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懂車帝原創彩麗美[懂車帝原創行業]“3月以來,在疫情反復、芯片短缺等背景下,油價連連上漲,新能源汽車雖然也排隊漲價,但卻更香了?”造車新勢力三巨頭陸續發布最新財報隨著造車新勢力紛紛公布3月交付數據,新勢力三強“蔚小理”格局再生變,其中,
文:懂車帝原創 彩麗美
[懂車帝原創 行業]“3月以來,在疫情反復、芯片短缺等背景下,油價連連上漲,新能源汽車雖然也排隊漲價,但卻更香了?”
造車新勢力三巨頭陸續發布最新財報
隨著造車新勢力紛紛公布3月交付數據,新勢力三強“蔚小理”格局再生變,其中,小鵬汽車以超1.5萬輛的成績(15414輛)再次登頂新勢力單月交付榜首;理想汽車交付1.1萬輛(11034輛)再次超越蔚來(9985輛)排名從2月第一跌落至3月第三;蔚來則跌出前三,位列新勢力3月交付榜單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新勢力大黑馬哪吒汽車實現逆勢蟬聯第二(12026輛),僅次于小鵬汽車;零跑汽車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大關(10059輛),躋身排行榜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單車型交付方面,小鵬P7的表現尤為亮眼,首次突破9千輛,3月份共交付9183輛,創下造新勢力純電車型的全新紀錄,距離“單月交付突破萬輛”近在咫尺。
可以看出,以“新勢力”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均普遍增長,不久前的這波新能源汽車“漲價潮”,對3月的車市似乎并未造成太大影響,反而迎來了“漲價潮”前的狂歡。
這回將視線拉到更長遠的2021年,面對不斷變化的挑戰,蔚來、理想、小鵬作為頭部三強,究竟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誰的生存狀況最好?透過最近發布的年度系列數據,不難窺見其新能源賽道中“頭號玩家”們的危與機,和下一步“棋子”的落點。
“燒錢大戰”何時休停?研發投入不斷擴大
作為新勢力頭部三強,蔚來、理想、小鵬于3月剛剛完成港股聚首,隨之也拉開了新一輪角逐。橫向對比“蔚小理”三家企業2021年成績單,無論是交付量還是營收層面,“蔚小理”均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尤其是過去一年里,三家品牌年銷量在10萬輛關口僅差“臨門一腳”。其中,小鵬汽車2021年交付量最多(98155輛);緊隨其后的便是蔚來(91429輛),同比增長109%;其次是理想汽車(90491輛),同比增長177%。不過,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蔚小理”并沒有在2021年擺脫“燒錢”的命運,而小鵬汽車交付量最多,也并不代表營收最高。
根據官方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營收最高的是蔚來汽車,總營收為361.4億元,同比增長122%,遠超過位列第二的理想汽車(總營收270.1億元,同比增長185%),而小鵬汽車總營收雖然最低(209.9億元),但其增速最快,同比增長為259%。
其中,蔚來得益于更高的單車售價,其汽車銷售收入為331.7億元,同比增長118.5%,平均每輛車的售價為36.3萬元。理想汽車則以“單車戰略”取勝,創下單一車型的交付量最高。僅憑理想ONE“一己之力”,達到261.3億元的車輛銷售收入,其單車銷售額來到28.9萬元。相比之下,小鵬汽車則以量取勝,其車輛銷售收入為200.4億元,平均每輛車的售價為20.4萬元。
若從整車制造端來看,蔚來、理想、小鵬2021年的單車毛利分別為7.29/5.95/2.34萬元,其實已經好于許多中國傳統車企。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看來最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或許還是蔚來,其總營收與車輛收入之間還有一筆30億元的“其他收入”,而這一項小鵬汽車最低,僅為9億元。
在利潤方面,除了蔚來凈虧損收窄以外,理想與小鵬凈虧損仍然在擴大。其中,小鵬汽車以48.6億元凈虧損排名第一,同比增長78%;其次是理想汽車,其凈虧損為3.2億元,同比增長為112%;而蔚來凈虧損40.2億元,同比收窄24%。不過,高額的凈虧損并不代表盈利能力弱,畢竟,歷史上特斯拉的盈虧平衡在季度7萬銷量水平。
2021年,蔚來、小鵬、理想的現金儲備分別為554億元、435.4億元、501.6億元。接下來考驗三家公司領導層的是,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打造出品牌的差異化認知。
眼下,新勢力正處于起步后的上升階段,在資金投放里自然再苦也不能苦研發,再窮不能窮服務。
從財報中可以看出,2021年蔚來研發投入為45.92億,同比增長84.6%;小鵬研發投入為41.14億元,較去年(17.25億元)上漲138.4%;理想汽車研發投入則僅為32.86億元,投入增幅卻高達198.8%。
研發費率方面,小鵬研發費率降幅33.6%;蔚來研發費率降幅則為13%,而理想研發費率則實現4.6%的微增。結合蔚來、小鵬、理想三家的營收和凈利潤情況,在研發投入方面,蔚來保持相對穩健狀態,小鵬汽車對于研發的投入最堅決(持續高強度),而理想汽車則具備更突出的費用控制能力。
或許正是“先賺點錢,再投入研發”的支出邏輯,讓理想以-1.19%的利潤率目前最接近“盈虧平衡”,而蔚來、小鵬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1.12%、-23.17%,距離盈虧平衡尚有一段距離。
造車行業,“燒錢”在所難免,但對于成本的把控,蔚小理卻有各自的算盤。
從最貼近用戶的銷售層面來看,隨著新勢力門店的不斷下沉,單店的平均月銷數據也會持續下降。2021年,蔚來以387個門店數量排名第一,小鵬以357個門店位居第二,理想以206個門店排名第三。這也意味著,理想汽車以最少的門店規模,實現了和蔚來、小鵬差不多的交付量。
據悉,理想汽車也是2021年門店擴張最迅速的新勢力品牌,統計數據顯示,單店平均月銷方面,理想汽車以36.99輛排名第一,小鵬、蔚來分別為21.12輛、19.69輛。同時,隨著理想的瘋狂擴店,其單店平均月銷下降得也更為明顯。
不過,蔚小理的野心不止于此,手握超400億現金流,若想進一步擴大版圖,資金依然是一個先決條件。有意思的是,在各家財報會議上,三家企業對“毛利”的追求不盡相同。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我們希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盈虧平衡,2024年全年實現盈利”。同時,蔚來財務副總裁曲玉表示,“蔚來規劃2022年將繼續擴充充換電網絡,預計運營費用還會持續上升”,在他看來,“承擔短期內的虧損是蔚來的一個戰略性選擇”。
而小鵬汽車則表現得最為激進,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指出,“小鵬汽車的中長期目標是,將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并且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桿的幫助下,各項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
而2021年虧損面最小的理想汽車顯得最謹慎穩重,“我們的目標依然是,比上一年更高的毛利率?!崩硐肫噭撌既思娑麻L李想表示。同時稱,“十年以后,希望能夠做成蘋果公司一樣的水準,這是理想汽車想在智能電動車領域深耕并一步一步往下走的戰略定力和核心”,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李想曾透露希望將理想汽車打造成一家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蔚小理”狹路相逢?ET7、G9、L9交叉賽道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放在造車新勢力“領跑者”身上,或許可以接下句:“得供應鏈者得上風”。
即便蔚來、小鵬、理想并列“新勢力三強”這樣的定位,但從成立至今,三家公司由于不同的品牌定位和產品序列的規劃,還從沒進行過“正面交鋒”。
一直以來,除了理想汽車憑借一款家用SUV“理想ONE”打天下之外,小鵬汽車則主要靠著當家王牌——純電轎車P7來撐起整個銷量:2021年小鵬汽車全年交付量為9.8萬輛,其中P7貢獻60569輛,占比62%。而蔚來在剛剛交付的ET7之前,其車型清一色都是高端SUV。
回看2021年,蔚來的平均成交價為43萬元,理想為33.8萬元,而小鵬的平均成交價為21.2萬元。
進入2022年,隨著三家品牌分別開始豐富自己的產品矩陣,蔚小理已不約而同地交叉進入對方的賽道,一場刻不容緩的“純電動市場搶奪戰”即將拉開帷幕。
根據官方信息可知,蔚來將在2022年交付三款第二代技術平臺NT2車型;小鵬G9將于三季度上市及交付;理想L9預計4月16日正式發布。可以說,蔚來以ET7、ET5等彌補轎車缺失,小鵬則以G9填補中大型SUV空白。至于理想汽車,其將以理想L9為品牌帶來了第二款車型,并再度提高品牌調性。
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規模,這一邊,蔚來即將開始進行價格下沉,另一邊,小鵬、理想則正在推進品牌“向上”。
一直以來,蔚來都堅持走高端路線,其產品所在價格區間多與BBA等傳統車企重合,很少與小鵬、特斯拉等新勢力形成正面對抗,后者所在的細分市場競爭十分火熱。而正如李斌所說,“一個汽車品牌能容量的價格帶是有限大的”。據了解,蔚來最新車型ET5售價已經下探到32.8萬元,不久后也將進入“大眾化”市場推出全新子品牌。
李斌表示,“蔚來在主流高端市場,價格區間主要是5-10萬美元,但在3-5萬美元的價格區間,依然有非常大的市場,并且能夠達到一個合理的毛利率,就像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蔚來也將用一個新的品牌進入大眾市場。”
與此同時,李斌強調,“當然,通過完整的效率導向去設計毛利、也能夠有足夠毛利的產品,這是一個前提。我們不會犧牲毛利去進入大眾市場?!?/p>
對比來看,何小鵬的態度更為直入,在他看來,小鵬G9將進入更高的價格區間,進一步提升小鵬整體毛利率水平。結合最新產品信息,業內預計,小鵬G9的售價或將在35-40萬元之間。何小鵬表示,“小鵬G9將今年三季度如期上市發售,有望成為中大型純電SUV又一爆款 ”。
此外,何小鵬強調,接下來小鵬會大力推行平臺化,同時新平臺的制造工藝、技術,有助于小鵬汽車獲得更強的成本控制能力。他透露,小鵬汽車將在 2023年推出兩個全新車型平臺及其首款車型,分別是C級車平臺和B級車平臺,這兩個平臺都會使用超大型一體化壓鑄車身。
另一邊,為了填補40萬元以上產品線的空缺,理想汽車更大更貴的旗艦SUV——理想L9定于4月16日發布,價格區間為45-50萬元,面向下一個“從1到10”的階段,李想認為,理想汽車要延續優勢,也要補上短板。首先是繼續做好家庭用戶群體的產品,在每一個價格區間里(例如20萬到50萬元)提供更多產品;第二,繼續堅持高效率,持續大力進行研發投入,“基于同樣高的水準,保證公司取得出眾的經營狀況”。
長遠來看,總是會被一起提及的“蔚小理”,接下來的賽道或許殊途同歸,均價差異將進一步收窄。同時,其品牌各自特點也將在未來幾年內不斷顯現。倘若放開眼界來看,三家需要面對的對手遠不止對方。傳統車企已經全力入局電動車領域,“雙田”純電車型進入國內,BBA多款高端電動車型也齊發,新勢力們不僅要“互相競爭”還需要面對更多外來的對手。
瘋狂擴產毛利率劍指25%?加速智能化使估值溢價
除了賽道重合,蔚小理面臨的挑戰不止于此。
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再降30%,也就是大約會減少3900-5400元(非運營車輛);而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這也意味著接下來買新能源車可能要多花錢。
自去年年底以來,包括特斯拉、小鵬、極氪、零跑、哪吒等在內的多家車企旗下的純電產品,均相較2021年補貼后價格,均有幾千元到上萬元不同程度的上漲。
如果說1月份的漲價潮或多或少是受到補貼退坡因素影響的話,那么在最近一個月內所有車型價格上調幾乎都是收到了原材料和芯片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
新能源車價普漲之下,變革下的車市也將迎來全新競爭格局。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家車企也在不斷發力,加班加點瘋狂擴產。
春節期間,小鵬汽車對肇慶生產基地進行了技術改造,已于2月中全面恢復生產。目前小鵬汽車的肇慶工廠已實現P7、G3i和 P5三款車型的并線生產。同時,小鵬汽車已啟動肇慶工廠二期擴建項目,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內實現產能由10萬輛增加至20萬輛。
為了保持“狂奔”速度,理想汽車正在推進常州工廠二期的擴建,預計在2022年內將產能將提升至20萬輛/年。甚至為加速生產純電動車型,理想汽車接盤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北京現代第一工廠進行改造升級,整個項目投資超過60億元,計劃將于2023年年底投產,投產后,一期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產能。此外,理想汽車在財報中披露將在重慶兩江新區建設第三座工廠。
當前,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的產線升級在持續推進當中,預計在2022年中,其全線產能在將達到60JPH。此前蔚來曾于去年9月底,為改造升級產線,不惜耽誤當月新車交付,滿負荷工作10天。此外,蔚來位于合肥新橋智能汽車產業園區的第二生產基地也按照60JPH的生產能力規劃,計劃于第三季度正式投產。
整體來看,規模是盈利的前提,對于單車售價更高的蔚來而言,維持可持續增長的銷量更具難度。目前蔚來還沒有提價,但蔚來2022款ES8、ES6、EC6產品力也將迎來實現重大升級,搭載8155芯片和5G通訊模塊,以及其他若干優化改進。同時,蔚來方面表示,“預計升級后的車型及電池價格也將做相應上調”。
此外,隨著小米、華為、蘋果等手機企業相繼進軍汽車圈后,蔚來也開展了一波反向操作,開始跨界進入手機圈。在李斌看來,智能手機和智能電動汽車有很多共通的部分,“目前正處于調研階段”。實際上,不止是蔚來,為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早在半年前,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就宣布進軍手機行業,并成立手機公司。
對于眼下手機業與汽車業正加速融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車企跨界造手機,是它們基于現實的考量。借助手機,不僅能改進人車交互體驗,還能推動車企向數字化轉型。
小鵬汽車這邊,目前其在售車型智能化的滲透率是20%,這也意味著有近2萬輛車搭載了XPILOT。何小鵬認為,隨著2023年XPILOT4.0的推出,這一滲透率會達到50%以上。何小鵬還強調,屆時將有至少4款車型支持該系統。
此外,城市NGP作為小鵬汽車XPILOT3.5的核心功能,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技術開發。在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后,計劃于今年二季度末在首批城市推出城市NGP。何小鵬自信的表示,“從測試結果來看,在今年年內推出來的城市級NGP效果會比特斯拉FSD效果要好”。
而理想汽車正在補課“智能化”,李想表示,“為了補齊短板,從去年開始,我們就開啟了智能駕駛的全自研,從域控制器到下一代的電子電信架構、以及語音AI技術等方面都建立了強大的團隊?!?/p>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苗圩曾公開表示,非常贊同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提出的將AEB(自動剎車系統)作為車輛標配的建議,此舉將大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據悉,理想汽車在售及未來所有車型都會標配AEB。
在論壇上,苗圩表示,有了AEB系統,就會大幅度降低由于司機沒注意到而撞上車的可能性。道路交通安全的死亡和傷亡的人數都會大幅度的下降,“這個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成本也不是很高,AEB應該做成必裝件”。
李想曾坦言,“自從能夠開展全棧自研以后,團隊在算法和控制的進步速度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AEB的優異表現將會大大減少理想ONE的主動事故,除了保障家人的安全以外,由于事故率顯著的低于其他新能源車型,用戶每年用于保險支付的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雖然成為新勢力品牌中的“頭號玩家”,但“蔚小理”從未放棄奔跑。中信證券的分析師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行業銷量整體降速(從2021年的+180%下降為2022年的+40%),但三家新勢力憑借強勢的產品和渠道,均有望實現+100%或更高的增長。在估值層面,“智能化全棧自研能力”突出的三家新勢力將有望依賴智能化重獲估值溢價?!拔覀兩险{小鵬、理想、蔚來的銷量預測至20/18/18萬輛”。
寫在最后: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穿越“十萬輛”生死線之后,必然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
相比之下,蔚小理在2021財報中,眼下的虧損或許不那么重要,目前的勝負都只能展現階段性的不同節奏,而是否真正具備持續成長的潛力才是關鍵。
放眼全球,蔚來、小鵬、理想其志不在此,而在于其全球市場的擴展能力。這樣的鋒芒,也受到了國際頭部車企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的關注,去年11月,迪斯曾恭喜ID.系列車型銷量數據超過了“蔚小理”。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甚至直言,“一定要擊敗蔚來和特斯拉”。
如今,對于“看淡生死,再難也干”的蔚小理來說,這一場硬仗才剛剛開始。
正如所言,“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避風港,也沒有岸,只有一片汪洋,強者不是那些上了岸的人,而是趁著喘息之機,學會了‘游泳’的人”。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