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沒有一款車,11萬落地,后排和后備廂空間大,非SUV,三大件技術成熟可靠,油耗低,底盤舒適,保養便宜,配置高,外形時尚的車?”這是我在“大家車言論”APP中的“大家車問”(可以付費向大咖提問任何問題)功能,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11萬說多
“有沒有一款車,11萬落地,后排和后備廂空間大,非SUV,三大件技術成熟可靠,油耗低,底盤舒適,保養便宜,配置高,外形時尚的車?”
這是我在“大家車言論”APP中的“大家車問”(可以付費向大咖提問任何問題)功能,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11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而那些購車需求對一些購車者來說又的確是切切實實存在的需求,可是要用11萬的預算完全滿足這些條件,似乎又是一道送命題無疑了。
預算不高,要求不低,限制條件各種多,差點被問倒,直到這款車的出現,啟辰D60。
簡單來說,啟辰D60是啟辰繼D50之后的又一款三廂轎車。D50基于頤達,而D60則是一款啟辰基于日產軒逸重新設計的車型。D60的車型平臺、軸距參數、三大件和軒逸是幾乎(不把話說死,這是給自己留后路)一樣的。
D60和軒逸的主要區別是,通過一系列的內外部重新設計,統一了啟辰的家族化設計,并且優化設計的成本構成(降本的優雅說法),讓D60可以裝著合資品牌的三大件,賣著和中國品牌短兵相接的價格。
D60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吉利的帝豪GL。無論是車身尺寸、軸距還是動力參數,兩者都有著高度的相似。甚至連配置表,兩款車的相似價位車型,D60仿佛是看著對方來定配置的,配置水平極為接近,細節差異只有兩三項。所以這次的車評,我會用帝豪GL來做D60的“假想敵”或者說參照物,讓大家在選擇時,多一個評價的維度。
D60的技術背景不需要再多做普及了。落實到實際體驗方面,這套HR16發動機加Jatco CVT變速箱的匹配依然是熟悉的味道,順暢是最主要的基調,響應性也是日產式的節奏,慢小半拍,但不會妨礙你的提速過程,該超車的間隙還是能順利超車。爆發力表現不溫不火是情理之中了,畢竟1.6自吸發動機,物理極限就擺在這里了。想找一些動力的激情來發泄,D60不是那杯茶,還是另請高明吧,名爵MG 6更適合動力愛好者。
動力的部分,和吉利GL 1.3T相比,加速表現并不落下風,而動力響應性、油耗要優于帝豪GL。GL在新車評的長測項目和汽車之家的用戶平均油耗,都落在8.8~9L/100km之間,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真實的油耗數據。而D60的綜合油耗大致能控制在7.5L/100km。油耗的差異,和GL車重比D60多了100公斤有一定關系。
不過GL比D60多出來的100公斤車重,在拼油耗的時候是劣勢,而在營造底盤高級感方面就是優勢了。帝豪GL的底盤行駛品質要比D60更厚實和高級。車身極擅長壓住路面,仿佛路面的起伏對它來說不是個事兒一樣。相比之下,D60的濾震雖然也是以舒適為主調,但是和GL相比就顯得比較生硬了,路感和彈跳感都比較強。
D60和帝豪GL的軸距數據都“巧合地”鎖定在2700mm。D60的后排空間和軒逸相比沒有任何縮水,都是變態地大,越級地大,即使放在B級轎車,也有一席之地。而且后排的配置也挺豐富的,中間頭枕、中央扶手、后排空調出風口,在D60上都沒有因為成本的原因被閹割,還是保留了該有的對后排乘客的友好度。
當然,D60也有一些令人蛋疼的地方。
第一,外形是很多人集中吐槽D60的點。它的外形設計太照顧功能性了,前懸預留了很多應對碰撞的緩沖空間,而后半部分則以第二排乘客的空間和后備廂的容積(多達525L)為先,造型的比例有點別扭了。前后懸都很長,整體感覺就有點兩頭重中間輕,視覺重心不穩定。這讓不少人對D60的第一觀感是“笨”,還有不協調。
第二,細節設計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中控臺最底部有一個小型的儲物格,行駛過程中手機塞進去很就手,可問題就在于,停車前忘了把手機取出的話,熄火掛P擋就會把手機卡死在這個儲物格里面,多少影響了便利性。還有內飾大膽使用的拼色細節,材質比較有廉價感,因此這種拼色反倒起了反效果。
總的來說,D60的確是一輛三大件技術成熟、可靠,空間適合一家滿載出行,同時配置比較豐富的車,能夠在有限預算內,滿足配置豐富、使用成本低的要求。外形這東西嘛,閉著眼睛都一樣……
2017,更多首發視頻、專業觀點,就在公號“大家車言論”!
高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