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學“胸痹”“心痛”范疇,中醫(yī)藥在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中的應用也是比較廣泛的。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氣短,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其病因多與寒邪內(nèi)侵,飲食不當,情志波動,年老體虛等有關。分別與西醫(yī)的冠狀動脈粥樣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學“胸痹” “心痛”范疇,中醫(yī)藥在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中的應用也是比較廣泛的。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氣短,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其病因多與寒邪內(nèi)侵,飲食不當,情志波動,年老體虛等有關。分別與西醫(yī)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區(qū)疼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以胸痛為主癥的疾病相類似。
西醫(yī)診斷標準
根據(jù)典型的發(fā)作特點和體征,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緩解,結(jié)合年齡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險因素,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心絞痛,即可診斷。發(fā)作不典型者,診斷要依靠觀察硝酸甘油的療效和發(fā)作時心電圖 的變化。發(fā)作時心電圖 者,可行 心電圖負荷試驗或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如負荷試驗出現(xiàn) 心電圖 陽性變化或誘發(fā)心絞痛時亦有助于診斷。診斷困難者,可行放射性核素檢查、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掃描/CT 血管造影 ( CTA) 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考慮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者,必須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
中醫(yī)病因病機
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發(fā)生與寒邪內(nèi)侵、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勞倦內(nèi)傷、年邁體虛等因素有關。本 病 病 位 在 心,涉 及 肝、脾、腎 等 臟,以“陽微陰弦”為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血、陰、陽虧虛,心脈失養(yǎng); 標實為寒凝、氣滯、血瘀、痰濁等痹阻胸陽、阻滯心脈。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主要證候要素包括血瘀證、氣虛證、陰虛證、痰濁證、氣滯證、陽虛證、寒凝證等,主要證候要素組合包括氣虛血瘀證、氣滯血瘀證、氣陰兩虛證等。
辨證論治
中醫(yī)治療胸痹心痛歷史悠久,方法豐富,至今臨床仍卓有療效。
1 心血瘀阻證
胸痛以固定性疼痛為特點,癥見面色紫暗,肢體麻木,口唇紫暗或暗紅,舌質(zhì)暗紅或紫暗,舌體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紫暗,脈澀或結(jié)代。治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方選冠心 2 號方
( 川芎、赤芍、紅 花、降 香、丹 參) 加 減。若 胸 痛 劇 烈,畏寒肢冷,脈沉細或沉遲,陽虛血瘀者,可加蒲黃、延胡索、桂枝或肉桂、細辛、高良姜、薤白等溫通散寒之品; 若伴胸悶痰多、舌苔膩脈滑,痰瘀互結(jié)者,宜加滌痰湯;豁痰宣痹; 若伴舌苔黃膩,痰瘀熱互結(jié)者,宜加溫膽湯或小陷胸湯化裁。
中成 藥 可 選 用 精 制 冠 心 片,復 方 龍 血 竭 膠囊,地奧心血康軟膠囊,冠心舒通膠囊等
.2 氣滯血瘀證
胸痛以胸悶脹痛,多因情志不遂誘發(fā)為特點,癥見善太息,脘腹兩脅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舌紫或暗紅,脈弦。治以行氣活血、通絡止痛,方血府逐瘀湯( 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牛膝、川 芎、桔 梗、赤 芍、枳 殼、甘 草、柴 胡)加減。若脹悶顯著,氣滯明顯者,可加用沉香; 若胸痛顯著,血瘀明顯者,可加用失笑散、延胡索、姜黃、郁金; 若伴呃逆,胃氣上逆者,可加用丁香、檀香; 若心煩易怒、口干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氣郁日久化熱者,可加牡丹皮、梔子;若伴便秘、大腸積熱者,可加用枳實、厚樸、桃仁,便秘嚴重者可加當歸龍薈丸、通瀉郁火。
中成藥可選用血府逐瘀膠囊
冠心丹參滴丸、心可舒片、樂脈丸、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3 痰濁閉阻證
胸痛以胸悶痛為特點,癥見痰多體胖,頭暈多寐,身體困重,大便黏膩不爽,舌苔厚膩,脈滑。治以通 陽 泄 濁、豁 痰 開 結(jié),方選瓜蔞薤白半夏湯( 瓜蔞、薤白、半夏、白酒) 加減。
若氣塞、氣短、咳逆、小便不利,痰飲內(nèi)阻者,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湯; 若氣塞、氣短、心下痞滿,氣滯明顯者,可用橘枳姜湯; 若伴痰黏稠色黃,苔黃膩,脈滑數(shù),痰熱互結(jié)者,可用小陷胸湯或黃連溫膽湯。若飯后心絞痛發(fā)作者,可加陳皮、炒白術等健脾化痰之品。痰瘀互結(jié)證患者,中成藥可用丹蔞片。
4. 寒凝心脈證
胸痛以卒然心痛如絞,感寒痛甚為特點,癥見形寒肢冷,冷汗自出,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苔薄白,脈沉緊。治以溫經(jīng)散寒、活血通痹,方選寬胸丸( 蓽茇、高良姜、細辛) 加減。
中成藥可選用冠心蘇合丸。
5 氣虛血瘀證
胸痛以胸痛胸悶、勞則誘發(fā)為特點,癥見氣短乏力,身倦懶言,心悸自汗,面色淡白或晦暗,舌胖淡暗,脈沉澀。治以益氣活血、補虛止痛,方選八珍湯( 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生地黃、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 加減或雙和散( 黨參、茯神、制遠志、丹參、雞血藤、沒藥、琥珀、香附、石菖蒲) 加減。若氣不上接、乏力 較 甚,氣 虛 明 顯 者,可 加 升 陷 湯( 黃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 若胸脹痛,心中氣塞,短氣,氣滯明顯者,可加用橘枳姜湯; 若伴痰多體胖,身體困重,兼有痰濁者,可加瓜蔞薤白半夏湯; 若伴痰黏稠色黃,苔黃膩,脈滑數(shù),兼有痰熱者,加小陷胸湯; 若伴口干多飲,舌紅脈數(shù),
兼有瘀熱者,加牡丹皮、丹參、姜黃、赤芍等。
中成藥可選用通心絡膠囊、養(yǎng)心氏片、正心泰片、腦心通膠囊。
6 氣陰兩虛證
胸痛以胸悶隱痛、遇勞則甚為特點,癥見氣短口干,心悸倦怠,眩暈失眠,自汗盜汗,舌胖嫩紅少津,脈細弱無力。治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方選生脈散( 黨參、麥冬、五味子、黃芪、炒白術、茯苓、甘草) 加味。若伴納呆、失眠,心脾兩虛者,可加用茯神、半夏曲健脾和胃,柏子仁、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 若兼見舌體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紫暗,兼有血瘀者,加用冠心2 號方。
中成藥可選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益心舒丸。
7 心腎陰虛證
胸痛以疼痛時作時止為特點,癥見腰膝酸軟,心悸失眠,五心煩熱,口燥咽干,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以滋陰清熱、養(yǎng)心安神,方選左歸飲( 熟地黃、山藥、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 加減。若心煩不寐,舌尖紅少津者,可加用酸棗仁湯、黃連阿膠湯; 若心悸或怔忡癥狀明顯者,可加用天王補心丹; 若伴畏寒肢冷、自汗盜汗,陰陽兩虛者,可加用二仙湯; 若舌體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紫暗,兼有血瘀者,加冠心 2 號方。
中成藥可選用心元膠囊。
8 心腎陽虛證
胸痛以胸悶痛,遇寒加重為特點,癥見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自汗神倦,面色 白,便溏,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脈沉遲。治以補益陽氣、溫振心陽,方選參附湯合右歸飲( 人參、附子、桂枝、熟 地 黃、山 茱 萸、山 藥、枸 杞 子、杜 仲)加減。若伴喘促、心悸、浮腫,兼水飲凌心射肺者,可用真武湯; 若伴痰多胸悶,兼有痰濁者,可加瓜蔞薤白半夏湯; 若舌體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紫暗,兼見血瘀者,加用冠心2 號方; 若憋喘明顯,咯黃痰,甚至夜間不能平臥,痰熱壅肺者,可先用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慢性病那些事#
張同遠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