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湘雅常德醫院口腔接診了一個10歲的女孩,小朋友平時有咬下唇的習慣,喜歡吃辣條,半年前發現下唇長了一個透明的小泡泡,開始沒在意,后來吃飯時經常咬到泡泡,反復破潰,泡泡變成白色了,一直不消退。女孩把這個情況告訴家長后,家長嚇壞了怕是口腔腫
近日,湘雅常德醫院口腔接診了一個10歲的女孩,小朋友平時有咬下唇的習慣,喜歡吃辣條,半年前發現下唇長了一個透明的小泡泡,開始沒在意,后來吃飯時經常咬到泡泡,反復破潰,泡泡變成白色了,一直不消退。
女孩把這個情況告訴家長后,家長嚇壞了怕是口腔腫瘤,急忙帶女孩來到湘雅常德醫院口腔科就診。
(下唇長泡泡)
康霄主治醫師、王紫君醫師接診了女孩,經檢查,考慮診斷為“下唇粘液囊腫”,因反復刺激形成瘢痕,建議患兒手術治療。
患兒接受局麻手術后,囊腫連同粘膜下周圍的腺泡組織一并清除干凈。切除的囊腫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下唇粘液囊腫。
夏天來了,大家都喜愛吃燒烤、麻辣小龍蝦、啤酒,可能狼吞虎咽時一不小心咬到了嘴唇、舌頭,結果長出了個透明小泡泡,還一直不消退。
有些小朋友們總喜歡咬嘴唇,吸吮嘴唇,突然有天發現,嘴唇上也長出個小泡泡了。這些情況都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大家平時生活中應加強口腔衛生,戒除吸吮、咬唇的不良習慣,若發現嘴唇上長了“泡泡”,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泡泡反復出現,需到醫院及時就診。
什么是粘液囊腫?
粘液囊腫又稱粘液腺囊腫,在口腔粘膜下組織內,分布著數以百計,能分泌無色粘液的小涎腺,稱為粘液腺,以下唇、軟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
其排泄管開口于口腔內,由于排泄管受到創傷,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腫。常見于下唇,且多發生有咬唇、吸吮嘴唇習慣者。
囊腫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狀小泡,表面覆蓋正常粘膜,出現數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現,多次復發后粘膜產生疤痕組織,使半透明水泡變成白色硬結。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雅常德醫院 康霄 王紫君 江勝男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點擊“了解更多”,速掛【湘雅常德醫院】專家號!
王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