瓶這樣。
這樣就能既用上新鮮的精華液,又次次趕上活動價,簡直贏麻了。
易揮發(fā)物質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比較典型的就是酸類產品,尤其是水楊酸化妝水這種單品,真的很愛揮發(fā)。
開封之后,這些揮發(fā)物質會沿著每一絲縫隙不斷消失在空氣里,濃度越來越低。
這時候你還以為自己耐受了,想多了,是它變弱了,不是你變強了。
tenor.com
這類產品我的建議是一瓶都不要囤,開封要盡快用完,不然用到最后真是用了個寂寞。
小樣
不推薦囤貨指數(shù):????????
現(xiàn)在好多品牌的促銷套路就是買正裝送小樣,小樣比正裝還多,看上去好劃算啊,從容量上說就是買一送一啊,這還不沖爆?!
別沖動!小樣超容易囤過期的!這個東西體積小數(shù)量又多,時間一長根本記不住到底用了幾個,尤其是 1mL 的便攜裝,簡直是放在哪里丟哪里,一轉身就看不見,直到過期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漏了個小樣沒有用。
要是趕上好奇心強的,看見小瓶小罐的先擰開聞聞看看,然后假裝無事發(fā)生,蓋回去放在一邊。
這種情況肯定有的吧!這個小樣如果能在保質期之前用掉還好,要是忘記了哪個開過哪個沒開過,超過儲存期限又是個安全隱患。
pinterest.com
所以說,不要囤太多小樣,這不省錢,也不安全。
建議有小樣先用小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對于沒用過的護膚品,小樣可以先試試水,不合適還能退掉未拆封的正裝,頂多留一套出來旅行用,真沒必要囤太多。
其實除此之外,彩妝類如眼影、高光、腮紅等,同樣不建議囤貨,化過妝的都知道,這些可都是傳家寶級別的啊!
總之,理性囤貨,不要被商家套路了,現(xiàn)在各個平臺都學乖了,促銷月月有,全網大促更是一年好幾次,隨用隨買最安心了。
而且產品也會迭代的,如果因為囤貨太多,只能含淚看著新品用舊品就得不償失了吧!(越改越糟的那些單品跳過這一條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有幫助到大家整理自己的購物清單,把錢花得更值,我們下次見咯!
囤貨用不完怎么辦?
我們還寫了
「如何拯救過期的護膚品」
關注「原物志」
回復「0517」,就能get啦!
陳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