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春節過后,國內小麥現貨市場購銷正值恢復之中,各地報價基本穩定,華北小幅上漲。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交易周投放52萬噸,成交率高企,但成交價格有所下降。對于后市的小麥市場,筆者認為,隨著節后各級儲備小麥輪出和政策拍賣的穩定投放,市場糧源供應增多。
春節過后,國內小麥現貨市場購銷正值恢復之中,各地報價基本穩定,華北小幅上漲。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交易周投放52萬噸,成交率高企,但成交價格有所下降。
對于后市的小麥市場,筆者認為,隨著節后各級儲備小麥輪出和政策拍賣的穩定投放,市場糧源供應增多。而需求端面粉銷售相對轉淡,玉米小麥價差恢復正常,飼料替代優勢減弱。預計節后內小麥依舊高位調整,由于新麥產情尚不明朗,小麥預期依舊偏強。
2月14日中儲糧網小麥成交結果:
江蘇分公司計劃銷售2018年小麥3000噸,全部成交,底價2880,成交價2930。
河南分公司計劃銷售2017年、2018年小麥5.3萬噸,成交3.87萬噸,成交率73%,底價2880,成交價2880-2920。
成都分公司計劃銷售小麥12622噸,全部成交,均價3060。
市場購銷逐步恢復,麥價整體高位穩定
據市場反映,當前面粉企業陸續恢復開機,但開機率較低,且多以消耗節前備貨庫存為主,提價收購小麥意愿不強。從往年情況來看,每年春節后至五月份是面粉銷售的傳統淡季,企業開機率較低,對小麥采購需求將有所減少。
中央氣象臺預計,2月整體我國北方冬麥區氣溫正常至略偏低、降水偏少,但土壤底墑較好,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和返青起身影響不大。據了解,由上年播種期天氣異常,導致部分地區播種推遲,小麥越冬期弱苗比例偏高,預計后期天氣變化及新季小麥生長狀況將成為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政策拍賣如期舉行,保供穩市
2月9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計劃銷售最低收購價小麥和國家臨儲小麥52.39萬噸,實際成交52.02萬噸,成交率97.7%,平均成交價2589.65元/噸,較上期下跌44.94元/噸。
從本次交易情況看,由于拍賣小麥性價比優勢高,用糧企業參與熱情不減。
另外,節前由于政策性小麥密集進入市場,一些企業節后將會履行合同,因此競價的熱情也不如節前高。據統計,2022年1月份,最低收購價小麥和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成交199萬噸,中央儲備小麥累計成交112萬噸,還有各地地方儲備小麥投拍入市。
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告顯示,2月16日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2014-2019年小麥50萬噸,其中安徽9.5萬噸,河南33.1萬噸,浙江3萬噸,陜西1.9萬噸,山東0.71萬噸,寧夏0.2萬噸,河北1.6萬噸。本期江蘇無標的投放,增加了山東、浙江地區投放。
2月23日小麥拍賣提早發布
麥價高位震蕩,預期依然偏強
前瞻后期的小麥市場,受節后市場階段性供需矛盾緩解的影響,預計小麥價格或將維持高位調整,鑒于新麥產情尚不明朗,市場依舊處于強預期。
目前國家糧食庫存充裕,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的比例超過了70%,小麥庫存可以滿足1年半的消費需求。據統計,截至目前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仍在四千多萬噸左右。盡管庫存數量同比出現明顯下降,但仍占到國內小麥年消費量的近三分之一。可以確信,目前的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依然對市場有著絕對的調控能力。
春節前成交的小麥目前還有大量沒有出庫,節后這些小麥將會陸續充實用糧企業庫存。另外春節過后市場將進入中央和地方儲備集中輪出階段,3、4月份或將迎來輪換出庫高峰。各級輪出小麥大量進入市場,將會增加市場的有效供給。
通常春節后是面粉消費的淡季,但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面粉銷售旺季與淡季的區分并不十分明顯。預計節后隨著市場的恢復,面粉銷售速度雖不及節前,但也不會明顯降低,價格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2021年我國進口小麥977萬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16.6%,超出配額約13.4萬噸,進口量創下紀錄新高。主要原因是玉米價格高企,供應偏緊,提振小麥在飼料生產中的用量,從而推高小麥進口。市場預計,2022年我國小麥進口量或將小幅下降,但整體仍會處于高位,對國內市場的調劑與供給能力提高。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