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什么支前慰問品是最受前線戰士們歡迎的呢?鋼筆?鞋墊?手套?筆記本?其實,都不是,答案是香煙。在高度緊張的戰爭氛圍下,唯有抽口香煙,才能得到片刻的紓解。那么,前線戰士們當時都抽什么香煙呢?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何可以吸煙?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什么支前慰問品是最受前線戰士們歡迎的呢?鋼筆?鞋墊?手套?筆記本?
其實,都不是,答案是香煙。
在高度緊張的戰爭氛圍下,唯有抽口香煙,才能得到片刻的紓解。
那么,前線戰士們當時都抽什么香煙呢?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何可以吸煙?
在對越反擊戰期間,很多戰士會利用戰爭的空隙階段給家里寫信,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跟革命期間的戰爭不一樣的是,由于國家已經安穩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很少出現家庭流離失所的情況,所以寫信或者寫“遺書”就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由于當時還處于戰爭時期,戰士們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不會攜帶很多沒有用的東西,那么身上很多能寫字的物品,就成為了“信紙”。
戰爭結束后,有人從照片和實物中發現,一些戰士們寫信用的紙張,竟然是“大重九”卷煙的煙盒。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戰爭期間能夠吸煙?
這些人的疑問并不是毫無道理,要知道,在野外地區,抽煙是帶有火星的,如果敵方發現了火星,那么很有可能鎖定部隊的位置。
而且,如果是在干燥的地區,一旦吸煙引發了火星,那對于戰士們來說也是極為不安全的,很有可能,一顆小小的煙頭就會讓部隊的部署毀于一旦。
但事實上,部隊是能夠吸煙的,只不過是在規定的安全地區。
香煙雖然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可相比于殘酷的戰爭來說,煙草的危害就顯得過于渺小了,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很多戰士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生死極有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戰士們雖鐵骨錚錚,可并不是戰爭機器,特別是新兵,需要有辦法緩和情緒。
所以,吸煙成為了成本最低的方式,香煙能給人帶來一定的鎮定作用,在戰場上,士兵們經常會吸一口煙,來緩和自己的心情,當大家見慣了戰場上的生死,心理上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抽一根煙,就有了重要作用。
通過關于描寫戰爭的影視作品也能看出,指揮室中經常會是“煙霧彌漫”,因為戰事吃緊,戰機稍縱即逝,士兵也經常需要在極度疲勞的狀態下工作,香煙也同時具備一些提神的作用,吸煙就成了相對正常的一件事。
舉個例子,同樣是在越南戰場上,當年美軍士兵作戰的時候,投入了大量兵力,打了很多年,長時間的戰爭已經讓部隊到達了承受極限,很多士兵感覺到香煙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了,甚至一度沾染到了毒品。
殘酷和特殊的環境早已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使得世人不能再以普通的“吸煙有害健康”來面對前線戰士,戰場上的選擇無外乎只有兩種:生或死。
在這種狀態下,就算身邊充滿著戰友,充滿了可以說話的人,可他們都有自己的親人,也都希望能夠活著回到家鄉,所以精神世界中,他們是非常寂寞的,久而久之,抽煙成為了排解寂寞的一種方式。
特別是對于此前就習慣于抽煙的“老煙槍”,一天不抽煙,日子都是非常難熬的。
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香煙成為了戰場上一個無可替代的產品。
而出現在照片中的“大重九”牌照片屬于甲等香煙,這種煙草也是市面上很難買到的,有的時候出現斷貨問題時,手上有錢都很難買到這個牌子的香煙,那么戰士們又是通過何種渠道購得的香煙呢?
前線戰士偏愛“大重九”
從后方到前線的戰士們,打開他們的行囊,里面經常會出現香煙。
所以,還有人開玩笑地說:“沒上戰場的時候,在家里抽煙和老婆吵架;上了戰場以后,老婆寄來的包裹,里面還有幾條香煙。”
要說明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主戰場是1979年,可后來還有“兩山輪戰”等多場戰役,可能是國家出于鍛煉部隊的目的,并沒有讓戰爭這么快結束,再加上越南方面一直不死心,所以這場戰役一直持續了較長時間。
而在這期間,云南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1982年4月,中國煙草總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
看似建立時間段,似乎很多關于香煙的細節需要不斷摸索,然而,云南種植煙草要說明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主戰場是1979年,可后來還有“兩山輪戰”等的時間已經非常悠久了。
當年在抗日期間,云南就是大后方,外面戰火紛飛,云南省內卻相對穩定,所以從那時開始,云南便通過種植改良,不斷形成了一個嶄新的支柱性產業。
到了1945年,云南烤煙的種植面積和種植產量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規模,而且還在不斷擴張,隨后的機器化,再次讓云南找到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本省的紙煙廠如同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紛紛成立了起來。
在這樣悠久的歷史與消費者的磨合之中,“重九”類香煙便應運而生了,成為了無可替代的優良產物。
在云南煙草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他們便直接想到了正在前線戰斗的戰士們,所以公司把“調撥支前卷煙”納入了生產任務,更是提出了:優先滿足前線部隊。
相比于市場上零零碎碎的煙,“大重九”這種煙草的口感非常好,在當下煙草限制最高價格以后,大重九的價格依舊穩定在一百元一包,可以說是煙草中的天花板了。
公司提出實施“三優”,是犒勞前線部隊的一種方式,所以部隊來到云南煙草公司買煙的時候,價格基本都遠低于市場上的價格。
而且,由于優先供應前線,所以在市場上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有一本名為《云南人民十年支前紀實》的書,不僅反映了當年軍民一心的景象,也同樣展示出煙草公司對于支前戰士的貢獻。
按照當時部隊的排兵部署,距離前沿戰士最近的兩家煙草子公司分別是文山煙草分公司和紅河煙草分公司。
云南煙草公司已經下了命令,要求盡最大可能去滿足前線戰士的要求供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兩家分公司專門派出工作人員組成了慰問團,去前線了解情況。
他們回來后,也帶回了不少消息:很多戰士抽的香煙都是從部隊原本駐地外帶來的,還有一些是家里的親屬郵寄過來的,每家的經濟條件不一樣,所以戰士們抽的香煙質量也參差不齊。
而且,香煙會被看做是象征男人友誼的重要物品,戰士們彼此之間還有“散煙”的習慣,可是每個人的口味可能都不太一樣。
對于戰士們來說,有煙能抽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很多部隊則堅持守在陣地上,很長時間才會換一次崗,中越邊境一帶山路崎嶇,有很多供應的香煙都沒有辦法送到最前線的戰士們手中。
兩家公司的工作重點,就是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
文山煙草公司專門從原本計劃配送到地方的香煙中抽取了4300件,專門供給前線部隊,這使得部隊中煙草短缺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解決。
可以說,這就是某種程度上的“鎮定劑”。
1988年的春節快要到了,文山煙草公司的12名機關干部拉著四萬多條香煙送到了前沿陣地上,“大重九”的供應可能不及時,所以紅河煙草分公司也在這個時候提前設計好了3款與眾不同的香煙,香煙的主題分別是“獎”、“光榮”和“凱旋”。
從煙盒上就能看出這家公司確實走了心,上面寫著“老山作戰紀念”以及“最可愛的人”等話語,這也讓部隊的官兵們深受感動。
早在1984年9月10日,鄧小平便以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寫下一篇嘉獎令。
上面也提到了“民兵”和“民工”兩個團體,廣大參戰的戰士們克服了重重艱險,在一線和敵人堅決作戰,而廣大民兵和民工則踴躍在支前,為保障最終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創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
他們的事跡雖然沒有前線戰士那么耀眼,然而他們的貢獻依舊會永遠載入史冊。
在接近十年的戰爭歲月中,高達千萬人民群眾和幾十萬支前民兵和民工都在后方鼎力支持,為前線的將士們鼓舞起了士氣。
而且,還有民兵連成員在邊境線上主動出擊圍殲地方特工隊,成功俘獲了幾名越南情報人員,繳獲了槍支若干。
此外,為了能讓各個軍區醫院血液充足,云南百姓更是主動獻血,起到了帶頭作用,這些舉動也挽救了很多受傷戰士的生命。
正是因為軍民同心,才有了最終的勝利。
在戰爭結束后,1990年,云南煙草公司下屬單位還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了“支前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這也是對他們提供物資極大的肯定。
這也充分展現著一個道理:軍隊打仗,人民就是靠山。
而香煙供給,不過是其中一個表現。
真正的勝利,是民心所向,一往無前。
何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