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雪豆拆區風波在經歷了粉絲節、5.0的大版本更新后,國服的《最終幻想14》(以下簡稱FF14)又迎來了一次熱潮。從四面八方涌來的媒體贊譽讓現有的玩家高興不已,也讓很多已經AFK的玩家們準備回到這片充滿幻想和傳奇的水晶大陸。但好的開頭并不
作者:雪豆
拆區風波
在經歷了粉絲節、5.0的大版本更新后,國服的《最終幻想 14》(以下簡稱FF14)又迎來了一次熱潮。從四面八方涌來的媒體贊譽讓現有的玩家高興不已,也讓很多已經AFK的玩家們準備回到這片充滿幻想和傳奇的水晶大陸。
但好的開頭并不意味著接下來也會一帆風順:每一個網游在大版本更新之后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排隊”。
畢竟沒有什么人想在勞累了一天之后,還要回家面對“打開自己想要玩的游戲卻還要等待六千名以上的排隊序列,到睡覺前也無法登陸游戲”的結果。
國服的FF14在更新4.0的時候就已經對5.0的排隊情況作出了警告:有玩家統計過國際服FF14單個服務器承載量是10萬人,而2018年中旬國服一區(陸行鳥區)的玩家承載量已經突破了25萬。多虧在一區實行的“絕育”政策,把想新玩家導流到了最新的服務器二區(莫古力區)緩解了一部分壓力。但更新了游戲內容更加豐富的5.0版本之后,固有玩家和回歸玩家的數量激增又會使服務器的承載達到一個新的頂峰。
排隊的再次出現可以說是歷史的再次重現,只不過這一次來的更猛烈了些。
伴隨國際服5.1版本《白之契約,黑之密約》的上線,聯動《尼爾:自動人形》的大型副本,“伊修加德復興”的實裝、“絕亞歷山大討伐戰”的登場……這些充滿十足吸引力的新內容不斷地放出在不斷撩撥著國服玩家們心弦的同時,排隊到凌晨的苦楚似乎又在同時隱隱約約地浮現了出來。
不堪忍受排隊的玩家們早早地轉服去了二區,剩下留在老一區的玩家們即便是面對開出了豐厚轉服補償的舉措,手上卻始終也沒有按下官方網站上“同意轉服”的按鈕。
畢竟不少老玩家在服務器里已經與其他玩家結下了多年的網絡友誼——或在副本里一同戰斗,或在主城置地賺錢。轉服就像是將這些根基一刀斬斷,預示著一切人際關系都需要重新構建。對于網游而言,親友、部隊這種人際關系是構成游戲內容的重要一環,除了打趣稱呼為“自閉型玩家”的單機內容愛好者之外,老玩家們都不怎么希望自己在游戲中積累下來的回憶就這樣一筆帶過,重頭再來。
但該來的總會來,國服拆區的消息在12月11日突然公布,而兩周后國服的5.05高難副本“伊甸零式”也就要開放。8天后拆區,13天后開版本,太過倉促的時間節點讓玩家們措手不及。
反對的的玩家表示“沒有事先告知調研就強拆讓人失望”,贊同的玩家表示“長痛不如短痛早就該拆”。無論拂曉組(運營團隊的昵稱)這次的拆區公告是否選擇在了正確的時間里,無論玩家們在微博、QQ群、貼吧上爭鋒激烈地辯論,“生離死別”的日子卻并沒有放緩來臨的腳步。
在馬上開放高難度副本“伊甸零式”之前,專心生產的玩家與攻略副本的玩家們都開始了自己手頭的事情。有的玩家開始拋售自己囤積的材料;有的玩家開始在自己的房子里舉辦親友聚會;有的玩家最后一次湊齊八個人從頭到尾打一遍所有的副本;也有的玩家開著車騎著鳥,跟朋友們在各種景點拍照合影。
來自B站up主@wy哭哥,友誼地久天長可給整哭了
畢竟這一次拆走了,即便是QQ群微信群還能聯系,但游戲內就基本等于再也見不到了。
分離之殤
經歷了將盡24小時的維護后,頂著一千左右的排隊序列的我看了一眼時鐘,也正是玩家們上線最為密集的晚上7點。相比較之前動輒七八千的序列,這次的拆區看來確實起到了緩解的作用。打開有關FF14的QQ群看了一眼,似乎去了新區的大家也都安全著陸。
正在看著大家的聊天,突然聽到游戲內響起了熟悉的提示音。我切回去一看,發現是隔壁部隊的隊長,粉絲節上跟我有一面之緣的拉拉肥戰士在跟我打招呼。
“喲,掛機呢?”他對我做了一個撫摸的動作。
“沒,就上線看看有啥變化。”我回摸了他一下,下意識地問道:“你們部隊有人走了嗎?”
“別提了,剛組的固定隊,MT跟奶媽走了,這又得重新招。”看到他頭上掛著的隊友招募圖標,我順手打開“跨服招募”看了一眼,求固定隊的字眼從上到下被刷了屏。畢竟在拆區之后,很多剛組齊成員的固定隊又要面臨著重新招募。
“不過這次拆區至少也比開荒了一半再拆了要強,不然進度可就都廢了。”他的文字中混雜著不滿和妥協的語氣。
“那你親友有被拆走的么?”
“還行吧,不過好歹還在一個群里,偶爾能說說話。”戰士換了個扛著斧子的姿勢“就是不知道以后沒法一起打本了,他會不會覺得寂寞啊……”
道別了隊長,我打開好友列表,發現有幾位好友的名字已經變成了“找不到該角色”。
住宅區好幾套空置的地皮前擠滿了等待房屋購買權CD的玩家們——這些地皮是轉移到其他區的玩家們所留下來的東西。除了被強制拆區轉走的人,也有跟著親友一起離開、或者想去新服賺第一桶金的玩家們主動選擇了轉服。
這讓我突然想起FF14的另一樂趣——“RP店”的廣告,似乎在招募板上也變得少了很多。
RP店的RP,指的就是“Roleplay”:玩家需要先設立一個自己的人設,然后把自己代入到游戲世界中。RP玩家們會盡量去扮演一名真正生活在其中、且符合游戲世界觀設定里的人物。最早來自歐美桌游文化的的RP玩法,在國內起步比較晚,而不怎么接觸RP文化的玩家理解起來或許就跟“過家家”差不多。
比起《魔獸世界》這種歐美的RP玩法,FF14的RP玩法似乎更具有日系特色。除了會扮演游戲中NPC的“戲服黨”以外,由于FF14提供了住宅區和房屋系統,有些玩家會用游戲內的住宅系統裝修成各種主題的店鋪,咖啡廳,劇場,課堂等等。
玩家們會利用這些場地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活動:有玩家會開辦關于“艾歐澤亞”地理知識的講座,場場爆滿;有的玩家會提供舞蹈演出,甚至做到了巡演的規模;有的將房屋做成了密室逃脫,對新玩家免費;有的玩家們自發組成了樂團,演出水平之高導致門票一票難求;也有像是深夜樹洞一樣的“指名店”——只需要花一點金幣就可以在沙發上與店員聊天談心。
我所在的服務器中有一家名為“天海座”的RP劇團,之前因為將歌舞伎嘗試搬到FF14的舞臺里,甚至還為公演用心地畫了浮世繪風格的海報而在微博上引起了話題。一想到拆區可能會影響演員們的變動,這一票難求的公演之后仍然能夠如期上映嗎?
看到劇團團長“織田三郎”正在白銀鄉的劇院門口發呆,我決定上去采訪他一下。
“我們這邊的話和一些常規的指名制RP店有些不同,是以幾個月內進行劇本編寫和排練,然后再公演的劇院性質RP店。其實最開始是4.0末期,我一天晚上去了一個劇團那邊看了一場表演,看完后我就想自己也嘗試弄一個劇院,因為我比較喜歡傳統文化,所以一開始就想著把一些傳統的表演形式帶入這個游戲中來。后來想,或許歌舞伎表演能夠讓觀眾感覺很有趣,所以第一次表演就決定將《義經千本櫻》改編為舞臺劇來表演……”
三郎是個一口氣會給你灌輸一大段話的人,猛地一看還頗有點兒壓迫感。
FF14的RP劇團就是用游戲中玩家的人物,扮演成劇本中的相關角色。在合適的時機說出臺詞,做出動作和表情,同時后臺要有專門的玩家負責燈光、特效、房屋背景音樂的播放。不簡簡單單只是角色上去打一遍臺詞,走位,卡點,一場劇的排練時間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在游戲中看舞臺劇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而組成這個舞臺劇的成員們卻又都是其他玩家,讓人感覺有種說不出的真實感。
“拆區對你們的演出有影響嗎?”我趕緊轉移了一下話題。
“我們劇院的話受到的影響不是特別嚴重,絕大部分成員都在一區,沒在的也轉區或者建了小號過來。比較頭疼的是一些客人被轉到了三區,之后也估計只能用小號來看表演了吧。還有一些我們想要邀請前來觀看預演的觀眾也去了三區,不知道還能不能過來。最后可能就是我們想要合作的RP店轉走了,非常可惜了。”
“這公演還能跟其他RP店合作?”
“我最開始的想法是與一些指名制的RP店合作,然后客人來排隊買到票后還沒開演的話,可以用該票去合作的RP店折扣消費,這樣可以免去無聊的等待時間,也不用擔心離開后位置就被占了,然后RP店那可以提供店員陪同看劇和低價出售限量票這樣的服務,不過因為第一次公演手忙腳亂的,就沒實施了,再加上現在一拆還是有點亂,等以后再說吧。”
雖然我很少去RP店消費,但能夠有這樣的思路,感覺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失為一個頗有商業頭腦的點子。
“那目前關于排練和公演這塊,應該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吧?”我緊接著追問了一句。
“是的,只是因為零式開太晚,所以會稍微推遲下公演時間。”
RP玩法讓游戲變的充滿了樂趣,也增加了玩家與玩家之間的互動。但因為拆區人員的變化也勢必會改變玩家與玩家們的距離,那些平日給玩家們帶來超脫于游戲本身之外快樂的RP店們,現在以及未來又會變成什么樣呢?
RP劇團公演其實大概是這個樣子的,很有意思
之前在粉絲節遇到做“時尚艾歐澤亞”系列視頻的樂樂子也覺得并沒有特別大影響。畢竟制作人吉田已經讓FF14實現了了跨服傳送的功能:只要同一個區內,玩家可以隨意跨服移動。唯一沒有解決的就是跨大傳送區——吉田坦言,實現這個功能的難度是真正的“魔法級”。
但做FF14相關視頻就需要很多參演者。而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玩家也有可能在這次的拆區風波中未能幸免于難。一旦被拆到了另外一個區,在吉田的“魔法”沒有真正研究明白之前,只有“轉到對方區新開服務器”唯一的辦法。
“因為原先大部分都是萌芽池的用戶所以還好,但是有幾個親友被拆出去了還是很難過的。”她表示。
5.0前一天的截圖,“里面有個人已經走了”她說道。
“那比如拍攝計劃什么的因為拆區有調整嗎?”
“拍攝計劃目前是暫停狀態,因為我三次元比較忙加上大家年底了都還爭業績了,還有之前好幾個人考研就沒有安排……影響肯定會有的,不過還好,畢竟之前基層人員都是同一個服務器的——都在萌芽池嘛。”
“之前聯系比較緊密的親友,在被拆走了后交流方面會有影響嗎?比如聯系不多了或是不怎么聊游戲了?”
“并沒有,我們都在一個QQ群里,所以交流影響不是很大,對方也在一區開了小號,圣誕節這幾天活動嗑了直升包主線包。”在拆區的同時,一區也開放了新號注冊。對于一些只執著于拍照的玩家而言,小號或許也是一個解決辦法。
比起開荒的固定團,對于面向整個大區玩家的RP店而言這次拆區影響似乎對他們更大了一些。
“影響肯定是有的,因為店員有一部分都被拆出去了,還有一些店內的常客也被拆出去了,店員需要重新招,之前建立的一些客源也是有了一定的影響。”一位負責RP指名店運營的工作人員這樣對我抱怨道。
“因為有些客人可能只是單獨只喜歡某一個店員,然而這個店員不在了之后,客人可能也就不來了,這種情況也是有發生的。”
RP指名店算是在FF14中的特色店了。有可以隨時進去跟店員聊天的,也有可以花錢一對一聊天的,店員們自帶自己的人設,無論是消磨游戲時光還是想找人傾訴,RP店都是一種基于游戲之內卻又拓展處新的可能的玩法之一。
“這一次拆分,您那邊的店員大概被拆走了多少呢?”
“差不多有不少,但是也有一些轉區回來了的,但是數量并不多……總體還是被拆走了約25%左右。”
本身有三十多名店員的這家RP店突然離開了1/4的店員,帶來損失的顧客只會更多。“目前您的RP店還在營業嗎?”我追問到。
“目前沒有在營業了,還需要時間來調整。”
在我的深入問詢下,我才知道這個調整蘊含了更多的含義:店鋪的裝修要經常更新,才會讓玩家覺得有新鮮感,而店員的排班表在因為人員缺失有了較大調整之后,還需要重新招募其他其種族和人設的新店員。但畢竟RP店更依靠社交,在拆區變動之后,所帶來的影響也自然被放大了好幾倍。
拆區分流了玩家,也的的確確改變了一些玩家的游戲狀態。
尾聲
兩個多月過去了,對拂曉組鋪天蓋地的非議也漸漸地冷卻了下來。在這兩個月當中,“排隊幻想14”的名字已經從發泄憤怒的突破口變成了玩家茶余飯后的槽點,從幾千人的漸漸降到幾十人的數字來看,排隊所帶來的風波似乎已經暫時停歇。
但排隊的痛苦卻不曾被一些玩家們所遺忘,也同樣讓拂曉組們提心吊膽。在5.0剛開服的60天里,絲瓜在微博上發表了大長段的解釋說明,憤怒的回應卻永遠占了評論區的多數;日方總制作人吉田直樹親自寫信致歉,卻也被一些玩家們認為是被拂曉組拿出來做了“擋箭牌”。大家互相都有苦衷,但想要談及“理解萬歲”卻又像天方夜譚一樣。
所有的矛盾點都指向排隊,而想要解決排隊的最好辦法,似乎也只有“拆區”這一條路可以選擇。
拆區這件事并不是國服的難題,國際服也同樣有過。北美服務器與歐洲服務器都因負載而被拆散成若干負載量不高的大區。有前車之鑒,國服的拆區在很多玩家眼里看來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在玩家認為“應該”準備拆區的時候,拂曉組采取的“按兵不動”的策略就等于火上澆油,更加激怒了玩家們對于運營不作為的看法。玩家們開始在知乎、貼吧、NGA等等版塊上分析:是不是因為經歷過“合服靈災”的事件,讓拂曉組畏手畏腳了起來?
“合服靈災”來自2.0版本的運營問題。游戲戲本身內容的不充足導致了玩家們的流失,同時大量的服務器因為分散了本身就不多的玩家而變成了“鬼服”、“村服”。結局就是拂曉組整合并將玩家收束到了幾個相對較大的服務器中。雖然拆服開服確實需要時間來規劃,采購服務器、部署、與日方之間的商議溝通……時間上的成本是無法簡單地用一個“拆”字就能夠估算出來的。但畢竟經歷過上述慘痛的教訓,對于服務器的處理方面“捉襟見肘”的舉措,在玩家眼里看來也確實像某種PTSD的反應。
拆區引發的爭議似乎已經平靜了下來,當我最近再次上線的時候,一些RP店已經開始在招募板上掛起了營業的牌子,交易版上的材料價格開始趨于平穩,三郎私聊我說下場公演還有一個月“記得一定要來看”。就像兩個月前的時光一樣,玩家們在游戲中又如同往常一般在艾歐澤亞開始了屬于自己的第二生活。
我切回以往的QQ親友群,雖然大部分的朋友都轉移到了三區,但大家聊起天來還像往常一樣熱鬧。
只不過我卻突然發現,在對話框中打好的“副本開組來人”幾個字后,卻怎么也按不下去發送的按鈕了。
馬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