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散步時與隊友交流各自金錢觀,當我提及過于拼命的賺錢沒必要,只要夠日?;ㄤN時;立刻收到了隊友的反駁:那是你不缺錢,等你缺錢的時候就說不出這個話了~看似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我,似乎也沒法反駁偶爾也在微信群內與眾友人分享各自的生活開銷,交流相互的財務
散步時與隊友交流各自金錢觀,當我提及過于拼命的賺錢沒必要,只要夠日?;ㄤN時;立刻收到了隊友的反駁:那是你不缺錢,等你缺錢的時候就說不出這個話了~看似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我,似乎也沒法反駁
偶爾也在微信群內與眾友人分享各自的生活開銷,交流相互的財務狀況,大多時候大家達成的共識都是只要不考慮房子,生活還是沒有壓力的;
而只要不涉及小孩教育,那么花銷其實是可控且不多的。這里咱們暫且略過房子不談,就說大家耳熟能詳甚至是被眾多家長奉為圭臬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究竟有多費錢。
某日和隊友外出覓食,恰巧聽到店家在一旁與他人交流小孩的教育問題:提及自己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在外學習拉丁舞,一個小班10人,老師只管課內教學,跟不上就約老師私下一對一。
說自己小孩之前請假一次,后來跟不上進度,無奈只能約了私下一對一,300一課時。聽到此處,慢兔暗自在一旁和隊友咂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殷切期望,而在這過程中無疑需要大手筆的投入。
甚至從幼時起就各種興趣培訓班加身,不光是苦了自己的錢袋子,誰說小孩就能多輕松呢?而這時,我們不禁反思,小孩的教育當如何進行,各類興趣班、輔導班是不是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呢?
此問一出,我想諸位寶爸寶媽們最有發言權,因為各式琳瑯滿目的“班”大概率的貫穿了孩子的整個學生時代,甚至從出生時的早教就已開始。
這里我們粗略的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興趣班,旨在才藝的培養,能力的提高;一類是輔導班,旨在輔助課內教學,實現成績的提升,完成求學深造夢想。這兩類“班”,想必大家一定參加過其中某一或某幾種吧。
興趣班:正如慢兔鄰家寶媽說的那樣,琴棋書畫你總是要讓小孩學一門的吧,而僅這四類就可衍生數種數來,古箏、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琵琶、圍棋、象棋、硬筆、毛筆、國畫、素描等等。
而此外還有唱歌跳舞、武術演講等等,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開不了的班。而大部分家長在小孩幼時都會挑選其一或者其幾進行培養學習,費用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一課時不等(譬如南京市面上最便宜的小銀星藝術團課時費就是75一節,而只要帶器樂的,多數在200-300元一節)。
輔導班:巨大的生活壓力催生出了各類“小灶”班級,為了擠過高考這座獨木橋,不少父母們從幼兒園就開始下功夫,市面上各類英語興趣班應運而生,無疑是培養語感的一把好手,但一年動則上萬的費用,著實不便宜。
更別說踏入校門后,無論是否能在課上吃飽,課后都會積極進行小灶,要么私下家教上門,要么輔導機構課外學習,教育培訓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價格么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在各類名師的招牌下。
南京最負盛名的學而思,中學一對一的輔導費用可達500元一課時,金牌講師的價格更高,所以,誰說教育不是一條燒錢路呢。
興趣班要不要報,課后輔導班是否要參加,在不考慮經濟條件的情況下,我是持支持態度的;畢竟作為一個30+的已婚婦女,我曾經數次的懊惱為什么自己就沒啥拿得出手的才藝呢。
就如跟友人調侃的那樣,就連街頭賣唱,好像也沒那本事;而后者關系到高考升學大業,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支持并不代表就要無腦參與,大肆投入,錢在花的有效果和技巧,那我們必然要針對性的進行。
對于大部分學齡前兒童,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三分鐘熱度等等都是非常正常且常見的。慢兔就曾聽同事吐槽,花了兩萬塊給自家4歲兒子報了英語學習班,前幾節課興致勃勃,兩周后哭著鬧著再也不去了。
由此可見,我們預想的是一回事兒,但實際操作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兒。所以對學齡前兒童來說,與其說報多門興趣班,不如多花時間陪伴成長,擇其空閑郊游遠足也一樣。
而興趣班,擇其一二參加即可,譬如在慢兔的設想中,女兒學學舞蹈,男孩兒學學樂器也不錯,只有寫字畫畫,任其自由生長即可。
對于每一位求學的小孩來說,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分數無疑是一個相對較為公平的衡量指標,所以我們追求“高分”,因為只要關鍵時刻的高分,可以幫助我們進入自己理想的學府。
所以適當的花錢補短進行培訓是可行的,慢兔早在20年前中學時就參加過數學、地理等課程的輔導,目的當然是為了分數能提升。
所以在現行宣傳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減壓正常,但適當的加壓我覺得也是必要的。同時除了關注分數外,更應關注個人素質的培養,避免“高分低能”的出現。
>","state":1,"icon":"https://p1.toutiaoimg.com/img/developer/app/tt976ce1d10846a114/iconfb03c8c~144x144.jpeg","type":1,"name":"隨手記","cover_img":"","inserttype":"single","summarycount":"","errortip":"","showerrortip":"","schematip":"","showschematip":""}'>(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文章來源:隨手記社區 老慢兔
馬原